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保工程項目作為關鍵的公共民生資源,是當前我國社會發展中極為重要的領域,其對于自然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具有較強的保障價值,因此需要切實保障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設能夠較為合理規范,盡量規避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為公共資源的永續利用提供切實保障。文章首先從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入手進行分析論述,指出了當前水利工程建設中水土保持設施投入對于生態系統維護的重要性,為水利工程建設中水土保持設施投入在實際應用操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參考價值。
【關鍵詞】水利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水土保持措施
引言
水分和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嚴重的水土流失給國家經濟和群眾生活都帶來了多方面的危害。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水土保持工程的重視以及投資力度,也取得了很多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需要恢復和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是保障工程可靠、經濟、高效的重要基礎,只有水土保持工作做好了,才能有效發揮水利防洪工程的作用,保障工業、農業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的有序進行,謹以此文章對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防治以及水土保持設施應用進行簡單論述。
1、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分析
1.1、山地自然災害日益嚴重
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最嚴重的威脅在于對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自然災害。水土流失的加劇,使得相關區域內植被覆蓋率嚴重降低,林草措施大量破壞,必然導致相應區域內防水固土能力減弱,水土保持設施系統性崩潰。最直接的體現是山地區自然災害問題形成的威脅日益明顯,尤其是對于流域的下游居民設施,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是十分嚴重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四川汶川地震災后發生的山體崩塌及泥石流災害就是典型的案例。
1.2、破壞流域水陸生態環境
水土資源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過程中已經逐漸趨于減少,人類在注重經濟利益的時候,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方式不科學、加上過度的開墾與破壞以及資源的利用效率低下等問題,已經給大自然水陸生態系統帶來結構性破壞,間接對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困擾。對生態系統的平衡造成的威脅,最直接的作用是破壞生態鏈,造成生態失衡,水陸生態系統物質、能量、信息被阻隔,流域內各微因子不再循環,具體體現在土壤中的主要營養成分喪失,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壞,如氮、鉀等大量減少,另外,還會引起大量泥沙下泄淤積堵塞,對水利工程造成極大破壞,上游洪量增大時,易發生洪災。最后的結果就是土地資源匱乏,威脅到人類的生產生活,土壤的惡化還會導致水利的阻塞使得航運受到阻礙,對交通十分不利。還會對當地生態環境的生態功能造成很大的影響。
2、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在施工中的應用
2.1、工程防護措施
工程防護措施是指用于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而修建的工程設施。在水利工程開展期間,應當對工程項目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包括治坡治溝工程和小型水利工程等,施工時在挖方區可以使用開排水溝、導流溝以及采取護坡等方式減少水土流失現象,為了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等重力侵蝕問題可以設置擋土墻,另外在棄土區迎水面設置由坡面至坡腳的截水溝可以有效的將棄水以及廢水引入河道,防止水土流失,同時在棄土區背水面可以設置成臨時排水溝,能夠有效緩解施工過程中受到的水利侵蝕,在回填區需要對坡地地形進行科學整理。切實重視溝道壩系工程、坡面水系工程等水利建設,水利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勢必需要耗費大量的建設材料,以往工程建設出于方便性和成本控制方面會選擇就近取材,因此對取料地區開采的程度需要進行嚴格控制和平衡,合理開發、高效利用水資源,充分考慮水利工程的承載能力,避免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也為水土流失問題留下隱患。
2.2、做好總體規劃
對于水利工程項目的有效施工建設而言,為了促使其能夠表現出較為理想的水土保持效果,往往還需要切實圍繞著整體規劃進行分析,促使其能夠表現出較強的實效性,具體方案的執行也能夠較為有效合理,避免可能出現的任何故障缺陷。結合這種總體規劃的有效落實,因為其涉及到的內容比較繁雜,為了促使其表現出理想的可持續發展效果,必須要首先保障其各個基本手段和措施應用能夠具備理想的協調性,整體規劃落實較為系統,如此才能夠充分提升其整體可靠價值。另外,這種水利工程項目的水土保持工作往往還需要切實圍繞著后續可持續發展進行重點把關,促使其相應總體規劃能夠較為合理有序,如此也就能夠充分提升其整體連貫性,在后續長期發展中具備理想的作用效能,避免僅僅著眼于當下,或者是僅停留在表面做文章,應該促使其實效性得到體現,進而才能充分提升其可持續發展落實效果。
2.3、尊重自然規律,保護生態環境
要想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就要注重對水資源利用的問題。保護水土環境,減少水資源的不合理應用,遵守一定的生態規律,需要結合水利的實際情況進行整治。①需要觀察水利工程的流向、形狀;②由于水資源的利用對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義,所以需要加大對水資源的管理力度,這就需要管理人員定期去檢查水利工程施工情況,做好相關記錄,對水資源進行嚴格看管,遇到雨量少的季節就需要實現水利上游與下游水資源的相互轉換,以維持流水量形成對地下水的補給,可以更好的實現清理淤泥、疏浚河流的目的,同時也能更好的延長水利工程的使用壽命。
結束語:
當今時代的主題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需要因地制宜,對不同空間不同特點的地區采取不同的措施來減少水土流失現象,水土流失對于水利工程的危害非常嚴重,因此做好水土保持的防治與治理是直接關系到我國未來水利工程以及經濟水平發展的大事,水利工程項目是我國的基礎性設施建設,關乎國民發展和家家戶戶的生活水平,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需要水利工程參與單位以及政府部門,包括廣闊民眾的廣泛參與,加強水土保持工作是保護水土資源,維護平衡的生態環境,保證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李國召.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水土保持與可持續發展分析[J/OL].工程技術研究,2018(01):179-180+213[2018-03-22].
[2]王明明,朱波.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論述[J].江西建材,2018(04):113+116.
[3]初志中.探析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現狀及防治策略[J].低碳世界,2018(01):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