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按照國家電網公司實現用電信息“全覆蓋、全采集、全預付費”的目標,實現營銷數據的是實時化、自動化處理,推進營銷計量、抄表、線損標準化建設和公司化建設,促進營銷管理方式的轉變和公司“專業化、現代化、數字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加強精益化管理、提高優質服務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計量管理;用電信息采集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35-0121-01
1 前 言
用電信息采集作為營銷管理重要的指標,涉及主站運行維護,現場終端安裝調試等多方面內容,確保日常維護質量,降低工作失誤對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指標的影響。其次更要深入分析故障和異常產生的原因,及時消缺,全面提高終端在線率,采集成功率,自動抄表核算比例等數據指標。
全面實現線損實時監控及基礎綜合數據分析,預防故障產生,減少停電時間,提高供電可靠率,節能降損,將線路配變調整到最穩定運行狀態。用電信息采集遠程抄表的應用,使得營銷工作更趨于規范化、準確化,實現臺區關口考核電量和低壓發行電量的同時采集、發送,避免傳統抄表模式下認為原因導致的數據失真,有效遏制人情電、關系電,提高工作效率。
2 強化管理機制,健全制度體系
(1)以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日常建設維護為依托,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數據模塊為評價基準,公司通過制定《用電信息采集管理辦法》等規定制度,同時編制工程實施方案來完善過程管理,加強現場作業管理,從而提升現代化計量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2)工作內容實現內外分離,明確內勤和外勤的工作范圍,制定實施方案及激勵措施,鼓勵員工積極應對工作。同時每日對系統發布的各項數據進行通報和專家點評,再對日常工作進行調度、監督、考核,確保有序開展各項工作任務和整體穩步推進采集工作。
3 流暢消缺故障,穩步提升指標
3.1 現場實現處理故障
(1)配合內勤監控人員模擬現場設備環境,對現場環境作出充分的解釋,對可能出現的故障點作出預測猜想,然后對所需更換的設備準備齊全,避免到達現場后手頭沒有需要更換的備品備件的情況,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2)按照公司“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組織措施”的原則開展日常外勤維護工作,出勤地點按照先近后遠,先易后難的的順序,做好采集消缺范圍的選擇和分配,多個工作小組并舉,分地區、分區域、分性質地進行故障消缺,保證消缺的及時性。
(3)制定《用電信息采集終端安裝標準》,進一步加強現場作業規范化,驗收工藝要求。通過嚴格把關以檢查、考核提高設備安裝質量,確保安裝終端合格率100%,減少錯誤接線、數據錯誤對系統指標的影響。
3.2 主站堅持全方位快速分析異常
①編制《異常排查手冊》,按照終端離線,電表抄表失敗,主站未采集數據排查等方面問題,按圖索驥,快速處理各類異常。②通過每日監測終端運行情況,及時排查故障原因,根據故障性質有針對性的給出對策,例如某一臺區日線損為負值,通過臺區線損分析模塊得出結論,該臺區關口表采集表碼缺失,系統內僅存有臺區下售電量數據,從而導致線損率為-100%。③對故障產生的原因,要組織人員討論分析,制訂解決措施并下發相關單位學習,避免同類問題產生,使系統穩定運行。
3.3 聯合廠家消缺設備難題
對于一些想方設法但仍然沒有解決的“頑固”問題臺區,積極聯系廠家溝通處理。廠家通過主站系統對終端的運行日志進行遠程分析以及對任務指令的報文進行逐條分析,最終對該批次的硬件進行全面升級,解決該批次產品數據凍結異常的情況,提升了采集成功率。
3.4 保持穩定的通信
①制訂《用電信息采集系統SIM管理辦法》,明確SIM卡資產管理人員、使用人員以及相關管理單位的職責,對SIM卡進行建檔并且根據不同終端的使用類別進行分類放置,定期對庫存現有的SIM余量情況進行抽查并對上級單位提出需求申請,保證穩定的卡源來支持現場采集工作。②引入競爭機制,增加SIM卡運營商的種類,如聯通、電信等供應商,與中國移動形成互補,在移動SIM卡信號較弱的地方,采用更換運營商SIM的方式提高信號強度。③在信號覆蓋不到位的地區,聯系運營商在該地區增設信號放大器等設備,或是將采集裝置安置在室外并加長采集設備天線長度。
4 興辦培訓課堂,提升員工素質
①加強計量采集崗位培訓,通過以師帶徒的學習方式,下現場,下基層,言傳身教,相互交流,提升新一代青年員工的崗位技能。②強化業務培訓,通過培訓班、研討會等多種形式,提升系統語言能力和分析解決異常的能力。③注重員工職業素養的提升,安排對員工進行周期性的教育指導,培育青年員工良好的敬業精神。
5 結束語
伴隨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傳統電網的發展模式順應“互聯網+”的發展需求,逐步向智能電網和全球能源互聯網邁進,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應運而生。通過用采系統的深化應用,提高了線損合格率和采集成功率,實現用采系統數據統計分析以及公變和專變臺區的負荷率、電壓電流異常的實時監測。確切提升了遠程自動采集抄表的工作質量和效率,不光大大降低的人工成本和電費回收風險,而且使得統計線損工作更具便捷性和科學性。對電流電壓的異常監測,更加利于監控人員提前做出預防措施,方便運維人員及時采取應對措施,為優質服務打下夯實的基礎,不斷提升供電公司優質品牌的企業形象。
收稿日期:2018-11-3
作者簡介:虞思淼(1992-),男,助理工程師,本科,從事計量采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