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節約型社會的日益發展,電力系統在其中也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為了降低配電網的能耗,應積極順應時代潮流,響應時代的發展。本文結合了時代發展背景,分析了配電網規劃所存在的問題,總結了配電網規劃的原則,并提出了配電網規劃的應對策略,為相關的配電網規劃提供借鑒。
關鍵詞:配電網;規劃;問題;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TM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35-0081-02
引 言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漸得到改善,人們對于電能質量和供電可靠性的要求隨之提高。配電網作為配電流程中的最后一級,因其直接面對用戶,所以對于電網系統和電力用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目前應用最廣的就是配電網,其對于保護電力系統,滿足人們對于電力的日常生產生活需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國配電網規劃仍然存在問題,尤其是廣大的城鄉地區,電力結構不完善,基礎設施薄弱,出現了很多阻撓性因素,不能有效的滿足人民的需求,因此,分析其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必不可少的,要想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就需要提高配電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取一系列相應的配套措施。為了保證居民的日常生產生活用電,滿足人們日常用電需求,在最大程度上收集并且節約電能,就需要配電網發揮作用。電力系統的配置和完善是配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配電網是電力使用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對于我國經濟建設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 當前配電網存在的不合理問題
1.1 電網規劃的不合理性分析
近幾年來,中國經濟建設發生了巨大變化,經濟的發展促使用電量也得到了快速的增加,于是用電質量的需求也不斷的提高。再加上我國的改革制度的進一步優化,科技的發展使電網出現了承受力高,線路布局混亂、能源支撐點少等現象,于是導致地區落后性的重要原因就是電網規劃的不合理。
1.2 配電網現狀分析不全面
大部分地區對電網現狀的分析不能按規劃的內容要求進行深入細致的探究和了解,只是統計現有的電網狀況,不能切合實際地反映出配電網存在的問題,存在著混淆文字表意不明、數據收集不全面、數據分析不準確、前后數據不對應、容載比與負載率概念不清等問題。導致配電網在規劃過程中有許多不合理的、缺乏客觀性的地方,造成了它的落后性。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配電網的發展,就需要了解配電網的現狀,分析當前的詳細數據,落實有效措施,加強配電網的規劃和建設。
1.3 電力設備發展水平比較落后
由于配電網發展水平相對較為落后,電力設備比較容易老化,普遍采用簡易的戶外式的設備,不僅耗能高,處理起來也相對較為復雜,再加上配電網的線路較長,輻射范圍較廣,使用的用戶較多,使用年限較長以后線路、桿塔、設備等腐蝕嚴重。如果不考慮這些情況就進行處理,很容易引發一系列的事故,出現安全隱患。另外,由于資金匱乏,配電網資金投入不足,嚴重影響了配電網的發展。
2 配電網規劃的分析
2.1 優化配電設備
盡管一些地區配電的質量較差,但未來電網的發展前景不可估量,需要建立適應發展的配電網規劃。加上專業的技術指導,完善配電網規劃制度建設,增加技術的原則性,按配電網規劃的實施規范開展,使其符合環境保護要求。讓配電網電力裝備滿足先進性、可靠性、簡單性、合理性等,成為資源節約型設備。順應國家配電技術發展潮流,在一些地區設立配電網站點,積極的總結經驗,更好的把應用推廣出去。
2.2 實現標準化、規范化原則
為了在配電網的實施過程中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提高線路運行的可行性,就要實現配電網的標準化、規范化等原則,積極拉攏一些大企業大項目的投資,使其更好的帶動周邊配電網的快速發展,采用大型的、有前途的項目設計方案,在改造過程中實現其目標的發展。通過傳統電網結構和未來配電網結構的比較,(如圖1所示)就可以看出未來電網的發展前景。因此,要努力實現傳統配電網向未來的轉變,從而實現其標準化、先進化、規模化的發展。
2.3 提高配電網智能水平
配電網的智能化,是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依托先進理念和技術發展,增強其性能的發展,努力構建具有現代理念的新型信息關系,依托未來發展的主流,提高配電網的智能水平,爭取加強管理,做好通信平臺建設。
3 配電網規劃存在問題的應對策略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電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配電網在經濟建設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因此要實現用戶的需求,積極打造順應時代潮流的建設項目,將配電網規劃、建設做好,發揮配電網建設的作用。
3.1 通過技術手段提高電壓狀態和電能質量
近年來,配電網建設在技術手段的應用上取得了成功。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為了提高電能質量,必須發揮技術優勢。利用現代客戶服務系統,對低壓配電系統的運行參數進行在線監控,以便低壓配電設備能夠更好地實現它的性能,不僅能保證安全,還能提高電能質量。
3.2 對電網結構進行合理的規劃
由于城鄉落后于高度發展的其它城市地區,導致在配電網建設方面也相對滯后。在其建設發展中,資金短缺,缺乏科學有效的指導跟規劃。因此,因重視對配電網的規劃,合理地分析實施前方案的科學性和嚴密性,確認無誤后再進行跟蹤,讓投資方案發揮其最大的效益,實現項目的發展目標。
3.3 為電網提供可靠的保護
不斷加強電網科學的規劃和建設,這是一切工作實施的前提和根本,因為它能夠確保滿足人民的用電需要,實現其良性循環發展。但是,它需要專業人員科學合理的評估,準確地預測配電網的負荷,對配電網的發展和推進實施分析和探索,統籌規劃,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案,實現每個活動都能滿足配電網建設需求。并且在規劃建設的過程中,需詳細闡述和分析配電網中線路的格局,不能做出倉促和具有不確定性的決定,消除配電網中的安全和質量隱患。
3.4 加大配電網中的資金投入
由于我國電力的生產力水平較為低下,經濟發展起步較晚,配電設備比較陳舊,想要更新實現其先進性,但配電網建設過程中資金的投入卻不夠,致使新設備遲遲不能更新和使用。由此看來,資金在電網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是最為關鍵性因素。要確保電網中的設備有質量性保證,那么在更新配電網中應用到的桿塔、變壓器及電表等設備,就要根據具體用電情況和規劃建設進行合理選擇,要留有一定的可納性容量,以確保在某段時間內發展的用電需求,節約資金,減少配電網規劃建設的誤差。此外,為減小供電半徑,避免線路加大電能的損耗,就要讓其處于負荷的中心位置。
加快專業人才培養步伐,在高校專業設置電力規劃這一學科。對從事電力規劃人員進行過系統培訓。就當前來看,為了提高配電網規劃的質量,應該對從事配電網規劃的缺乏經驗的人員進行配電網技術培訓,并開設配網規劃培訓班,為其提供先進的學習場所和資源,鼓勵技術人員開拓新思路,提高創新精神,提高自身素質。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電力作為支撐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動力來源,對于經濟社會的總體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城市化和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用電規模逐漸擴大。因此,為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用電需求,對于提高輸電線路的效率和安全性能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首要解決的問題。在配電網規劃的研究和分析中,相關技術人員可以利用經驗以及新的技術手段產生新的發展思路和靈感,不斷提高技術水平,配合經濟的發展。建設滿足現代化需求、智能化應用的配電網,必須與當地經濟發展相結合,因此各級政府部門和電力部門要密切配合,實現配電網建設的利民性。
參考文獻
[1]許 平.論變配電安裝技術在配電網線路中的運用[J].通訊世界,2014(06):63~64.
[2]林 超.配電網規劃探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7,33(23):99~100.
[3]林鉉凱.配電網規劃探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5,34(17):98~99.
收稿日期:2018-11-2
作者簡介:聶亞敏(1985-),女,漢族,云南麗江永勝人,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配電網規劃及項目前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