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配網在實際運行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難免出現線損問題,嚴重的線損問題會影響系統的運行效率,加劇配網故障發生率,甚至帶來其他方面的問題,從整體上影響配網系統的安全。本文分析了低壓線損的影響因素以及降損措施。
關鍵詞:配電網;低壓線損;影響因素;降損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1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35-0034-02
低壓線損是低壓系統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的客觀反映,線損會影響低壓配網系統運行效率,甚至會影響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對此必須認識到影響低壓線損的因素,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來控制線損問題,提高系統運行水平。
1 低壓線損的影響因素
1.1 落后的配網設備
近年來,配網系統建設得到了優化與發展,然而,配網的設備配置卻出現了典型的城鄉失衡等現象,特別是農村區域,配網規劃與布局都無法跟隨時代發展,具體體現在變壓器配置跟不上負荷增長速度,導線型號、尺寸難以滿足高負荷用電增長速度。總的來看,客觀用電需求量的上升加大了對配網改造的需求,然而,由于農村地區自然條件、經濟條件等的限制,配網設備的改造速度則相對落后,這就使得農村配網變壓器負荷中心的偏移,供電半徑也在持續擴大,甚至出現了迂回供電現象,進而帶來了嚴重的線損問題。
1.2 計量設備誤差較大
計量設備作為配網系統一項重要的設備,也會對線損帶來影響。如果依然利用傳統的機械計量設備,其敏感度較差、測量監控精度也難以保證,功率消耗卻較高,如果一大片區域都選擇這一表計,則意味著高損耗,更重要的是現階段的機械電表本身存在技術層面的漏洞和不足,無論是自身的故障還是非法竊電都難以被及時地察覺,自然將帶來較為嚴重的低壓線損問題。
1.3 三相負荷不均衡
如果低壓配網系統的三相負荷處于失衡狀態,也將加劇線損,其原因在于:低壓配網系統內部線路負荷分配有失均衡、不規律,現階段,低壓配網系統內部多數線路屬于動力線路,一些用電設備出現了混載問題,從而可能出現用戶負荷無法均衡分配等問題,同時,低壓配網系統的結構規劃也欠缺,電力線路會遭受一些季節性災害的干擾,從而造成線路的故障。總的來看,三相負荷不均衡容易造成配變損耗與線損問題。
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就是低壓配網功率因數偏低,現階段,多數大型用電客戶、例如:工業企業客戶都配置了感性負載用電設備,他們難以同無功補償配合運行,從而導致功率因數過低,進而帶來的配變失常運轉問題。
1.4 線損監測與檢查落后
現階段,低壓配網存在嚴重的線損問題,然而,線損問題需要及時地排查,但是,實際的配網監測與普查都相對落后,出現了表面負責,執行落后等問題,具體體現在:普查規模大、效果一般,普查目標不明確,檢查與監測過程中即便發現了問題,無法及時地處理與解決,也未能查明故障成因,以及故障的負責人也不明確,這樣就難以追責,線損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同時,由于缺少獎罰措施,從而導致了管理因素所導致的低壓配網線損問題,人為管理因素如果得不到處理,會進一步加劇低壓線損問題。
1.5 非法竊電問題
非法竊電因素也是一大影響低壓線損的因素,現實調查發現:一些城鄉結合部出現了嚴重的竊電問題,個別商業用電客戶出現了繞表接線、電流回路開路等問題,甚至還存在私自調節電能表等現象,非法竊電問題已經嚴重威脅到了配網線路,出現了嚴重的線損問題,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損失,甚至還可能干擾到整個配網系統的安全。
由于巡查部門缺少對低壓線路系統的巡查、巡視力度,這就使得配網的故障和問題都難以被察覺,進而帶來難以預測的電能損失。
2 低壓線損控制的有效對策和措施
2.1 提高技術降損水平
技術層面的降損、控制對于整個配網系統有著十分重要意義。第一,要精細地規劃電源點和配網結構,而且要確保每年定期修編配網規劃,實現節能技術、降耗技術的切實使用,也要根據低壓配網改造計劃來重點改造高負荷運行的配變線路,動態觀測負荷大小,必要情況下也要設置全新的配網電源點,以此控制供電半徑,防止迂回性供電帶來的線損問題,采用上述技術可以有效地增加配變負載率,從而達到降損降耗的目的。
保證低壓配網電流的準確,杜絕使用落后的機械電能計量設備,選擇智能電表,此類電表通常具有高度的智能化、自動化功效,可以有效地縮小計量誤差,提高計量的準確度,具有良好的超載能力,而且要積極地推廣使用集中抄表系統,由此來控制非法竊電,有效地監測故障和事故,達到降低線損的目標。
重視三相平衡,要積極加強低壓配網系統內部變壓器負荷運轉中的平衡問題,而且要經常性地測試低壓配網定期三相平衡電流,以此來確保三相電流平衡。同時,也要加大對電網的優化與改造力度,要動態監測供電整個過程,確保變壓器負荷維持平衡、穩定,而且要科學協調配電、用電兩大工作,科學地調控用戶在高峰用電時段的用電規模,鼓勵客戶錯峰用電。
2.2 加強管理控制
除了技術層面的線損控制之外,還要加強人為管理,經過加大力度加強供電企業線損管理,采取科學的管控對策,建立健全線損管理評估與考核機制,把線損率列入企業考核整體項目中,使其同企業員工的薪資待遇、獎勵等建立連接,加大線損考核力度,通過嚴格的考核來提高線損管控水平。實際的低壓線損考核中需要科學的配網線損計算方式,要借助理論線損計算方法來確保各個區域的線路變更、參數變化等都得到科學地修改與處理,或者有目標地制定一套降損計劃,例如:實施電表表計自動抄錄考核機制,總之要以各種方法來控制低壓配網線損。
2.3 重視低壓配網的監測與普查
必須積極重視低壓配網系統的監測與普查工作,重點查明一個地區用戶的偷電、漏電等問題,也要單獨檢查電能表的接線是否準確,集中觀察用電量反復變化、波動的用戶,定期比較、剖析用電參考量,要確保能夠及時地發現問題,并及時地加以處理。要確定抄表時間,防止發生誤抄表、漏抄表以及錯抄表等問題。
2.4 加大低壓配網巡查力度
低壓配網的巡查必須嚴格加強,制定巡查計劃,并精細地劃分巡查區域,確保一年之內進行兩次或兩次以上的巡查,檢查線路有誤掛青現象,以及局部有無私自接線現象,要及時地排查故障和隱患,對于非法竊電行為要及時查明、及時處理,防止問題擴大化。
此外,還要做好特殊氣候條件下的配網線路巡查工作,要明確陰雨天氣下的巡查重點內容,確保能夠及時地發現線路受損、污閃等問題,控制放電問題,一旦發現線路局部存在防電線,則要及時采取措施來處理。
3 總 結
低壓線損是配網系統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必須做好低壓線損的監測、檢查與控制等工作,明確分析低壓線損產生的原因,明確影響線損的因素,進而有針對性地采取降損措施,保護配網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唐天偉.配電網線損管理技術[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35):8563~8565.
[2]劉福義,主編.國家電網公司農電工作部編,縣供電企業線損規范管理輔導[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
[3]楊秀臺,編.電力網線損的理論計算和分析[M].水利電力出版社,1985.
[4]李 翔.降低配電線損率的技術措施探究[J].科技傳播,2016,8(15):228~229.
[5]郭立才,彭志煒,范 強.電能計量及反竊電方法綜述[J].高壓電器,2010,46(5):86~91.
[6]孟曉麗,李惠玲,盛萬興.省/地/縣一體化配電網線損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5(23):87~90.
收稿日期:20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