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分解結構法(WBS)將水利工程項目進行分解和細化,是目前水利工程全過程管理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水利工程建設周期比較長,工序復雜,在WBS工程分解結構法的基礎上建立工程分解結構—風險分解結構法(WBS-RBS),對水利工程全過程風險識別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文對分解結構—風險分解結構法(WBS-RBS)的原理進行了闡述,對模型的建立進行了分析,對風險的確定方法進行了總結,對水利工程全過程管理的風險識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工程分解結構法;WBS-RBS;風險識別
引言
工程分解結構—風險分解結構法(WBS-RBS)是將水利工程的工作任務進行分解,對不同施工階段的任務進行細化和量化,形成完整的工作結構表和工作結構樹。針對工作表的工作內容建立風險分解報表和風險結構樹,將工作任務與風險相對應,進行風險打分評價,與常規項目的風險預控進行比對,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
1、WBS-RBS法的特點
水利工程全過程管理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水利工程施工工期比較長,施工途徑比較長,施工中各種不確定因素比較多,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風險提前進行分析,總結出不同風險的危害程度,對于減少損失,提高效益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
工程分解結構—風險分解結構法(WBS-RBS)相對常規的風險評估方法,評估準確度比較高,調整簡單,對于工程項目的風險降低具有比較大的作用。
2、 WBS-RBS法的步驟
工程分解結構—風險分解結構法(WBS-RBS),對水利項目建立工程流程圖,為項目不同階段主體的風險評估提供前期比較完整的信息。WBS是一個工作完整的分解過程,將過程進行細化,分解為一個個基層的工作包,從而形成工作樹。RBS是針對工作樹進行風險評估,并分析判斷不同階段風格的切換和風險的轉化,利用權重法合理確定不同風險的權重,從而實現風險的良好分析和控制。WBS-RBS法風險識別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首先確定風險可能發生的工作面和范圍,就是根據以往的工程和自己的管理經驗對風險進行識別以及對象的判定。其次根據施工工藝、施工結構、施工特點進行工作細化,進行自上而下的分解,確定一個比較適合的工作單元,將工作單元的風險識別簡單化。再次,根據建立的WBS表格進行風險評估和評價,根據工作表的屬性和結構建立相應的風險評價表,進行工作表的縱向延伸和橫向評價,將風險因素與屬性相結合,達到良好匹配。建立風險識別矩陣,將WBS與RBS有機結合,對活動與風險一一對應,將風險的發生程度進行量化,從而對風險的發生程度進行量化。風險發生時將風險識別矩陣中的風險置位“1”,如果不發生將風險識別矩陣中的風險置位“0” 。根據項目不同階段和不同時期的特點進行風險指數的調整,實現風險指數的量化和動態調整。將WBS-RBS風險識別矩陣與管理矩陣進行比較,確定風險管理中相關人的責任,從而對風險進行控制,確定風險發生的幾率。
3、 WBS-RBS法在水利工程全過程管理中的建模
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是指通過對項目風險識別和風險度量等工作去發現工程項目風險,然后以此為基礎運用各種項目風險應對措施和管理方法,對工程項目風險實行有效的控制,以及妥善處理工程項目風險所造成的有利和不利的結果,以確保項目總體目標全面實現的專項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項目管理者應該充分認識到風險的存在,科學對待風險,積極采取措施,對項目風險進行管理,盡量減少風險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實現建設項目總目標。風險管理的過程主要包括四個步驟:項目風險識別、項目風險估計、項目風險應對、項目風險監控。隨著人們對水利工程引發的環境和安全等問題的關注,水利工程因各種不確定因素引起的風險正日益受到重視。水利工程質量風險識別在水利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方面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對于水利工程全工程的風險劃分和風險責任人的確定,WBS-RBS法具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
水利工程全過程管理中需要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材料供貨單位等主體進行管理,過程比較復雜。
水利工程工程施工周期長,影響因素多,施工工序相對比較復雜,存在的危險因素和因子比較多,對風險進行多次識別,從風險來源和風險危害程度等多個角度進行分解。風險來源主要有質量風險、施工風險、地質條件風險、成本工期風險、施工面風險、環境影響程度危險。對風險的分析可以根據經驗和實際工程特點進行詳細劃分。
對于水利工程具有多個分部分項過程,對每一個工程進行細化,構建比較完善的工作表,為后續的風險分析表建立提供基礎和依據。
建立好WBS-RBS風險矩陣以后,需要確定各個因素的風險大小。確定風險的方法比較多,應該對各個方法進行總結,比對,確定比較切合實際的方法。傳統的風險評估方法是風險度等于損失的程度與風險發生的概率的乘積,損失程度根據過去工程的特點進行確定,風險發生的概率利用專家打分法與權重評估法綜合進行。損失程度可以進行打分后劃分為四種程度,從而將不同工作歸結為不同的風險程度,最后得到最終的風險評價指數。對風險比較大的進行管理方面的加強,使風險在萌芽狀態的時候即被消滅和減弱。
4、結語
水利工程全過程管理WBS-RBS風險識別方法將工程不同階段的工作進行細化,建立工作表。針對工作表建立相應的風險評價體系,進行風險因子分析,確定風險指數,將不同階段的工作進行風險評估,得到項目的整體風險指數,從而對降低風險,提高效益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水利工程全過程管理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設計的環節比較多,時間長,潛伏的危險因素比較多,需要根據以前的經驗和管理經驗進行超前預測和處理。本文對分解結構—風險分解結構法(WBS-RBS)的原理進行了闡述,對模型的建立進行了分析,對風險的確定方法進行了總結,對水利工程全過程管理的風險識別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蔚成良,吳同強,王莉等.基于WBS的碾壓式土壩填筑質量控制要點探討[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2012,43(1):110-113.
[2] 陳君,司靜波,劉博. WBS-RBS法在地鐵施工過程中的風險辨識 [J]. 北方經貿,2011,(1):109-111.
[3]聶相田,羅剛.基于模糊網絡法的水利工程施工風險分析[J].人民黃河,2011,33(5):11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