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15年9號文的出臺,拉開了本輪電改的序幕。相關配套文件實施,各地各方積極響應。作為走在歷次電改前沿的廣東,本次電改進程如何和存在哪些問題。
關鍵詞:電改;電力市場;交易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29-0142-01
1 本次電改的前提基礎
(1)伴隨前十幾年來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增長,各類發電機組飛速上馬投運,發電能力快速增長。據相關數據統計,從2006~2016年,中國的發電量增長率位居全球之首,高達114.3%。近幾年來,由于受全球經濟形勢,國內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推進,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等多重因素疊加,社會總用電量已基本趨于平穩。已改以往的用電緊張,頻繁拉閘限電情況。電力供應大于需求,電力過剩情況進一步加大。
(2)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經過從上輪電改至今十余年的高速電網建設,中國的電網主框架已經基本成熟,投資將逐步向配網傾斜,配網試點已開展并繼續擴大。
(3)電改的核心目的是為了形成成熟的市場定價機制,打破以往的一口價機制,為進一步改善電力供求狀況,售電側的放開是解決該問題的手段。
鑒于上述情況,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電力體制改革綱領性文件《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文》,文件中明確了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重點和路徑:在進一步完善政企分開,廠網分離,主輔分離的基礎上,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架構,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有序向社會資本開放配售電業務,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推進交易機構相對獨立,規范運行;繼續深化對區域電網建設和適合我國國情的輸配體系體制研究,進一步強化政府監管、電力統籌規劃、以及電力安全高效運行和可靠性供應。以及相關配套文件的陸續發布,標志著本輪電改拉開了序幕。
2 機 遇
自9號文的印發,標志著幾十年不變的電力體制發生了根本變革。售電公司也如雨后春筍遍布全國各地,以廣東為例,僅2016~2017年兩年時間內新成立300左右家售電公司。售電側放開是我國能源服務公司迅速發展的重要推力,以售電業務為基礎,大力發展節能減排,清潔能源發電,提供優化用電策略和合同能源管理等綜合能源服務是多數售電公司發展的方向。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從電改到新能源革命是政府最重點關注和推動的版塊之一,結合當前國際形勢,售電公司在電改道路上必不可缺。
3 挑 戰
電力系統幾十年來都是由國家壟斷,電網公司具有先天優勢,對于獨立售電公司來說售電業務一片空白。從零開始的售電公司能否經受一輪又一輪市場的洗禮站位腳跟是電力市場化能否真正實現的關鍵。電網肩負著國家安全,百姓生活安定的重大使命,市場化改革勢在必行,但也要保障供電安全穩定,對電網公司的技術要求會越來越高。同樣的隨著改革不斷深入,新的交易品種接踵而至,對售電公司的專業技術和硬件水平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對發電企業來說,機遇和挑戰并存。另外,國內煤炭去產能,燃料成本激增。發電成本大大增加,發電成本比例增大,部分小機組煤耗較高的舊機組已經開始嚴重虧損。煤電機組整體利潤下降較多,利潤空間近一步收窄,瀕臨邊際成本。
4 全國各省電改后市場交易現狀
2017年售電公司數量和各省交易規模都呈現爆發式的增長。截止2017年12月11日,全國25個省市電力交易中心公示的已有3044家。其中山東、廣東等省份售電公司數量和交易規模名列前茅。江蘇更是短短3個月時間公示了六批166家售電公司,2018年市場規模計劃1900億,速度讓市場驚嘆。電改之路雖有前面提到的各種挑戰、但依然阻擋不了參與電改的熱情,2018年必將看到全國各省百花齊放的局面。
5 廣東省售電市場分析
廣東省2017年發電側總讓利73.4億元;用戶側總獲利71.3億元,其中:售電公司凈獲利12.7億元,用戶獲利58.6億元,平均價差51.8厘/kWh。售電公司獲利占用戶側總獲利的17.81%,用戶獲利則占82.19%。再從各個月份市場獲利情況分析可得,用戶與售電公司分成比例約為8:2。需求側企業全年市場收益為正的127家,占86.4%。電改釋放的政策紅利可謂空前絕后,利益驅動下電改必將高速前行。
6 廣東售電公司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方向
廣東的售電公司在低買高賣賺價差的基礎上勇于創新,在精益化服務上下功夫,在“售電+”上做文章,逐步走向為客戶提供綜合能源服務的正確道路上,初步形成售電與綜合能源服務互相促進、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從一開始從事簡單的電力買賣,發展到圍繞客戶需求,在用戶側提供能源、提升能效、加強設備管理、建設智能微網、開展電能替代、推動電動交通等方面開展有益的嘗試,借助互聯網技術,在技術創新、金融融合等方面不斷探索,一個真正以“為客戶創造價值”為核心的服務態勢正在形成,廣大用戶必將享受到越來越多電改帶來的便利、電改帶來的成果。
7 2018年廣東省電力市場發展趨勢
今年以來廣東地區售電公司持續虧損,尤其是2018年2月份廣東電力市場結算情況,廣東的售電公司虧損額度達3600萬元。雖然在之前的廣東月度結算情況中,也有看到售電公司虧損的情況,但大幅度大范圍虧損的情形,還尚屬首次。這在售電行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此番有可能加快售電市場的進一步洗牌。
電廠方面,煤價持續走高制約供給側成本高企,供給側利潤空間有限,月度競價讓利減少,本年度1~4月價差維持在-46.5~-39.5厘/kWh之間。
2018年,伴隨著廣東省電力市場將進一步降低門檻,更多用戶將進入售電側市場。且交易品種上,2018年長協新增掛牌交易,并且繼續深入研究以及籌備開放現貨市場,新的交易品種誕生,對市場格局也會起到重大的影響。各家售電公司在綜合能源服務上必將“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前提下,創造性地開發出更多新的技術。
參考文獻
[1]關于推進電力市場建設的實施意見.
[2]關于推進售電側改革的實施意見.
收稿日期:20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