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25T、25K、新造25G及部分25G、25B型客車均采用盤型制動配套單元制動缸。與傳統的總風缸式車輛制動相比,單元缸式制動系統大大的減輕了鐵道車輛自重,提高了列車制動力及效率,明顯的提高了車輛運行速度縮短了制動距離,增加了旅客乘坐的舒適性。作為車輛制動系統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單元制動缸的檢修質量和日常維護狀態會直接影響到客車的行車安全和運行品質。本文講解單元制動缸結構和工作狀態,列舉單元制動缸常見故障。目的在于分析故障出現的原因提出合理化的檢修措施。
關鍵詞:單元制動缸;故障;分析;措施
中圖分類號:U279.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35-0210-02
1 單元制動缸結構及工作狀態
單元制動缸按密封件的結構不同可分為模板式單元制動缸和皮碗式單元制動缸。目前正在生產和在鐵道車輛上廣泛使用的單元制動缸主要型號為SYSZ、PDZ(G)、STG系列皮碗式單元制動缸和SP系列模板式單元制動缸。
單元制動缸的工作狀態可分為:正常間隙制動位、正常間隙緩解位、過大間隙制動位和過大間隙緩解位四部分組成。
2 單元制動缸常見故障及原因分析
(1)故障現象:單元制動缸漏風。
原因分析:①皮碗破裂;②皮碗唇邊異物墊起(生料帶、尼龍支撐環破裂);③皮碗老化,低溫性能達不到要求;④皮碗與活塞分離;⑤單元制動缸進水結冰;⑥單元制動缸缸體焊接部位腐蝕漏風。
(2)故障現象:單元制動缸緩解不良。
原因分析:①緩解彈簧斷裂;②前齒環或前套筒卡死;③鉗夾或制動吊桿阻抗過大;④絲杠或套筒腐蝕嚴重;⑤更換閘片時,絲杠未完全縮回,人為造成間隙過小。
(3)故障現象:單元制動缸緩解緩慢(見圖3)。
原因分析:緩解彈簧失效。
(4)故障現象:單元制動缸不制動(見圖4)。
原因分析:①前調整螺母斷裂;②活塞斷裂;③絲杠掉頭。
(5)故障現象:單元制動缸不調整。
原因分析:①軸承轉動不靈活;②前調整彈簧失效;③絲杠腐蝕嚴重。
3 單元制動缸故障檢查判斷方法
(1)對于緩解不良故障判斷:①通過觀察或者與臨位相比較判斷以外,可拉開防塵套確認絲杠復原緩解狀態,及絲杠外觀是否變形或生銹;②檢查制動單元夾鉗杠桿是否有扛勁跡象。
(2)對于制動不良故障判斷:①在制動狀態下閘瓦閘片是否抱緊輪和制動盤,用檢點錘是否能拉動;②在緩解狀態下,閘瓦閘片間隙過大,手動調整后,經過幾次制動緩解,又恢復到間隙過大狀態;③旋轉翼筋或復原螺母,將閘瓦與輪踏面或閘片與制動盤間隙調到最大,用力拉動活塞頭,是否能拉出活塞;四是可通過觀察閘片和閘瓦是否是正常磨耗(可與臨位相比較,并做好跟蹤記錄)。
(3)對于絲杠折斷變形故障判斷:①觀察單元制動缸活塞頭是否有下垂和翹起等與缸體不在一條軸線上;②在制動緩解時是否有異音產生。
(4)對于漏風故障判斷:在帶風作業時,仔細檢查單元制動缸各部泄露情況。
4 建議措施
建議1:對單元制動缸進行全面的分解與檢修。如:目前單元制動缸引導螺母、調整螺母、調整絲桿組成未分解檢修;離合器齒、活塞支撐環直徑未進行測量等。
建議2:對轉向架進行分解時,規范作業,杜絕使用氧氣乙炔切割作業,造成缸體損傷。在運輸過程中,避免碰撞造成缸體變形。
建議3:根據客車配屬情況、任務量合理配置備品及配件備用量,從而保證每個單元制動缸均有充足的檢修時間。
建議4:運用日常技檢作業時,逐個對單元制動缸進行檢查,發現異常時及時更換,確保狀態良好。
建議5:單元制動缸在試驗臺上的試驗方法和質量符合規定要求,保存試驗記錄,建立檢修記錄,并實行一車一檔管理。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單元制動缸故障主要是單元制動缸漏風、單元制動缸緩解不良、單元制動缸緩解緩慢、單元制動缸不制動、單元制動缸不調整等。除了以上這些常見故障外,單元制動缸在段修中也存在著不少問題,有的是檢修過程中未按其檢修作業指導書標準作業,需要加強工藝標準的落實;有的是根據客車配屬情況、任務量不能合理配置備品及配件備用量;還有試驗臺試驗方法等。因此,建議進一步修訂完善補充規程內容,加強日檢作業,實施標準化流程化作業,購置新型的配套的專用檢修設備,從根本上解決單元制動缸的質量問題,確保客車運行安全平穩有序。
收稿日期:201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