【摘要】針對上海市中小型水閘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本文對多種工況下水閘閘室段底板長度、消力池長度進行了計算,旨在為類似水閘工程設計提供參考,以提高水閘建設的安全性、經濟性、合理性。本文得出結論如下:在地基相似的條件下,最經濟的底板長度與上下游水位差呈正比關系,上下游水位差越大,底板長度越長;消力池長度與上游水位近似成正比關系,上游水位越高,消力池越長。
【關鍵詞】水閘設計;結構優化;標準化
在國家對水利大力投資的背景下,上海各區水利設計建設工作有序展開,其中水閘建設是重要一環。青松大控制片是上海水利分片綜合治理中地勢最為低洼的片區,該片區涉及青浦、松江兩個行政區,該片區河網密布,進行水利建設以前,區域內洪澇、漬害嚴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防汛除澇、區域水安全任務越來越重,水閘的建設更顯得尤為重要。對青松大控制片數百座水閘結構統計分析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設計缺乏計算,套用以往經驗數據;二是相同工況下,水閘結構部分構件設置相差較大。以4m單跨水閘為例,水閘底板長度有5.5m、6m、11m、13m、15m、18m等;三是同種類型閘,工程造價相差大。四是設計成果和當地環境、建設風格、管理要求不協調等。基于上述原因,選取水閘中占比達19%的4m單跨水閘為例,對中小型水閘工程設計進行結構優化及標準化研究。
1、水閘閘室段研究
閘室段是水閘的主體部分,起著擋水和調節水流的作用。閘室包括底板、閘墩、邊墩、岸墻、閘門、工作橋及交通橋等。本次主要研究討論閘室底板。
工程實踐中,進水閘一般都采用寬頂堰型底板,堰頂高程與下游渠低齊平或稍高。對于多泥沙河流,為了減少泥沙進入渠道,堰頂至少要高出河底0.5~1.5m。對于攔河閘,特別是在平原地區上、下游水位差較小的情況下,堰頂高程盡可能定得低些,以便獲得較大的過閘流量。一般情況下,堰頂高程與河底同高或略高,如比河底低很多,則有可能產生淤積現象。本次研究水閘采用梯形的低堰,堰頂高程比下游河底略高,取0.5m;閘室底板高程與下游河底同高,取0.0m。
閘室底板長度的確定首先根據滲徑系數法初步擬定,用改進阻力系數法驗證,最后綜合閘室布置要求確定。根據上海青松地區的地質資料,閘室底板基本位于淤泥質粉質粘土(③層)上,則允許滲徑系數值可取4~3,則閘室防滲長度為:L=(3~4)×2.11=(6.44~8.44)m。地下輪廓布置與地基土質的關系較大,對于不同的地基有不同的布置特點。上海青浦地區地基土以粘土為主,粘性土壤具有凝聚力,不易發生管涌,但土壤與閘底板之間的摩擦系數較小,不利于閘室穩定。為此,可考慮將排水設備布置在閘底板之下,這樣可減小作用在底板上的滲透壓力,且對加速粘土固結也有一定作用。因此,在布置地下輪廓線時,主要考慮如何降低閘底滲透壓力,以提高閘身穩定性。粘土地基一般不打樁,因為這樣可能破壞粘土的天然結構,在板樁與地基間造成集中滲流通道。本次研究水閘閘室底板厚度暫取0.6m,上、下游的均設置齒墻,齒墻的寬度及深度均為0.5m,上游齒墻的作用是延長滲徑、減小閘底板的滲透壓力,下游齒墻的作用是減小出逸坡降,有助于防止地基產生滲透變形。
根據計算閘室防滲長度要求,初步擬定閘室底板順水流長度進行滲流計算,若滲透坡降不能滿足要求,則加大底板長度至滿足要求。
根據初步擬定的閘室底板尺寸,可求得實際防滲長度:
由以上計算可知:防滲長度滿足要求。
采用改進阻力系數法來進行滲流計算,計算過程:計算地基有效深度→計算各典型段的阻力系數→計算各典型段的滲壓水頭損失→進、出口水頭損失值的修正→計算各滲流角點處的滲壓水頭→驗算滲透坡降。計算結果示意圖如下:
通過滲流計算可合理擬定水閘地下輪廓線的型式和尺寸,確定滿足滲透要求的最經濟合理的底板長度。而影響滲流的主要因素為上下游水頭差,故本次研究在假定地基基礎與上述相同的情況下,分別計算了水位差為1.5m、2.0m、2.5m及3.0m時的滲透坡降,計算結果見下表:
根據以上計算結果可知,在地基相似的條件下,
最經濟的底板長度與上下游水位差呈正向關系,上下游水位差越大,底板長度越長,其關系見圖3:
2、水閘消能防沖研究
水閘的消能方式主要有底流式、面流式和挑流式三種。底流式消能,可用于中、低水頭的水閘,是應用較廣的基本消能方式。底流消能由消力池、海漫和防沖槽三部分組成。消力池緊挨閘室,在池中利用水躍進行消能。海漫緊接消力池,其作用是繼續消除水流的剩余動能,是水流擴散并調整流速分布,以減小底部流速。海漫末端常設防沖槽。促使閘下產生底流式水躍主要靠消力池,消力池布置在閘室的兩側,能使下泄急流迅速變為緩流,一般可將下泄水流的動能消除46%~67%,并可縮短護坦長度,是一種有效而經濟的消能設施。
設計消力池時先根據上下游水位、過閘流量和地形地質等條件,假定池底高程,然后進行水躍計算,求出躍前水深hc及躍后水深hc”,從而確定池深以及池底高程。
計算消力池深度及長度時要考慮最不利的運用情況,可用設計范圍內不同的過閘單寬流量及相應的上、下游水位,分別計算上述兩個數值并分別取用最大值作為設計值。
本次研究水閘采用梯形的實用低堰形式,堰頂高程為0.5m,根據消能水位組合,正向及反向上游最低水位均為2.5m,則閘前水深H=2.5-0.5=2.0m。本次研究取閘門開度為0.5m時的過閘單寬流量進行消能防沖計算。閘門開度e=0.5m,此時e/H=0.2≤0.65,為閘孔出流。
根據消力池長度計算公式,其大小與躍后水深及收縮水深有關,而,,故在消力池首端、末端寬度b1、b2相同的情況下,與均與單寬流量相關,,因此,當b1、b2及閘門開度e等均相同的情況下,消力池長度主要與堰上總水頭H0相關,而本次研究的水閘主要位于圩內,河道內水流速度很小,可不計行近流速,則消力池長度主要與上游水位相關。
從上圖中可知:消力池長度與上游水位近似成正比例關系,上游水位越高,消力池越長。
3、結束語:
總之,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水閘施工較為特殊,且其與其他的建筑結構不具有共性,所以設計人員在進行水閘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工程所在位置的水文、地質、周邊環境等因素,提高水閘工程的設計水平,促進水閘工程的順利建設,并確保其足夠安全、經濟且合理。
參考文獻:
[1]韓延成,徐云修.開敞式水閘閘室結構優化設計探討[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0(4):34-37
[2]俞根新.水閘閘室底板設置齒墻時抗滑穩定計算方法探討[J].上海水務,1997(4):30-35
[3]郭憲艷,馮碩.平原地區水閘消能防沖設計探討[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1,11(3):144-145
[4]施景裕.水閘消能防沖設計探討[J].浙江水利科技,19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