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礦井的開采強度不斷增強,開采深度的逐漸延伸,礦井的地壓越來越大,同時受到采動和不利地質條件影響,綜采工作面兩巷以往單靠人工維護已經不能滿足安全生產的要求,改變傳統的作業模式顯得迫在眉急,而修護臥底機械化系統的設計能很好解決這一難題。
關鍵詞:液壓小挖機;40T運輸機;刷幫臥底
中圖分類號:TD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29-0295-01
1 概 述
顧橋煤礦1413(1)工作面走向可采2060m,面長240m,位于已回采結束的1414(1)工作面與1412(1)工作面之間,屬孤島工作面。該面兩巷為錨梁網支護,巷道設計高為3.4m,寬5.4m,斷面18.36m2。受采動影響,兩巷變形明顯,尤其是兩出口向外80m范圍內,變形嚴重段巷寬不足3m,巷道底鼓量達1.5m以上。
2 系統組成及其優點
經結合現場反復研究決定在1413(1)工作面軌道順槽配備小挖機進行臥底刷幫,經過幾個月的使用及改進形成了由小挖機、40T運輸機、液壓小皮帶及塘瓷溜槽組成的工作面軌順臥底、刷幫及出貨系統,此系統的形成及運用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僅大大縮減了人員數量,而且滿足了工作面正常生產需要,實現工作面高效生產。
系統主要挖掘動力為MWD5.1/0.13L型煤礦用液壓挖掘機(見圖1),其后配套運輸系統主要包含后配套刮板輸送機和一臺微型皮帶機。后配套刮板輸送機主要由兩臺改造的SGB420/40Z刮板機組成,配套資質的微型液壓皮帶機,靠液壓馬達驅動,主要作用是將40刮板機運來的煤矸轉運到工作面運輸機上。
該套后配套系統具有以下優點:
(1)出貨距離長,通過兩部鏈板機的搭接,可實現最大出貨距離160m,通過它的使用我們實現了超前臥底,解決了靠近工作面出口空間狹小,機械化受限制的難題。
(2)后配套刮板輸送機能夠實現自行移動,消除了過去絞車拉移的安全隱患。
(3)微型皮帶方便、高效,替代了人工扒陶瓷溜槽的轉運方式,既節省了4~6名扒貨人員,又能提高出貨效率,實現了連續出貨,該套微型皮帶同時具備靈活、便捷特點,可被用于其他作業地點,實現貨物向礦車、皮帶的轉運。
3 現場使用情況
(1)整套系統在前期使用及后期的不斷改進,結合生產實際,形成了一套適合現場工作的系統,軌順現場工作人員由原來的50多人縮減至5~6個人,通過兩部鏈板機的搭接,可實現最大出貨距離160m,通過它的使用我們實現了超前臥底,解決了靠近工作面出口空間狹小,機械化受限制的難題。
(2)后配套刮板輸送機能夠實現自行移動,消除了過去絞車拉移的安全隱患。
(3)微型皮帶方便、高效,替代了人工扒陶瓷溜槽的轉運方式,配合工作面運輸機,實現連續化出貨,大大節約了人力,又能提高出貨效率,實現了連續出貨,該套微型皮帶同時具備靈活、便捷特點,可被用于其他作業地點,實現貨物向礦車、皮帶的轉運。
4 結 論
(1)安全方面
由于參與作業人員的大幅減少,消除了人員在臥底刷幫時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使用的小挖機電氣系統較為簡單,布局結構便于日常檢修,提高了檢修質量;設置了急停閉鎖,方便職工在操作中臨時停機及在緊急情況下的快速停機;挖掘機的探照燈與挖掘臂一體化設計使得照明無死角,具有視野好;后配套刮板輸送機能夠實現自行移動,消除了過去絞車拉移的安全隱患。
(2)經濟效益方面
傳統人工臥底刷幫一班需要50多人,一個月下來需要人員工資為40萬左右,現代化整套臥底刷幫設備使用后一班只需5~8人,一個月下來需要人員工資僅為5萬左右,兩者相對比,在使用整套臥底刷幫設備后,一個月節約了35萬。
(3)工作效率效果方面
小挖機挖臂可±180°旋轉,方便操作,挖臂旋轉架位置低,可側向挖掘皮帶底部貨物,擴大了臥底刷幫范圍,提高了機械效率。后配套刮板輸送機能夠實現自行移動,減少了絞車拉移工作量。微型液壓皮帶方便、高效,替代了人工扒陶瓷溜槽的轉運方式,既節省了人員,又能提高出貨效率,實現了連續出貨。
總之,該套設備設計新穎、安全高效適合現代化綜采工作面兩巷修護臥底。
收稿日期:20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