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資源對中國的城市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城市不斷發展和建設進程中,水資源問題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如何對水污染進行有效控制,已然成為中國城市環境保護建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水資源;污染治理;水環境保護;市場;運營
前言:
在中國社會工業大跨度發展下,城市化進程也緊隨其后,高速發展。政府已加強水資源管理,特別是治理水資源問題。為了能使水資源得到合理科學的使用,發揮出水資源的積極作用,以引進和收集國外先進管理技術為出發點,采取多種措施,進一步推進水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運作模式。
1、水資源污染治理的問題分析
水污染一直是我國研究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困擾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近年來,水污染問題日益加劇,我們必須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去徹底解決它。在目前的水污染防治階段,相關的投資大多與政府有關,投資大,此外,治污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經驗和時間。雖然一些招投標制度得到了推廣和應用,但總體效果差強人意。目前,水污染防治要從治污和治理同時入手,雙管齊下。水污染控制和環境保護的重要目標和原則是如何控制污染,徹底解決問題。水資源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具有很強的公共性,資源的利用更為分散。在相關治理過程中,相關部門要積極推進新機制的應用與整合,合理利用市場要素,實現對污染的有效控制。
2、市場化運營重要性
實施水污染管理和水環境保護措施是必要的。一方面,中國的國情導致水資源的特點,以及模糊的承擔著河流和湖泊環境保護項目的責任,因為今天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對水資源治理的負面影響。因此,應采取適當的治水模式,實現水資源的合理有效保護,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使水資源得到真正的循環利用。這是水資源治理和水環境保護市場化管理的重要意義。
在中國不同地區水資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有的地方水資源豐富,水資源匱乏。在一些地方,嚴重缺水,生活用水十分困難和不便。當前水資源的差異化使大家誤解了水資源。很少有人會意識到當前水資源污染嚴重、水資源利用率低以及節約用水潛力大等。有效的水污染控制與水環境保護的市場化運作:1)為了保證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避免水資源的浪費,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2)不斷加強水污染治理,保護生態環境和水資源,促進水資源循環利用。3)促進水資源生態環境的長足發展,以實現水資源的生態平衡為目標。
3、水資源污染控制與水環境保護市場運作思路
3.1發布了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保護專項規劃
水法規定,國家的水資源屬于國家,政府行使所有權。然而,在中國,有“多頭治水”的一個常見的問題,導致水資源管理方向不明確以及產權模糊,此外,管理的責任落實不明。如果從源頭上解決實際問題,就必須改革產權制度,創新水資源產權制度,明確每一條河流的歸屬權。通過建立水資源國有資產企業,所有者的責任和職能是明確的,而水資源污染的控制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監測河流水質的變化,及時防止水資源的污染。積極治理受污染的河水資源,通過公平競爭,開展水環境整治和保護工程。
3.2,對水污染防治與水環境保護的運行進行規范化
當前國內水污染防治與水環境保護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社會關注度不夠,參與互動效果差。因此,國家必須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充分利用政府的領導權,從而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到其中;水污染控制和水環境保護對環保產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任務艱巨,任重而道遠,因此,完全實現社會化運營已經面臨很大調整,刻不容緩。第一,在政策、稅收以及資金等國家應給予大力支持。第二,全面創新水資源運行機制,不僅要創造更多、更優質經營和發展空間,還要有效提升專業管理水平,進而加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3.3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水環境保護監督力度以及水污染控制,經濟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必須重視水資源污染問題,通過擬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水資源的監督管理。“水法”已指出,要不斷全面創新,利用行政區域管理和流域管理相融合的方式,不僅為流域管理機構的法律保護奠定堅實的基礎,還有利于權限范圍內,有效落實監督管理權。
通過這一創新體系的制約,各流域和行政區域應根據《水法》相互配合,多溝通合作,共同管理流域水資源。但是,從實際情況看,地方政府的統一控制并不到位,管理機關的責任、權益還沒有得到充分落實和體現,雙方的關系還處于矛盾之中。此外,水資源缺乏監督,造成責任松懈,執法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因此,應有效整合各水資源管理機構,形各盡其職,建立規范的水資源管理監督體系。水監會將親力親為,創立水資源監督管理局,此外成立監督管理部門,有效提高監督管理的權威性。
結束語:
總之,相關部門不斷提升水環境保護的意識,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水資源的污染控制質量,從實際出發,在組織社會的中堅群體參與到水環境的保護以及水資源污染控制當中,讓他們作為水資源管理領導者和市場的主體,此外,讓他們接受監督部門考察,明確自己的職責所在,清楚認識到自己的社會經濟地位和權益,協調好三者之間的關系,我們將立足實際,共同推進國家水資源可持續發展,共同推動水環境保護以及水資源污染控制的平穩、健康、可持續運行。
參考文獻:
[1]李玉婷.水資源污染治理項目融資方式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16(06):145-146.
[2]李輝.破解/水危機0[J].法制與社會,2006,(2).[10]韓德培.環境保護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3]楊麗麗,謝新民,茍新詩,李其峰,趙全升.青島市城市水資源配置工程網規劃[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0(03).
[4]趙旭.齊齊哈爾市水資源污染現狀及其防治措施[J].東北水利水電,1993(08).
[5]張迎珍.城市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探討[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9(02).
[6]陳雯.中國水污染治理的動態CGE模型構建與政策評估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2.
[7]黃輝揚.水環境污染治理機制研究:以淮河水污染治理為例[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