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環境的要求逐漸提高,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傳統的河道治理存在著一些問題,仍需改善,只有分析好水利河道治理與環境生態之間存在的關聯性,才能更好地進行生態水利河道治理,達到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維護好生態環境。
【關鍵詞】水利;河道治理;環境生態;關系
引言:
在人們日常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人們對環境生態方面的要求不斷地提高,為此,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地深入人心。只有明確水利河道治理與環境生態的關系,才能夠更好地做好水利河道治理工作,實現水利河道治理與生態環境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1、生態河道治理思路
生態河道治理指的是在河道陸域控制線內,確保河道排澇、防洪、引水等基本功能的實現,同構人工修復等措施的實施,對河道水生態環境進行恢復,構建良好的河道生態系統。按照河道治理的特點和要求,對生態河道進行治理時,需要考慮的問題比較多,主要包含對河道天然資產的識別、對河道功能的影響因素及河道生態治理的次序等,在此基礎上制定出與實際相符的河道治理措施。生態河道治理需要遵循自然性、協調性、綜合性及經濟性等原則,設計修復方案中,一方面需要保證河道基本功能的實現,另一方面還需要考慮河流的生態景觀功能的需求及對人們在親水活動中的安全問題。除此以外,對河道周圍的水文、地形等自然環境以及水下、河岸物種要充分進行利用,構建河道生態系統。同時也要考相關經濟因素,在實現生態河道治理目標的基礎上,也要將治理成本最大限度的降低,并統籌好后期維護工作,促使生態河道治理的可持續發展。
2、水利河道治理與環境生態存在的關系
2.1 水利河道治理影響生態環境
水利河道治理關系著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修建水利工程可以滿足人們對水資源的需要,但人們往往過度重視對水利的開發,而忽略了自然因素,過度追求經濟效益而忽略了生態效益。有些水利河道治理甚至還出現了違規治理,治理不到位等現象,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導致水資源遭到破壞,植被減少,生態環境惡化。河道砂石是維系河道河流走向的關鍵,維護著河堤的安全,但在河道治理中過度采砂將會導致河堤坍塌,河流走向發生變動,影響自然河流的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有著關鍵性的破壞。
2.2 水利河道治理是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在我國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人們對于環境生態的問題開始得到密切的關注和重視,將可持續發展作為社會時代發展的主題。然而,水力河道治理作為河流整治工作的基本需求,是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方式。水利河道治理質量的高低直接關乎著整個環境生態質量,二者存在非常緊密的聯系。針對環境問題比較復雜的區域,在河流分支比較多的情況下并無任何統一的流向,這會給河道水利的具體走向帶來極大的影響,致使河道不通暢、生活生產水污染問題不斷加劇、河水污染不斷加重等一系列的問題,為此,做好水力河道治理工作是環境生態可持續發展穩定的基本需求。
2.3 水利河道治理是實現生態循環的需要
水利河道治理是改善生態循環的一個辦法。在干旱地區,氣候炎熱,降水缺乏,大氣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對于干旱地區的農業、工業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人們為了獲取生產生活用水,就會過度開采地下水,由于過度開采,將會導致地下水資源開采過多,從而影響該地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但是,如果在干旱地區修建水利,改善河道,做好蓄水的準備,將可以在降水不足的季節引水灌溉農業,同時滿足人們的生活用水,減少人們對地下水的開采,在降水多的季節,水利工程可以蓄水,降雨充沛的情況下,對河道進行治理,做到水資源的合理調整,降低發生洪水的危險。但是,如果河道遭到污水破壞,將會造成嚴重的水污染,影響生態環境,因此對于人們的生產生活污水要做好處理,對于污水未經處理排入河道的行為要進行處罰,及時清理河道,這樣才能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達到生態循環的效果。
3、如何處理水利河道治理與環境生態的關聯
水利河道治理與生態環境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是維護好生態環境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國生態效益,維持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但針對兩者之間的關聯,如何進行處理,做到水利河道治理符合保護生態環境的需求,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針對河道治理中的不足,政府要加強政策扶持,制定嚴格的河道采砂制度,對于違規河道采砂行為要進行嚴厲處罰,做好河道治理規章制度的制定,促進河道治理工作人員嚴格進行河道治理,改善生態環境。同時,可進行生態水利修建,利用植被保護河堤,對于污染嚴重的河道進行整治,加固河堤,做好防洪抗洪準備,避免洪水對河道的破壞,改善河道治理的現狀,從而維護好生態環境。
4、河道治理工程中環境保護的措施及管理
水利河道治理工程當中環境生態保護措施大體上涵蓋了水污染防治措施、荒地復原措施、棄渣場保護措施、環境空氣污染的掌控、施工期衛生保護措施等一系列的內容?;牡貜驮胧┲傅氖?,平整施工過程中對土地的臨時性占用,促使其恢復到最初的狀態,在此過程中要積極的做好水土的保持工作,避免有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的發生。在挖土施工初期階段,要把外表的耕層土進行單獨的放置,回填過程中要使用表層土,同時采取種草、復墾等措施,將當地的植被狀況恢復到最佳的狀態。水污染防治措施是指從施工廢水、生活污水等角度著手,站在生活污水科學防治的角度進行分析,施工人員對于生活垃圾的處理是要有一定科學規律的,嚴禁杜絕向河道中亂扔垃圾、禁止向河道中進行生活污水的排放。站在施工廢水科學防治的層面來看,施工人員要在河流枯水期做好相應的河道治理工作,將施工材料運輸到距離河道較遠的區域,防止水體污染問題的發生。
結束語:
水利河道治理是一個城市在進行現代化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水利河道治理的好與不好,直接關系到這個城市的生態環境保護的好與壞。對河道治理工作受到全社會的關注,河道治理的目的是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恢復河道基本功能、改善河道生態環境,使人與水自然環境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進鵬.水利河道治理與環境生態存在的關聯性解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14)
[2]吳雨謙.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J].科技風.2018(03)
[3]謝曉芳.論水利建設工程與生態環境保護[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