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如今,經濟快速發展,國際之間業務交流也逐年遞增,在國際工程項目當中,對于設備物資的采購與管理工作能否順利進行,關系著整個項目成本與質量。所以,這就要求我們要處理好物資采購中各項風險的把控,制訂出合理的風險控制策略,保障國際工程物資采購順利完成。本文主要對國際EPC工程項目采購中各個環節風險進行分析,提出針對性的預防管控措施,為今后工程采購提供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國際工程;物資采購;風險管控
引言
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為我國工程企業帶來新機遇、新挑戰,隨著“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實施與產業結構調整,國際EPC工程承包項目也逐漸引領著經濟潮流。其中,設備物資采購作為對外承包工程中重要的環節,確保著工程項目的進程和質量能否順利完成,采購環節的復雜性、交通運輸多樣性,一旦出現差錯便會造成經濟成本的增加,影響企業品牌形象。所以這就要求我們要提早做好風險防范意識,采取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加強設備物資采購管理,保障工程順利按時、高質量完成。
一、國際工程設備物資采購的特點
國際工程物資采購的特點概括出來有以下幾點:一是唯一性。國際工程項目基本上都是唯一性所存在,缺少相同或相似的工程案例作為參考。比如,鋼結構為了滿足不同施工需要,會制造出不同種類、型號、樣式的鋼結構構件,很難形成一個系統化、標準化的批量采購規模;二是工期長。在施工期間,非常容易出現物資價格上漲的情況,這就造成成本的增加,擾亂預算計劃;三是國際與國內不同的市場環境,會帶來更多潛在風險問題出現,給對國際工程帶來不利影響。
二、國際工程設備物資采購風險分析
2.1 標準差異風險
由于國家不同、項目的根本性質不同以及咨詢公司存在不一樣的設計理念,所以造成國際EPC工程的招標文件中有不同材料以及設備標準。當設計人員在投標時對不同的標準出現誤解,僅僅按照自己的經驗選擇以往標準進行設計,很容易在實施中由于標準不符合遭到監理單位拒絕,導致設計變更,增加采購成本。
2.2 意外風險
意外風險就是指不可控的,沒有預測而產生的風險,價格變動、經濟政策等都會引發意外風險。大部分國際EPC工程合同總價都是固定的,不會因為物價上漲而進行調價。尤其是近年來石油資源價格飛漲,鋼材價格市場波動大對工程物資采購帶來很多不確定的風險因素。采購材料設備從投標一直到實施,間隔時間較長,很有可能期間出現貿易戰爭或資源緊缺現象,導致工程進度不能按時完成。
2.3 合同風險
在合同形成階段,假設承包商沒有在投標時做好充分的詢價工作,未對主要設備材料的市場價格變化趨勢、采購地區、渠道等進行準確掌握,沒有在談判合同時做好及時修訂,沒有獲得具備敏感價格的設備材料的寬松合同要求。市場經濟規律與市場風險認知不足,缺少有效的監督與管理使物資采購合同不能與《購銷合同法》中的規定相適應,合同條款模糊不清、存在違約、日常管理混亂等會引發風險。
2.4 設計風險
設計風險具體有三個方面,第一,業主的設計理念不符合設計人員對合同的理解,出現的差異會使得設計文件編制、業主審核、最終批準的時間明顯延長,尤其當采購設計在項目中的關鍵環節,對后期采購以及施工活動都會產生劇烈影響,項目的工期以及成本會出現較大波動。第二,設計時候設計余量過大或者貨物標準過高,都會造成采購價格比預算價格高,從而造成采購風險。第三,由于前期設計錯誤或者業務要求的突然變化導致的設計重大變更,會導致采購計劃的整體性變化,大量增加采購成本。
2.5 物流運輸風險
在國際EPC工程項目采購中,物流運輸受外部環境影響最為明顯,因此出現風險的幾率也最大。承包商必須選擇多種物流方式完成交貨,不僅要確保物資順利到達,又要確保物流方式的最經濟性。因為沒有深入調研工程所在國法律法規、港口選擇、進出口流程等,或者沒有選擇具備足夠實力的代理公司。另外,由于受到運輸周期、運輸路線、運輸方式等影響,多會有設備材料損壞的情況發生。
三、應對風險策略
3.1 完善標注庫的建立
對工程所在國家的經濟形式進行一個全面的了解,確保了解國際市場不同物價浮動的情況,如果一些材料設備價格受市場影響較大,在投標報價時必須對價格上漲系數進行適當考慮,最后將風險費用合理確定下來。對內部管理進行優化,熟悉各個國家的標準,完成主要國家標準的標準庫建立。通過培訓學習促進設計人員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使得標準化設計工作不斷完善,促進不同專業之間更好溝通,促進語言水平的提高。
3.2 健全采購設計管理體制
承包商在采購設計中必須對合同要求認真審查,對業主意圖做到準確理解,還應該加強與業主的溝通,盡可能將業主審批設計文件的時間縮短。另外,對設計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禁止對設計標準隨意修改,禁止隨意增加設計內容,做好設計審核工作,選擇兩步評標法進行材料設備采購招標評審工作,避免以往綜合評審因為選擇高標準廠家導致過高的采購價格這一不足。對采購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加強物資采購人員的日常培訓與教育,不斷增強采購人員的法律道德意識,提高對采購工作的責任心,不圖私立、不搞權錢交易。
3.3 嚴把物流運輸關
承包單位應該要做好充分的調研工作,要熟悉掌握工程所在國的法律法規。在選擇代理公司的時候,要充分了解該公司的資質、能力、信譽及其在工程所在國的協作上的信息等情況,確保該公司的經驗和能力滿足運輸需求。應該要充分了解不同物流的情況,分析不同物流路線的優點和不足之處,通過比較,選擇適合自身的物流方式,并且要及時和代理公司進行溝通,最終選擇高效合理的物流方式,降低物流運輸中存在的風險。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國際EPC工程設備物資采購環節仍存在著較多風險,影響著工程進度與質量,這就需要我們在今后工作中對市場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依據市場情況進行采購,減少風險發生。強化采購權力的監督與約束,建立科學、規范的采購機制與流程,對采購計劃的制度、合同的簽署進行規范與優化,監督質量驗收、結賬付款等內容。落實監督部門、群眾監督的協調監督機制,使監督更加公開化與、制度化。做好風險預控工作,完成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及完善,實現風險判斷力的不斷提升,盡可能降低采購風險。
參考文獻:
[1]王國棟,馬高峰,許云翔等.國際EPC工程項目專業采購分包體系分析[J].中國工程咨詢,2016,(2):44-45.
[2]杜萍.國際EPC項目的設備質量管理控制[J].工程經濟,2015,(12):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