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概述了水文監測通過提供河道水文信息,水質數據和入河排污口等基礎資料外,加強自身建設和探索河流納污能力分析、重要河(湖)健康評估、界河水量水質監測和實時在線監控重要取用水戶和重點入河排污口等專項技術服務,為水資源管理考核提供基礎數據,在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實施當中發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水環境;河長制;水文監測;排污調查;健康評估;在線監控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2016年12月11日,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28次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
1、黃河水環境現狀
2015年黃河水資源公報,黃河流域廢污水排放量44.01億噸,其中城鎮居民生活廢污水排放量13.85億噸,第二產業廢污水排放量25.40億噸,第三產業廢污水排放量4.76億噸,主要污染項目氨氮、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五日生化需氧量、揮發酚等。
2、水污染的源頭
從統計數據看,干流水質很好,主要支流污染比較嚴重,這些河段多處在石油開采及煉化,煤炭開采及煤化工,鋼鐵、氧化鋁及電解鋁,特殊及重金屬冶煉,造紙,醫療制藥等,工業污染是引起水體污染最重要的原因。另外,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廢氣等未經處理或處理不達標的污水排入河流。
3、水文監測為“河長制”提供技術
水污染防治計劃是面向未來三四十年,到2050年國家水污染防治戰略計劃,推行河長制是解決我國復雜水環境問題、維護河湖健康生命最有效辦法,為水污染防治構建起一個強有力領導責任體系。把各級政府領導成員經濟發展目標和環境保護責權利捆綁在一起,在發展經濟同時,自覺地把環境保護、治水任務和社會發展等統籌規劃,形成大的工作格局,有利于落實水污染防治計劃和治污目標實現。
3.1為河長制提供基本服務
河長們為了治理所管轄內的河湖,要清楚河湖水量、水質、水環境現狀及變化,水文監測在做好日常河湖水量水質監測,積極為河長制提供降水量、蒸發量、水位、流量、流速、含沙量、水庫蓄水動態、風速、風向等水文水環境監測數據。同時加強灌區取水、工業和生活用水、水功能區、省界斷面水量水質、地下水水質等采集和分析。
3.2開展排污口調查
企業生產周期不同,排污也發生變化,水質指標信息也是隨機變化,水文監測可對轄區內主要入河排污口進行調查、匯總和評價,統計工礦企業排污、城鎮生活污染、畜禽、水產養殖、河道采砂等資料,系統掌握潛在污染源基本情況,對入河排污口整治規劃與管理等實施方案提出建設性意見,為河長提供技術幫助。
3.3開展河流納污能力分析
為全面掌握各水功能區納污狀況,必須對納污能力分析,開展河流健康評價,通過對河流水位、流量、流速、含沙量、采沙、取用水情況、河勢變化趨勢等分析,提出入河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確定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督促各級政府建立入河排污口及潛在污染源臺賬;加大對亂排放,違法違規排放,超標排污以及偷排,環保不投入企業的處罰力度。
3.4開展重要河(湖)健康評估
隨著河長制不斷深入,河長們急需了解所管轄河段健康狀況。水文監測探索開展對重要河湖的健康評估。建立起通用的河湖健康評價體系,根據河湖的水量水質監測、河勢的變化等,定期對河湖健康狀況進行評估,以政府或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名義發布重要河湖健康公報,加大社會公眾對重要河湖管理的關注度,對有效管理河湖起到促進作用。
3.5加強省界斷面水量水質監測
由于省界斷面的水量水質數據難以達到統一和認同,水文監測作為江河湖泊水量、水質監測評價的技術部門,必須與時俱進,全面提高水文監測水平和能力,提升水文服務水平,才能適應河長制的需要。目前我國水環境管理方面現狀是“管水量不管水質、管供水不管治污”、“上游污染不管下游生活”諸多怪象,其實質是流域水治理體制破碎化,地方利益最大化,部門職責交叉且缺乏高效協調機制、權責不統一等問題的體現。解決上游與下游,省際之間用水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必須統籌上下游、左右岸污染的綜合治理,完善入河湖排污管控機制和考核體系。
3.6對重點入河排污口進行在線監控
大量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都是通過入河排污口進入河湖的,水文監測可以選擇重點入河排污口實施在線監測,對入河廢污水量、水質進行實時監控,為水資源月報、公報編制以及水功能區監督管理提供依據。
3.7加強水政監察隊伍建設
有些企業超標排污,污染負荷難以削減,達標排放之前,許多地方做的是表面文章,零點行動一旦結束,企業就舊病復發,照排不誤,所以,要加大執法力度,從人才配備、資金投入等方面進一步完善環境執法機制和制度建設。
3.8探索河段水資源質量月報的編制
開展水資源承載能力研究,編制水資源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報告,為河長制、水功能區監督管理、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提供依據。水文監測部門可以通過編制水資源質量月報的形式為河長們提供基本信息。
4、結束語:
河長制工作是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為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工作中需統籌水量、水質、水生態的監測,重點對界河水量水質監測、重點入河排污口的在線監控、重要取用水戶的在線監測;監控河湖岸線的變化,違章違建和復建工程監測等。通過協調上下游、左右岸,對上下游河流快速巡查,第一時間掌握水文水質情況。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
[2]《福建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
[3]黃河水資源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