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最近幾年我國不斷的發生大型的地質災害,這些地質災害發生在煤礦中將直接會導致國家財產的損失甚至嚴重的還會威脅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國家對于煤礦的安全問題高度的重視,所以對于如何預測地址危害,并對這些危害進行有效的預防。有效地規避風險,確保礦山安全生產,工人的生命安全。本文就分別從GIS和遙感預測得原理、方法及作用展開了論述,以有效的探測,及時的預防與防范,是我們的礦山持續安全的發展。
關鍵詞:煤礦地質災害;GIS;遙感;預測方法
中圖分類號:P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29-0226-01
緒 論
不論是什么企業對于安全生產都十分的關注,而在煤炭企業,對于安全則尤為重視,因為煤礦一旦發生了安全事故那么將會是不可逆的,使國家的財產受到損失都是輕微的,會直接威脅到工人的生命。在各種災害中,煤礦的地質災害的破壞性最強,嚴重的威脅礦山的安全生產,所以在煤礦生成的同時要不斷地對各類地質危害進行實時監測,以避免災害發生后使我們措手不及,確保我們能在第一時間對災害的發生作出及時的處理,是國家財產的損失降到最低,確保每個工人的生命安全,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 GIS、遙感預測原理
通常引起地質災害的形式一般是人為和自然兩大類,而在煤礦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人為的形成地質災害,并且還會因為生產范圍的擴大是地質災害的發生頻率加大,這時就要提升我們的預測技術,對于可能發生的地質危害及時的做出預防,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煤礦的GIS、遙感技術的預測原理。
(1)通過遙感方式監測整個礦區的地質狀況進行有效的勘測,綜合分析各采區面積的具體情況包括地質和開采的進度,結合通過遙感影像在進一步的做出分析,在深入的對礦井水的情況進行仔細的分析,以便于后續的勘測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論數據。
(2)有了有效的數據理論,在引入更為先進的GIS技術,這一技術能夠對于各類數據作出進一步的分類與分析,一邊與發現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因為對于開采的過程中帶來的地質損害不僅僅只有一方面,若是指通過人工分析,就會造成準確性偏低而且效率還不高。通過這一新興的技術,建立相應的模型,是的最終的預測結果更具科學性、準確性,而且能夠提升工作效率,使我們更為有效地預防災害的發生。
2 GIS、遙感預測方法
首先我們要確定的是目前在預測煤礦地質災害方面最為有效的方法是GIS、遙感技術的預測方法,而且其結果更為準確。在通過這一方式進行預測時,要想采取預處理的方式,通常會先采取遙感采集數據、勘測地面等方式;進一步的對煤礦的一些典型的案例進行分析,掌握相對應的災害的原因和原理。像是底板冒水是我們日常煤礦災害種常見的一種,這主要是由于涵蓋的斷裂造成的,在我們確定了其形成的原因之后,在綜合以前煤礦發生過的災害的原因進行分析,把災害的成因具體化,然后根據遙感技術對個指標進一步的預測,這樣便把相關的因素通過空間、圖層等技術做出相關的預測分析,最后再利用GIS建立相對應的模型,對已經采集的各項數據資料進一步的分析,最終構建出相應的地質災害模型,以得出最為精準的預測結果,為我們的安全生產提供理論依據。這一技術使我國煤炭領域目前最為可靠有效的方法,為很多煤礦的安全生產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為合理的規避風險,有效且及時的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就要采取合理的預測方法。
3 GIS、遙感預測的作用
在我國的煤炭企業,為了準確有效的預測地質災害,基本上都已經引入了GIS、遙感技術,其主要的作用是:①利用相關的技術手段,判斷出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故,并及時的做出應對與解決的辦法,實現對地質災害的有效防治,以促進煤礦的安全生產,減少事故的發生;②針對已經形成的災害,利用這一技術再深入地分析,找到相應的形成原因,可以起到警示后人,還能夠為今后在預測過程中提供相應的理論依據。而在各種災害中,一煤礦災害更為嚴重,而且發生的幾率相對較多,一旦發生必然會傷及工人,所以對煤礦地質災害的預測就尤為重要。
而且相關的技術人員也在不斷地對這一技術進行完善,而且在不斷的加強檢測工作,并配備目前比較先進的設備與技術進行檢測,為后續的預測工作做出更為有效可靠的檢測依據,以確保我們的檢測結果更具有說服力。不論何種地質災害一旦發生后果不堪想象,因此對于已經預測出的結果,及時的對結果進行復核,并在確定后及時的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在發生災害后,能夠第一時間的做出應對,有效的防范這類事故的形成的危害,從而大大的降低了各災害帶來的各類危害,降低了國家的財產的損失,確保了人們的生命安全。
4 結 語
綜上所述,我國是煤炭大國,煤炭企業分布全國,而且大小規模也不一,這就使得各煤礦的情況各不相同,管理方式也不相同,開采情況不同,所以對于地質的損害程度也不一樣。另一方面,各個地區的煤礦地形與環境各不相同,因此在預測終究要仔細的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細致的分析,并找到重點區域,用過GIS、遙感技術進行詳細的預測,再根據檢測結果實施有效的科學防治工作,實現煤礦的可持續發展,確保安全有序的進行生產工作,保證每一個工人的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潘責良.煤礦地質災害的GIS、遙感預測方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04.
[2]任廣進.煤礦地質災害的特征分析及防治策略[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0).
收稿日期:20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