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公司對配網運檢管理水平的逐步加強,對營商環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同期線損作為運檢、營銷專業重要考核指標,推動線損治理工作勢在必行,本文分析10kV配電線路線損產生的原因,聯系實際給出具體的降損方案,提高配電線路運行質量。
關鍵詞:10kV配電線路;線損因素;降損方案
中圖分類號:TM71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35-0151-01
10kV配電線路作為連接電力系統與電力用戶的重要環節,點多線長面廣,運行環境復雜。線損因素造成的電能損耗量較大,會直接影響到供電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針對這種情況,本文聯系實際進行分析,推動配電線路正常運行。
1 10kV配電線路線損分析
工程上把給定時段內,電網中所有元件產生的電能損耗稱線損電量,簡稱線損。因為技術線損電量可以通過理論計算得到,所以又稱為理論線損電量。這種在現實配電網中存在產生并以聲、光、熱能散失在周圍介質中的電能損耗,為了方便計算和管理,我們用電流、電壓、功率因數和負荷曲線形狀系數等簡單因子的變動來粗略表征。從而衡量配電系統的具體損耗大小,以便做出相應的規劃調度,達到可觀的經濟效益。
2 10kV配電線路線損因素分析
10kV配電線路之所以出現線損,是因為線路及變壓器等設備均存在一定的電阻。線路線損因素總結起來,主要包括技術與管理兩個方面的內容。接下來,對各因素加以闡述。
2.1 線路設計不合理
縱觀10kV配電線路的設計,時常出現配電變壓器放置位置設計不合理這一問題,簡單來說電路中的電源點不足,造成用戶接電需要采取樹狀連接方式,從而出現了供電半徑過大這一問題。如山區地理環境復雜,線路走徑多為山區、小道,使得供電半徑過大,促使線損增加。在供電半徑過大的情況下,必然會出現線路延長,或者是線路迂回這一問題,增加輸電距離,從而產生了更大的線路損耗。另外,配電線路重過載、輕載運行,也是出現線路線損的一個重要因素。
2.2 配網消耗
10kV配電線路一旦出現變壓器容量大用電負荷量小這一情況,使得線路中大量電能未被利用,造成線損增加。反之則會出現空載情況,造成線路與變壓器損耗增加。此外,配電線路時常出現變壓器三相負荷不平衡這一問題,導致電流值不斷增加,造成線損增加。
2.3 計量偏差
供電企業在完成10kV配電線路敷設之后,并沒有做好后續的計量設備定期維修工作,造成老化或者是一些損壞的設備沒有得到及時更換,一樣會增加配電線路損耗,同時設備未進行定位檢修,會影響到用戶用電質量。具體表現在用電計量出現誤差,例如表計卡盤、計量表燒壞等,均會造成大量電量流失,也就是增加配電線損,不僅僅影響了用戶用電安全與質量,還影響到供電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同時國家大力支持光伏發電項目,使得大量光伏發電接入電網中,造成部分線路光伏發電量超過線路負荷用電,多出的電量輸送到變電站母線上,造成負損,而計算線損時并未正確選擇計算方法,使得線損增大。
3 10kV配電線路降損方案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10kV配電線路線損,不僅僅影響到供電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還影響到用戶的用電可靠性。基于這一認識,為切實保障供電企業與用戶利益,需要注重降損工作的落實。
3.1 改進計量設備,推動科技創新
對于供電企業來講,用電計量設備的精準性會對電量使用和電費收取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對于供電企業來講,需要檢查計量設備的耗電量,避免計量失誤現象的發生。由于電量計量設備陳舊會導致各種故障發生,因此需要定期檢查供電企業各處線路,確保用電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在實際配網運行中,需要引入自動化智能配網管理模式,增強實際配網線路中突發故障的修復和保護功能。對于采用的配網線損自動化控制管理系統,主要是結合計算機網絡與無線通訊技術來遠程控制供電配網線路,實現配網線路管理的智能化,以此來提高配網電量計量的準確性,進一步提高供電設備的整體運行效率。
3.2 優化配置配電網結構
在當前農村地區,10kV配電線路普遍存在高負載率及網架結構復雜等問題,線路分段欠缺合理性,缺乏轉供電能力。因此需要通過分階段的實現配電自動化建設,進一步對電網網架結構進行簡化和優化。同時還要針對重負荷區域進行多點布置,優化電源分布情況,確保達到具體的降損目標,進一步提高供電的質量。在具體布設電源時,需要將其在負荷中心區域進行布設,特別是對于動力和照明混合的問題,由于存在較多的單相負載,而且在使用過程中各相用電負荷、電壓及電流都存在不均勻和不平衡等問題,這種情況下宜安裝三相不平衡裝置,確保線路損耗能夠降至最低水平。
3.3 加強計量管理工作
針對于偷電和竊電行為,各部門需要對反竊電工作給予充分的重視,并積極采取先進技術進行預防。在實際工作中,如抄表時要求抄表人員要貫徹制度,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具體的抄表工作,并進一步強化抄核收管理,有效的堵塞抄核收工作中存在的漏洞。而且主管部門還要通過定期檢查和不定期的抽查,有效的規避抄表工作中一些常見問題,確保核算工作的細致、無誤。針對于具體的線損數據進行預測,并以此為依據來進行配電網計量管理,精確預算電網線損,將線損分析預測工作做到實處。根據具體的線損分析預測數據結果,對電網中線損的位置進行準確判斷,并針對存在的故障和缺陷進行有效處理,全面提高線路檢修工作質量,確保供電管理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
4 結 語
綜上所述,10kV配電線路線損問題一直是供電企業相關人員最為困擾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線損不僅僅影響到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還影響到用戶用電可靠性。因此,供電企業需要加強管理,在明確10kV配電線路線損原因的基礎上,通過優化配置變壓器、改造老舊線路等方式,有效降低線損。
參考文獻
[1]陳文硯.10kV及以下供配電線路線損及應對措施分析[J].安徽建筑,2017,24(06):231~233.
[2]袁 勛.淺析供電企業10kV配電線路的線損分析及降損措施探討[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28):164.
[3]仲 娜.10kV配電線路線損原因及防范策略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8):187.
收稿日期:201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