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先對遼陽縣柳壕灌區節水改造的意義進行簡析,然后在土方開挖和混凝土澆筑等相關基礎上,對遼陽縣柳壕灌區節水改造措施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節水改造;灌區;遼陽縣
灌區是指可以靠水源引、輸配水的渠道,是人類經濟發展中的產物。灌區是一個半人工的生態系統,其能夠為當地的農業生產提供充足的水源。柳壕灌區處于遼陽縣的西部,是一種中型的灌區。這個灌區的水源基本是河水,是柳壕河與遼陽灌區引水灌溉的。柳壕灌區是遼陽縣糧食生產的重要基地,在對這個灌區進行使用以來,其受到了很多外在因素的影響,讓灌區的灌溉功能有所降低,灌區渠道的放水量比較大,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對當地的農業與經濟發展形成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對灌區節水改造的意義和措施進行分析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遼陽縣柳壕灌區節水改造的意義
灌區的節水改造是根據實際需求和情況進行的,對當前遼陽縣柳壕灌區的現狀進行分析,對灌區節水改造的意義進行闡述。
(一)緩解供需緊張
因為最近幾年遼陽縣降雨的逐漸減少,很多河道都開始枯竭,水庫的供水量不夠,地下水位也有所降低。再加上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每一年春季的時候農田用水都非常緊張,而渠道供水能力跟不上用水的需求,這樣就讓部分農田灌水存在困難。而經過對柳壕灌區的節水改造,能夠對渠道的輸水情況進行優化,在此基礎上對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在合適的時間提供適量的水資源,以此對農業生產條件進行優化,促使當地農業的發展。
(二)符合可持續發展需求
由于灌區建設的時間比較長,部分工程設施逐漸的老化,所以輸水能力也有所下降。為了能夠保障當地農業的生產,當地進行了補水井的灌溉方式,這樣又導致了地下水位的降低,對當地的水環境造成了破壞,同時也加重了農戶的負擔。經過對灌區的節水改造,能夠有效提升灌區的輸水能力,把井灌方式恢復成自流灌溉的方式,在此基礎上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將節水作為改造工程的核心,在此過程中實施相應的節水改造積水,能夠減少灌區不必要的用水量,節省水資源,將節省的水量使用在生態環境的維護中,對當地的生態系統進行有效保護。經過改造工程的實施,可以投入一定的資金對灌區的管理工作進行優化,完善量測和監測等相關的設施,在此基礎上提升灌區管理工作的質量,促使灌區的穩定發展。
二、遼陽縣柳壕灌區節水改造措施
在對灌區進行節水改造之前,要對灌區的水質進行分析,還需要對灌區水供需平衡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施工方案和計劃的組織工作。在進行改造時,要考慮到原來灌區的情況,對灌區的渠道部分、渠系建筑物部分以及田間作業路工程等方面進行施工,以此對整個灌區進行全方位的節水改造。
(一)土方工程和渠道清理
在進行土方開挖之前要做好防線測量工作,確定好中心線。土方開挖要使用1m3的挖掘機進行施工,并且要預留30cm的保護層。在開挖的時候要確保邊坡的穩定,并且要把棄土放在指定位置,預防基坑塌方。在基礎土方挖完之后要進行基礎施工放樣工作,將開挖測量結果上報給監理,并且和甲方、監理以及設計等相關參與方進行檢查和驗收。土方回填也是土方工程施工中的重點。渠道開挖填筑成型之后還進行修坡作業,在修坡之前要測量方向,使用挖掘機實施邊坡粗削坡作業。在挖掘機粗削坡時,要把斗齒換成特制的斗刀,保障削面的平整。在粗削之后,要預留30cm進行精削 ,一般是人工進行精削,測量人員進行充分的配合。在施工中若是遇到砂基,要用水打濕砂層之后再進行修坡作業,以此保障基面的密實性。
(二)渠道的澆筑
在進行商品混凝土澆筑之前要做好準備工作,澆筑中的發電機、攪拌機、小推車以及振動機器等要準備好,并且要保障道路的平整,確保人員到位之后才能夠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工作。模板的制作與安裝也是這個過程中的重要工作,在制作之后要對模板進行及時的清理與整修。混凝土的澆筑要先坡后底,最后再進行澆筑壓沿。渠坡澆筑要使用分塊跳倉的方式進行實施,渠底與壓沿澆筑可以依據一定方向連續進行。在對同一塊混凝土板進行澆筑時不能夠中斷,若是因為機械故障而必須要停止,其中停止的時間要控制在60到90分鐘以內。在澆筑開始之前,要在精削之后的渠床上放置鋼模板,并且固定閉孔泡沫塑料伸縮縫。若是渠床有干燥的問題,則需要進行灑水濕潤,避免澆筑好的混凝土板因為水分的流失而出現干裂的現象。此工程的渠道防滲使用的是商品混凝土,用機動翻斗車運輸到施工現場。混凝土運輸到施工現場時要將其進行及時的流槽入倉。在澆筑的過程中要確保表面無蜂窩、爆皮和麻面的現象出現。澆筑結之后要進行濕潤養護工作,在12小時之內進行防雨,72小時之內防曬,14天之內不能夠對其進行水流沖擊。混凝土的拆模時不能夠對成品混凝土進行損壞,在拆模之后要等到混凝初凝之后再進行灑水工作,并且使用塑料膜將其覆蓋,還需要使用土埂對其進行密封。在天氣炎熱的時候要提升灑水的頻率,這樣才能夠保障混凝土的質量。
(三)水工建筑物施工
在本次節水改造工程中,各種水工建筑有農橋、泄水閘、涵洞以及倒虹吸等建筑物。這些建筑物基礎土方開挖需要進行臨時的施工排水和施工圍堰,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依據工程位置與現場情況進行施工排水,使用挖基坑排水的方式,在現場建筑物基礎范圍外側開挖集水坑。在對水工建筑物進行施工時,渡槽、涵基礎埋深要在排水溝底之下,在施工排水之前要修筑圍堰,以防排水溝澇水流進施工現場。此次工程施工使用的是編織袋裝土結構作為圍堰的材料。圍堰尺寸的確定要依據施工現象排水溝的情況來設計,圍堰要使用梯形圍堰壩,其長度要依據建筑物基礎尺寸來確定。除此之外就是田間作業路的施工,在對田間作業進行施工時,要將相關機械使用在施工中,在基槽開挖時要使用推土機,用人工的方式來修邊和修底,路基填料要保持在10cm的厚度,使用壓路機進行碾壓。路面填料在20cm的厚度,同樣使用壓路機碾壓和人工修整的方式。
結束語:
灌區的功能決定了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灌區設施使用時間的加長和設施的老化讓柳壕灌區的節水改造工作勢在必行。在進行節水改造工程實施的過程中,要做好渠道的清理和土方開挖工作,同時還要做好規范性的混凝土澆筑工作,在此基礎上確保整個節水改造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金濤. 從水資源短缺看灌區節水改造建設的必要性[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6(12).
[2]喬云龍. 柳壕中型灌區水田末級渠道改造探析.[J]. 水能經濟, 2016(3):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