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我國社會建設和城市現代化的步伐不斷加快,但是許多農村地區的發展還比較落后,城鄉之間的差距較大。為了解決農村建設中出現的問題,特別是灌區的改革發展,就需要以灌區發展現狀為基礎進行相應的研究,以提高灌區生產的水平,進而縮小城鄉發展差距,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鑒于此,本文是對灌區改革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進行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灌區;改革;發展;現狀
一、灌區改革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灌區改革發展的現狀
雖然現階段灌區建設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但是在許多方面還存在著不足。灌區水利設施基本完善,灌區運行管理逐步規范,經濟效益較好。但由于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夠,使得灌區設施的維護和檢修力度不夠,水利設備的使用壽命變短;缺少專業人員對灌區管理的指導,影響了灌區生產的工作效率與質量;經濟效益比較明顯,卻容易忽略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不利于維護環境和維持社會良好秩序。
2、存在的問題
(1)各方面的投入不足,灌區發展不平衡因為灌區改革發展需要依托良好的環境才能順利進行,設備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維護。但現階段灌區改革發展還是對這個問題不夠重視,使得泥沙損壞了設備卻沒有資金進行維護和修理,甚至有些設備老化失修并且即將報廢。另一方面,用于灌區改革發展的資金也存在分配不均的問題,不利于灌區的改革發展。灌區的管理體制并不科學合理,直接影響了資金的應用效率,因而不適應現階段經濟發展的要求。
(2)水資源的定價偏低,難以維持灌區生產現階段大部分管理人員對于水價的制定并不了解,一般是執行政府指導價,使得計劃經濟下政府對資金的利用受到限制,而灌區的虧損直接影響了再生產,也不利于灌區改革發展。所以現階段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灌區有了提高水價的機會,但由于農產品價格不穩定和仍然執行政府優惠水價,使得灌區虧損部分無法彌補,進而無法進行灌區的再生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并且順利提高灌區的水價,就需要從影響水價的管理體制和灌區生產入手,對發生的原因進行研究,進而找到有效的處理手段。
(3)供水水源十分緊缺,水資源浪費嚴重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經濟建設的各個方面對水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在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的同時也存在著大量的浪費現象,使得現階段供水緊張問題頻發。同樣,灌區的改革發展也離不開水資源,但是當前大部分灌區的供水都十分緊缺,而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勻,地下水得不到補充,河流斷流現象頻繁發生,水污染等使得該問題更加嚴重。除此之外,灌溉方式不恰當和對水資源的浪費也是導致水資源短缺的一大原因。
(4)現在農民一戶一地,有好多人都外出打工,土地拋荒現象嚴重導致灌溉水費收繳難。農村現在田不成方,地不成片,種植結構不統一,導致灌溉期不一致,灌溉周期長,管理年度大。還是老式粗放型淹灌,水量浪費嚴重!
二、解決途徑
基于灌區改革發展現狀及對解決途徑的了解,可以從改革灌區管理體制并落實責任到人制度,推進水費定價改革與建立水價調整機制,開辟更多投資渠道和健全多元投入機制,改善傳統供水方式且運用先進技術理念等方面進行嘗試,積累經驗和教訓,改善灌區改革發展環境,為解決問題提供有效幫助,進而保證農田水利設備正常高效運行,提高灌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改革灌區管理體制,落實責任到人制度
為了更好地推進灌區的改革發展,就需要改革灌區管理體制并落實好責任到人的制度。比如,嘗試任期目標、崗位責任制度和承包責任制度,致力于精簡機構,充實一線生產人員等,都可以在不斷調整和改進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還可以調動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降低供水成本。另外,落實好責任制度也是一項關鍵途徑,因為灌區改革發展的主體是人,所以通過約束和限制員工的行為來減少失誤操作和降低風險也是非常有效的。
2、推進水費定價改革,建立水價調整機制
因為目前物價上漲和勞動力升值等原因,使得供水成本大幅提高,所以改革水費定價就成為了必然的舉措。基于現階段灌區改革發展的現狀,可以嘗試實物計征、貨幣等繳費方式,也可以根據市場情況構建水價調整機制,使得水價的確定方式符合當前市場要求和條件。由此可見,健全和改進水價機制是灌區改革發展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3、開辟更多投資渠道,健全多元投入機制
由于灌區改革發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進行灌區改革發展是我國農村建設的關鍵部分,所以需要對如何開辟投資渠道和建立投入機制進行深入分析。一般來說,灌區改革發展可以利用國家基建、專項開發資金、農水補助、地方財政等,還可以結合外資、貼息貸款和股份合作等。建立健全多元的投入機制也是實現灌區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在促進灌區改革發展上有著重要貢獻。
4、改善傳統供水方式,應用先進技術理念
正是因為傳統供水方式出現了問題,影響了水利設施的正常運行,對灌區改革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所以需要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學習不同的管理理念,利用新型供水方式,以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結束語
綜上所述,研究灌區改革發展的不足并探索解決途徑,符合我國社會的發展趨勢,在了解和分析灌區改革發展的不足之后,利用現有條件落實有效措施和解決途徑,發揮灌區改革發展的優勢,為我國社會建設中灌區的發展做出貢獻。為了適應當前灌區改革發展的趨勢,滿足人們對農業穩產高產的要求,就需要做好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促進灌區改革發展穩步前行,在抗旱、防汛、除澇、發展旅游業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孝亮,陳亮亮,王輝.山東現代化灌區建設經驗及改革發展方向探討[J].中國水利,2017(13):42-44.
[2]齊姍姍.關于我省灌區管理體制改革遇到的問題和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8):319.
[3]肖同娟.農業灌區改革中的水權管理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07):211.
[4]吳生軍.西營灌區水利發展現狀及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01):27.
[5]樊輝.從五常灌區運營現狀談國有灌區走出困境與改革發展之路[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6,22(12):89-91.
[6]呂曉東,魏金娣.東風水庫灌區斗渠工程灌溉管理體制改革淺談[J].陜西水利,2016(0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