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構建醫院大數據中心能夠對現有信息系統數據資源進行充分挖掘,使醫院各項基礎設施及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實現醫院業務發展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對云平臺與大數據中心加以論述,提出大數據中心構建思路,并對基于大數據的應用服務體系加以構建,促進醫院服務升級。
關鍵詞:云平臺;大數據中心;服務體系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35-0260-01
在公共服務大數據工程建設中,醫療健康服務大數據非常重要,能夠促進就診流程優化,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及效率。信息系統在醫院的普及應用,使數據格式更加多樣,開發語言也存在差異,增加各系統數據信息交互難度。但信息共享及存儲在醫院日常運營及發展過程中非常關鍵。構建以云平臺為基礎的大數據中心,能夠對醫院現有信息系統資源進行整合和優化,提高醫院綜合服務質量。
1 云平臺與大數據中心
云平臺中包含Hadoop工具和Paas層,不僅能夠對數據進行統一管理,還能夠挖掘實時數據。該系統主要構成要素為數據采集、數據清洗、數據匯聚、數據備份、數據導出。云平臺數據獲取是通過集成平臺中轉實現的,避免業務系統接口改造過程,也減少了人力資源浪費。它主要被用來對醫囑、收費、電子病歷、影像、藥房管理、病理等相關系統的數據進行采集。同時,數據格式比較多元,有字符型、時間型、圖片格式等各種類型。大數據中心與云平臺的連接需要借助第三方。具體實施過程中,在數據匯聚環節對大數據中心結構和格式進行生成,并在大數據中心相關表中將這些數據導出[1]。
2 大數據中心構建
大數據中心的優勢在于能夠以云平臺為基礎,對臨床信息系統、醫囑管理系統、信息系統檢驗檢查等各類數據進行集成,并與醫保、公共衛生、區域衛生等各類型業務信息系統相連接,使醫院信息更加規范、一體。大數據中心由交換與共享層、數據資源層和應用服務層構成。
交換與共享層。依托云平臺Hadoop庫,定時獲取各類業務信息系統數據,以此為基礎,設置數據格式規范,使數據采集過程更加有序。
數據資源層。其價值在于數據中心資源庫構建和數據及信息存儲,為數據中心運行提供支持。該界面內包含臨床診療、業務運營、患者主索引、慢病管理、電子健康檔案五大數據主題。其中,臨床診療數據主題可細化為病歷概要、各類住院就醫記錄、醫療機構信息及法定醫學證明報告等。業務運營數據主題包含患者信息、手術門診記錄及各類明細表等,主要用于領導決策。患者主索引數據主題。依據索引規則構建的病患信息索引庫,能夠實現分散數據互聯。慢病管理數據主題則以慢性病為主,便于后期綜合健康管理與健康協同。電子檔案主題使診斷編碼、科室代碼、人員信息等更加標準,規范個人健康檔案,使管理和查詢更加便利。醫院大數據中心便是在完善的業務資源庫背景下形成的[2]。
應用服務層。完成上述工作之后,對健康檔案瀏覽、管理運營與決策等應用進行構建,實現管理決策、數據統計及分析等功能開發。
3 基于大數據的應用服務體系
患者健康檔案瀏覽。該項功能需要患者授權,醫生發起瀏覽申請,患者同意后,便能夠進行瀏覽。其中包含多維度數據調閱功能模塊,用戶不同,調閱界面也存在差異。借助時間軸形式全面展示患者歷次診療信息。任意點擊單次就診記錄,便能夠獲悉患者基本情況、手術計劃、醫囑、危急值等各項指標。
管理運營和決策。依托可視化操作界面,對各類指標進行管理,并對指標值計算公式進行配置,公式的價值在于實現指標值自動計算。以大數據中心為基礎,分析和挖掘患者、醫護、管理層等相關維度信息,并以圖形方式展示分析結果。依托BI配置工具,提取各類靈活指標。該背景下,用戶能夠依據業務需求,對指標和時間段等組合的高級查詢分析情況進行自動選擇,且能夠內置固定指標、三甲評審等功能。
臨床科研分析。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樣本具備標準、真實等特性。在該背景下,對臨床科研分析應用進行構建,有助于挖掘、收集、整理臨床醫學資源,達到良好的科研效果。以心臟病等慢性科研分析應用為例,具體實踐中,借助大數據中心能夠清晰地呈現心臟病診療給居民帶來的經濟負擔分析情況。
醫療行為智能預警。該機制的構建通過采集各業務系統數據實現,其主要目的在于依托業務警情發展邏輯,將事后告警提前至事中和事前。具體實踐中,無論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管理,還是二次手術分析,采用專業方法,完成診療大數據質量控制分析工作之后,便能夠進行醫療分析應用的生成和構建。同時,將動態監管數據分析平臺作為載體,對患者用藥、處方、統方等醫療行為進行管控,通過該種方式,規范醫院藥品管理工作[3]。
慢病管理模式。醫護人員需要在藥物使用、治療處置、飲食等方面為慢性病人提供針對性指導,而后者可依托慢病管理平臺,實現全程健康智能化管控。具體實施方法是采用生命體征設備,對健康體征進行采集和上傳,慢病管理平臺接收到數據之后,生成直觀的動態生命體征曲線,以此為背景,評估患者健康情況。除此之外,還能夠實現系統功能拓展,通過慢病回訪功能構建,使其他醫院也能夠對患者健康檔案進行調閱,并對患者健康情況和信息等進行及時追蹤。
4 效果分析
在大數據中心中導入醫院歷年診療及電子病歷數據,無論總數據量,還是數據日增長量都比較大。自投入使用以來,大數據中心一直都處于穩定運行狀態,反饋效果非常好。借助該系統,醫護人員能夠迅速了解患者歷次就醫、手術、檢驗、心電情況等,工作效率高,減少了不必要的時間及人力資源浪費。除此之外,醫院管理層也能夠在決策分析系統中,對醫院日常運營情況具備清晰的認識和了解,全面掌握日門診量、手術量、費用匯總等各項指標和,使決策更加科學、合理、準確。
5 結 語
云平臺下醫院大數據中心構建有助于提升醫院整體工作質量及服務效率。具體實踐中,要對云平臺和大數據中心進行清晰界定,了解大數據中心構建流程和方法,確保以大數據中心為基礎的應用服務體系更加完善,使醫院各項工作的開展更加便利,簡化服務流程,實現醫院智能化發展及管理,提高醫院整體服務水平和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劉 晶,左秀然,等.基于云平臺的醫院大數據中心構建研究[J].中國數字醫學,2016,11(7):14~16.
[2]陳 青,熊曉峰.基于大數據的醫院數據中心建設思考[J].科技資訊,2016,14(20):8.
[3]王 磊,齊 明,等.基于公有云存儲技術的醫療大數據建設實踐與思考[J].中國數字醫學,2017,12(1):12~14.
收稿日期:201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