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環境問題已逐步引起環保部門的重視,針對這一問題,環境監理應運而生,環境監理機構受項目建設單位委托,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復等對項目施工建設實行的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本文首先闡述了環境監理工作的功能作用;并對前環境監理工作現狀進行了分析;以及對后期的發展方向制定了相關性的建議,其中包括:制定法律法規,完善監理制度、明確權責利的關系,明確監管內容和職責、加強監管隊伍建設,做好監管人員能力培訓等。
關鍵詞:環境工程;監理工作;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X3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29-0001-02
引 言
傳統項目建設過程中,監理在監督環節及力度上存有一定的弊端因素,其中包括:施工質量控制不嚴謹、人員意識薄弱以及權責不明確等。環境監理針對這一問題,加強了應對和監督管理力度。環境監理工作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主要是以環境保護為目的,監督建設單位在項目建設中對環境的影響程度,使項目建設過程中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同時根據工程建設指標來進行施工過程的監督,使工程建設達到預期的標準和要求。
1 環境監理工作的功能和作用
1.1 監督“三同時”實現情況
“三同時”是執行環境工程監理工作的核心要求,是環境監理工作的根本初衷。要求不論是新建、改擴建、技改等項目,在符合相關環境部門和國家管理機關的環境保護的要求下,堅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嚴格監督建設單位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環境標準進行施工建設以及后期運行維護。
1.2 監督環境污染治理工作進展
環境監理的主要工作就是監督工程實施運行的環境污染治理工作。工程在進行建設施工時,往往會產生很多污染,而環境監理的工作就是監督建設單位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確保污染治理工作達到國家相關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標準及要求。一般來說,在建設初期是很容易達到預期的目標和標準,但是在建設后期和后期維護中,建設單位為了減少成本,而做不到跟進性的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目標。而監理的作用便是監督其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予以改進,保證減少項目的環保性。
1.3 監督項目工程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給予相關協助
監督項目工程是在監督工程建設的中間過程,即關于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對附近居民區噪音影響、對鄰近區水資源的污染破壞、對施工地區綠化環境的影響污染,都屬于環境監理工作內容和范圍。針對這一現實情況,環境監理工作也包括對建設單位給予一定的協助,給予技術方面的支持和幫助,使建設單位全面落實建設項目各項環保措施。
2 環境監理工作目前存在的問題
2.1 認知薄弱,建設單位對監理工作重視程度不夠
環保配套設施只是項目工程主體的配套工程之一,其運行質量和效率往往不會對企業造成直接的影響。這就導致了建設單位對于環保配套設施的不重視,即單方面認為環保措施是可做可不做的“沒用”的步驟。另外環保措施不僅需要前期的經濟投入,更需要后期長期的維護,這就造成了很多的企業對于環保配套設施的建設持消極態度,只是在有關部門監督檢查時注重環保設施的運行效率,驗收結束之后就降低環保設施的運行效率。
2.2 權責利關系不明確,分工模糊
目前國家和地區關于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但是針對環境監管的規范性文件并不多。因此環境監管在具體的實踐中的力度是有限的,建設單位并沒有明確要求要注重環境工程的建設,因此監理工作是否開展以及開展的程度大小,都取決于建設單位自己的意向。同時權責關系的模糊,導致了環境監管工作形式化,表面化,甚至加劇環境監管市場的不正當競爭,從而導致環境保護事業的不正常開展。
2.3 監督工作不到位,政策制度不夠落實
現如今關于環境監理工作,我國并沒有明確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條文進行規定和約束,致使環境監理工作沒有太明確的規定和約束。造成較大規模的企業在環境監督管理之下,而一些小的企業處于環境監理的盲區,大多數企業屬于小規模經營,為降低成本而不注重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致使周邊環境污染;同時關于相關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方面,缺乏對一些細節方面的把控和規定,致使很多企業和實施方為提高利潤而逃避關于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以提高企業產業利潤的目的。
2.4 環境監理工作人才缺乏,工作人員水平不足
環境監理工作同普通的工程監督工作不同,它在要求建設單位達到國家規定的建筑、產品標準和質量的同時,對施工過程所產生的環境問題和污染治理也進行了規定和要求,因而它需要的是具有更高技術水平和更高責任感的高素質高技術性人才。現如今我們較為缺乏具有能力的高素養人才,如地區土壤檢測人員、水資源檢察人員、環境勘測人員等等,組建高能力環境監理隊伍,保證隊伍專業化和人員的高度責任感,可以確保環境監理工作的更好施行和推進,也能使環境監理工作更好的發展和進行。
3 環境監理工作發展的建議
3.1 制定法律法規,完善監理制度
由于當前我國關于環境監理工作方面發展仍舊較為落后,關于環境治理方面的意識較為薄弱,因而我國關于環境監理工作方面的相關內容和規章制度也較為落后,為了促進環境監理工作的更好發展,我國應該加強對環境監理工作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規定環境監理的內容和職責,為環境監理工作提供法律方面的保證和制度支持,確保環境監理工作更好的實施和推行。讓其在立法層級予以確定,確定好各級監管內容和管理范圍,可以保證工作的更好實施和推行。
3.2 明確權責利的關系,明確監管內容和職責
目前我國關于環境方面的檢查標準較為完備,但是關于各級機關的權利內容、責任范圍較為模糊,各級機關和相關單位存在權責利關系模糊的情況,致使相互推脫、管理空缺的現象存在。要針對現實情況,對各級環境監理機關,包括施工單位進行嚴格規定,對監管的內容、相關權利和所應該承擔的責任進行具體劃分,做到每一部分都有確定的機關單位來管理、管轄和監督,避免目前存在的環境監理工作程序化、形式化的問題,使環境監理工作得到真正的落實和施行。
3.3 加強監管隊伍建設,做好監管人員能力培訓
工作的更好推行和實施,離不開高素質的執行人員和監督團隊的配合,提高環境監理工作人員的準入門檻,提高對其素質和能力的要求,培養具有高度責任感和發展意識的環境監理人員,加強隊伍內部能力培訓和思想教育,培養具有能力的高素養人才,如地區土壤檢測人員、水資源監察人員、環境勘測人員等等,組建高能力環境監理隊伍,保證隊伍專業化和人員的高度責任感,確保環境監理工作的更好施行和推進。
4 結 語
環境監理是針對目前產生問題,而產生的應對和監督機構。由于認知薄弱,建筑方對監理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權責利關系不明確,分工模糊、監督工作不到位,政策制度不夠落實等問題,環境監理工作存在一定問題,針對于此,闡述了一些意見建議,制定法律法規,完善監理制度、明確權責利的關系,明確監管內容和職責、加強監管隊伍建設,做好監管人員能力培訓。環境監理工作任重道遠,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各方給予努力支持。
參考文獻
[1]陳鳳先,孔令輝,蔡 梅,卓俊玲.我國環境監理問題分析與發展策略探討[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3,25(03):9~12.
[2]賈志平.關于環境工程監理的初步探討[J].吉林農業,2014(16):90~91.
[3]顧 頡.試論環境工程監理現存問題及對策建議[J].科技風,2015(21):220~221.
[4]盧國堅.基于環境工程監理問題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7,29(08):231~232.
收稿日期:201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