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無性繁殖草莓通常導致草莓品質和產量下降,而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培育無病毒種苗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本文系統地介紹了草莓病毒病的發生和危害,外植體的選擇及其滅菌、培養條件、初代培養、繼代培養、生根和移栽方面說明草莓離體快繁技術,以及草莓無病毒苗的鑒定方法和草莓無病毒苗的繁殖利用,旨為草莓離體快繁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草莓;病毒病;組織培養;病毒鑒定
中圖分類號:S436.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29-0263-01
草莓為薔薇科草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漿果植物,栽培分布很廣,其總產量在漿果類中僅次于葡萄,居世界第二位。草莓的莖呈縮短狀,分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縮短莖節間極短,節密集,其上密集輪生葉片,葉腋部位著生葉芽;地下縮短莖為多年生,是貯藏營養的器官,也可發育成不定根。
1 草莓病毒病的發生和危害
(1)草莓病毒病的發生。草莓病毒病由多種病毒單獨或復合侵染引起,毒源有草莓斑駁病毒等十多種,可以由蚜蟲、根結線蟲、無性分株繁殖等傳播。
(2)草莓病毒病危害。草莓病毒病為害面廣,是草莓生產上的一種重要病害,可侵染草莓的病毒有24種。
2 組織培養的程序
(1)外植體的選取與消毒滅菌。①外植體的選取:在6~8月晴天的下午,于健壯無病蟲害的草莓剛抽出的匍匐莖上取長度為3~5cm的頂梢,去掉葉片,作為組織培養的外植體。用自來水流水沖洗2~4h,然后剝去外層葉片,在無菌條件下用0.5%次氯酸鈉溶液表面消毒5min,并不停地攪動促進藥液的滲透。②外植體的消毒滅菌:在草莓組織培養中消毒滅菌劑的種類很多。為了使滅菌效果更好,常采用的是75%的酒精,濕潤的時間為0.5~1min;常用的有次氯酸鈉10%水溶液,浸泡接種材料10~15min;次氯酸鈣(漂白粉),用其飽和上清液,浸泡接種材料15~30min;過氧化氫10~12%水溶液浸泡10~20min;新潔爾滅5~10%水溶液浸泡10~15min;升汞0.1%水溶液浸泡8~10min;不同的外植體消毒滅菌劑效果比較如表1。
(2)接種及培養條件。①接種:以培養無病毒苗為主要目的的草莓組織培養,所接種的莖尖材料很小,在接種時首先要求準切熟練地剝取莖尖生長點,并使用固體培養基比較適宜,接種時應注意不能將整個莖尖埋入培養基。培養基須用1.5MPa大氣壓熱壓滅菌20min。②培養條件:從材料接種到生根苗長成,這期間的培養溫度一般應穩定在25±2℃。每天光照12h,光強2000Lx為宜。培養室溫度應控制在18~26℃范圍內,瓶苗可以正常生長及發根。
(3)初代培養。莖尖分離后迅速接入培養基,初代培養可用MS+6-BA0.5mg/L+GA0.1mg/L+IBA0.2mg/L,培養溫度為22~25℃,光周期為:照光8h/d,黑暗16h/d,光強為1500~2000Lx。經2~3個月的培養可生長分化出芽叢,注意在低溫和短日照下莖尖有可能進入休眠,一般每簇芽叢含20~30個小芽為宜。
(4)繼代培養。把初代培養所分化出的芽叢(一般每簇芽叢含20~30個小芽為宜)割成芽叢小塊轉入MS+6-BA0.5mg/L+NAA0.2mg/L+蔗糖30g/L+瓊脂粉7~8g/L,pH值調至5.8~6.0的培養基中培養,每瓶培養基可接入3~5個芽叢小塊,使其長大,待苗長大到1~2cm時,可將芽叢小塊分成單株,再轉入分化培養基中,重復上述培養過程,就可達到擴大繁殖的目的。
(5)生根培養。誘導生根的培養基用1/2MS附加不同濃度。試驗表明:誘導生根的培養基為1/2MS+IBA0.2~1.0mg/L或1/2MS+IAA0.5~1.0mg/L,另外在培養基中加入NAA1mg/L,使發根整齊;用IBA0.1mg/L的濃度處理的生根率最高,可達100%,平均根條數為2~4條。不加IBA及IBA濃度超過0.2mg/L,多數苗都是先于苗基切口處產生愈傷組織,隨后在愈傷組織上分化生根,致使成活率大大降低。
3 草莓無病毒苗的鑒定方法
草莓花藥培養得到的為無病毒苗,而用生長點培養得到的植株則必須經過病毒鑒定,確定其不帶病毒,才可以大量繁殖,用于生產。危害草莓的病毒主要有:草莓斑駁病毒,草莓皺縮病毒,草莓鑲脈病毒和草莓輕型黃邊病毒。
4 草莓無病毒苗的繁殖
(1)防止蚜蟲的危害。草莓無病毒苗的繁殖重要的是要防止無病毒苗的再度污染。草莓病毒通過蚜蟲吸吮汁液而得到傳播,短時間即可完成。防治時可使用馬拉松乳劑,氧化樂果乳劑等接觸殺蟲劑。
(2)繁殖程序及提高繁殖率的措施。草莓無病毒的繁殖程序可分五步:包括病毒鑒定生產出無病毒苗,原種種苗培養,原種種苗繁殖,良種種苗繁殖,生產用苗繁殖和栽培苗繁殖。前四步在隔離室中進行,后一步露地進行。摘蕾可減輕母株的營養負擔,促使匍匐莖的大量發生,田間地每一株可繁殖150~200株[1~2]。
參考文獻
[1]王其枝,孫月軒,王統源,錢勤英,董 莉.草莓無公害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08(1):104~105.
[2]張慧芳.紅古區塑料大棚草莓豐產栽培技術[J].甘肅農業科技,2008,2:47~49.
收稿日期:20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