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和縣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管理任重而道遠,需進一步加大經費支持,切實落實管理,加強人員培訓,加大山洪災害防御宣傳,保障山洪災害非工程系統的正常穩定運行,有效預警、防御山洪災害,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關鍵詞】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民和縣
山洪災害突發性強、來勢兇猛、破壞性強,是我國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嚴重損害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做好山洪災害的防治工作尤為緊迫。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借助檢測預警系統對地域的雨水情況進行實時監控,以分析其變化規律,制定山洪災害防御御案,同時加大防御知識的宣傳,提高民眾的防災避災意識,進一步提升山洪災害的防治效果。
一、民和縣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管理概況
民和縣位于青海省東部,東臨甘肅省永靖縣,西接循化縣、樂都縣,南依甘肅省積石山縣,北臨永登縣。地處北緯35°45′~36°26′,東經102°26′~103°04′之間。縣境南北長68公里,東西寬56公里,總面積1890.82 Km2,總人口41.40萬人,境內海拔在1650~4220m之間,河流水系共24條,年平均氣溫7.9℃—8.1℃,年降水量350—650mm,降水的區域及時間分布不均勻,主要集中在6-9月份,且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現,容易形成山洪災害。2012年以來,民和縣啟動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通過安裝自動水位測站、自動雨量站、無線預警廣播、圖像監測站、視頻監測站等,建立防御預案,逐步完善監測預警系統、強化群測群防體系,并通過組織人員培訓、演練,制作并發放宣傳手冊、明白卡,標示警示牌、宣傳牌等手段,加強山洪災害防御知識的宣傳工作。截止目前,民和縣共建成120處預警廣播站、4處自動水位站、5處簡易雨量站、37處自動雨量站,在預警、防御山洪災害,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但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畢竟屬于新生事物,很多措施及管理方面不夠完善,且系統戰線長,覆蓋面廣,系統單元較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進行運行維護,但維護經費不足,且雨量水位臨界值的確定難度較大,只要1小時降雨量超過5毫米就預警,需要上級部門組織專家進一步論證,且管理人才緊缺,民眾配合度不高,管理難度大等問題也較為突出,需進一步予以改進,保障民和縣山洪災害非工程系統的正常穩定運行。
二、民和縣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管理建議
(一)加大經費支持
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中的監測預警平臺設備、水情設施設備、多種通信措施等產品的技術含量較高,更新較快,且戰線長,覆蓋面廣,所需運行費用、更新費用、維護費用較高,只有加大經費支持,保障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的后期維護費用,實現建設管理兩手抓,才能真正實現防御山洪災害,保障人民財產生命安全的目的。建議由省級政府下達指令性文件,將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運行維護費用納入到縣級的正常財政預算范圍內,保障每年得到固定的維護資金。同時由省級統一安排,結合各縣實際情況,合理分配省級配套資金,每年給予地方補助一定數額的運行維護經費,使民和縣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充分發揮出應有的效益。
(二)落實管理
根據民和縣實際情況,擬定民和縣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系統運行管理細則,落實管理責任,劃定管理工作的內容及范圍,成立專門的管理小組,切實將管理落實到各鄉鎮、基層管理所。指派專門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常駐各防御基層,進行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的管理及設施維護工作,提供有效地、連續性地管理及技術支持,以全面了解山洪災害工作情況,準確地把握山洪災害防御的弱點、重點,提升防御的深度和廣度,及時發現事故隱患。由縣防洪辦牽頭,組織各施工單位、基層管理所等人員定期檢查項目設備運行情況,如有問題及時給予維護,甚至是整改、更換,保障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項目中的各項設備得以有效運行,使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能為災害的防御提供可靠且準確的監測結果及預警信息,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其防御、減少山洪災害的作用。
(三)加強人員培訓
各級責任人、技術人員及基層管理所維護人員等工作人員直接面對防御工作,其綜合素質、專業水平直接影響到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的成效,而由于當前管理維護人員調動頻繁,工作不連續,技術能力不足,操作不夠規范,對業務不熟悉,對設備的應用及維護跟不上等情況時有發生,不利于山洪災害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應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業務指導、防御知識和技術培訓,使其盡快熟悉山洪災害非工程防御工作的情況,提升業務知識水平。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涉及到水利、計算機網絡、通信、信息技術、軟件等諸多專業領域,對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可通過舉辦培訓班的方式,培養一批具備水利專業知識、熟悉山洪災害防御工作,掌握信息技術,能運用現代化手段實施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的管理技術人員,以滿足民和縣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管理的需要。
(四)加大山洪災害防御宣傳
山洪災害突發性強,來勢兇猛、破壞性強,加大防御宣傳力度,提升群眾的主動避災意識和自救能力尤為重要。民和縣制作大量標示警示牌、宣傳牌、宣傳手冊、明白卡等,起到了防御宣傳的目的,當前,仍需加大宣傳力度,實現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的全面普及,切實走進基層、農村,廣泛的開展山洪災害防御宣傳,普及災害知識,使防御預案、防災避災自救方式真正深入基層、深入人心,使山洪災害防御意識根深蒂固地映入廣大群眾的腦中,繼而轉化成為自覺配合山洪災害防治、主動避災、自我救助的意識。
三、結束語
民和縣的山洪災害防御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不能有絲毫的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管理任重而道遠,需進一步加大經費支持,切實落實管理,加強人員培訓,加大山洪災害防御宣傳,保障民和縣山洪災害非工程系統的正常穩定運行,有效預警、防御山洪災害,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蒲自平.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與管理[J].科技致富向導,2014
[2]劉馳,趙長河,劉影.淺談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J].治淮,2014,
作者簡介:李豐仁, 1976.2、男、漢、籍貫青海省、民和縣、單位民和縣防汛抗旱服務中心、職稱職務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防汛抗旱工作(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管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