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在發展現代農業上的直接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面臨很多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亟待探討和研究解決,否則影響良性循環發展,難負服務農業的重任,本文淺談良性循環發展的思路。
【關鍵詞】基層水管單位;良性循環思路;發展探討
基層水管單位是水利系統面向農村的窗口單位,直接關系水利系統的形象,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實現發展現代水利、水管單位的持續健康發展,關系到水利行業的改革和發展的進程。自2007年實行第一步改革后,全縣水管單位職工工資納入縣級財政算,水管職工解除了后顧之憂,全力以赴投入到為“三農”優質服務上,為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農業穩步增產,農民持續增收上。單位把立足點放在了創新管理體制,深化內部改革,普遍推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實行按需設崗定責,調動了職工的責任感和積極性,實踐證明行之有效,如何北灌區水利管理所制定了“四定”(定崗、定員、定責、定收費)效果明顯,并得到了縣水利局的認可,當年成效顯著,各項管理工作上了一個臺階,單位面貌、職工素質有了明顯的改觀和提高,在此基礎上,深挖內部潛力,加強職工政治思想教育和定期舉辦業務培訓,極大提高了全體職工愛崗敬業、遵章守紀,勤奮工作,積極奉獻的自覺性,同時,也為基層水管單位持續發展,增強后勁,開拓創新樹立了榜樣。
1、基本情況
河北罐區水利管所負責1.2萬畝黃河灘臺地農田,0.3萬畝林地的灌溉和19.7KM 全省唯一的黃河大堤防監護管理工作,點多線長,條件艱苦,工程已安全運行23年,單位底子薄,上線20年來未撥專款維修經費,主干大渠及各種建筑物病險、自然破損嚴重,黃河大堤由于當時修建標準低,隨著河床不斷變化,基礎標準低,隨著河床不斷變化,基礎沉陷嚴重,險情、險段不斷發生,給管護工作帶來不少難度,但全體職工全力以赴,以最大的責任性和吃苦耐勞的水利精神,在灌溉期間和平時高度負責,堅守崗位,精心管護,始終保證了安全運行及渠道暢通無阻保證了適時灌溉,為罐區受益村社及用水戶增產收作出了貢獻。
(1)由于是社會公益性質,因此不能用市場經濟的等價交換原則追求自身經濟效益;(2)職工職稱低工資待遇低,福利少,由于以上原因單位技術骨干難以承擔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設計和實施任務,更難與參與社會水利工程的招投標資格,制約了發展經營,增加收入;(3)依托黃河采用電力提灌和自流灌溉相結合的形式,并服從統一調度的水利資源管理法律法規,單位也不能另開辟追求自身發展經濟的途徑,必須服從整體決策;(4)服務對象為“三農”范疇不核算成本,不提取留成,但單位公益耗費卻很大,無法向上級報銷,困難重重,矛盾重大,舉步為艱。
2、存在的問題
(1)由于修建標準低,多數渠段填方,現已渠基沉陷,病險段多,近幾年尤為嚴重建筑物年久失修,自然破損率高,現已運行多年,嚴重缺乏維修資金,度帶病運行或超負荷運行。(2)近幾年各項社會活動和招商引資項目增多,開發單位及部分群眾隨意破壞水利-工程設備的事件頻繁發生侵權矛盾糾紛爭議不斷,水利執法隊伍沒有健全,全憑水管工作人員據理強辯,勢單力薄;(3)涉農收費只剩水費,盡管每年在“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進行大規模宣傳水法律法規和平時下鄉宣傳,但群眾抵觸情緒很大,水商品意識淡薄,征收難度非常大,停供斷水,就滋事生非,還要上訪;(4)水管單位站、點偏僻業余生活文化單調,每人都負有灌溉管理和巡查大堤的責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工作條件艱苦。
3、持續發展的思路重點
根據本單位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省、州水利主管部門每年都進行過調研,而且共同探討了持續發展,良性循環這個大問題但都因經費困難,規范藍圖無法實施,經本人投身水管事業29年,認為基層水管單位(1)根據本縣實際,切實抓好水費征收,應收盡收,但財政要按百分比返還部分,用于辦公經費、渠道維修、職工福利,改善工作條件;(2)努力把水土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在劃定的管理保護范圍內,種植速生成才林和經濟林,既起到固渠防風,既有保護生態效益,若干年后又有經濟效益,在管轄的灘涂和水域,發展養殖業,如蟹、蝦魚等或租賃承包。(3)在中央加大惠民支持農政策鼓舞下,廣大群眾千方百計發展現代農業,對水利也提出更高要求,水管單位不辱使命,全力投入到服務“三農”上,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站在歷史發展的新起點上,強化基本功和提高服務素質,省、州主管部門每年要培訓一部分水管職工,提高綜合業務知識,更新服務觀念,努力培養一支懂管理素質高、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吃苦耐勞,政治思想覺悟搞的水管職工隊,刻不容緩(4)建立健全水資源管理執法隊伍及機構,加強基層水管單位執法人員,以水法法律法規為依據,加強水政執法力度,妥善處理各種矛盾糾紛事件,為保護水利工程正常運行,維護水管秩序,營造人水和諧環境構建平安罐區有舉足輕重的作用。(5)深挖潛力,加強內部改革力度,使每個職工都有實現自己智慧才能的場所和用途,實現每年度聘用制留優去勢,普遍增強危機感,客服大鍋飯碗,最大限度發揮和提高職工創先爭優工作自覺性,努力使各項工作再上一個臺階,開創安全、穩定的水管秩序新局面。
作者簡介:馬成蘭,1966年11月,女青海貴德縣人,助理工程師,從事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