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在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發展他們的特長,做到真正的發揮個人的能力。而現如今,在現代教育中也應引入“因材施教”的相關特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現分層教學,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能力。
【關鍵詞】物理教學 分層教學 教學目標 激發興趣 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202
一、調查分析,劃分層次
要實施好分層教學的目標,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個人情況,在課堂中,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互動,通過對于問題的回答情況,以此來了解不同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在課后,教師也應多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與看法,通過信息的匯總與收集,讓老師全面的了解每一個學生,從而進行適當的分組,讓每一位學生在不同的組中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做到真正的把握所學知識點,激發起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并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與積極性。
二、制定目標,分類要求
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之前,應以新課程標準為準繩,認真的研讀教材,抓住課程重點與教學主要內容,從而制定出詳細的教學計劃,同時,教師也應結合實際,遵從學生的觀點與看法,以學生為主體,做到真正貼近于學生,促進他們發展的教學目標,并以此為基礎,做到不同學生不同層次的多樣化教學。這樣不僅能提高老師的洞察與分析能力,還能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做到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構成較為完善的學習體系。分層教學的實施,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圍內達到各自的目標,并從中獲得自信。例如在研究摩擦力的相關性質時,教師應根據接受新知識能力水平分為三組。第一組,教師應要求組內學生完成相關實驗操作,并根據記錄的實驗結果,自我總結實驗規律與相關性質。第二組,要求學生熟記實驗的操作步驟與流程,以此為基礎做好實驗記錄掌握基本知識點。第三組,完成摩擦力的實驗操作,整合實驗結果,并總結實驗的相關特點與不同之處。教師通過三組的分類,由低到高、由淺入深,做到讓每個學生真正理解與把握本次課的內容與重點。
三、分層教學,共同進步
對于分層教學的實施,其中一個重要的場所就在課堂,因而在課堂教學中,既要重視共同目標的講解與研究,同時也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具體目標,從而實行分層教學,通過不同的教學內容與活動,讓學生們感受到學習的興趣,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中,教師應該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興趣,做到真正的探究問題本質,在此期間,教師應在學生思考問題的同時做到分組討論,讓學生在組內進行充分討論與研究,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能促進對于問題的鞏固與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在組內進行走動,給予學生適當的點撥與觀點,明確學生研究的方向,同時也能及時的解決問題,找出問題的關鍵,讓學生更好的完成學習目標。通過分層教學,使學生能夠完成既定目標,讓每個學生更加合理有效的學習。
四、作業課內相同,課外分類
對于作業的安排,教師可以把作業分為課內與課外兩類,對于課內的作業應適應全體同學,制定相對基礎、鞏固知識點的相關內容,而對于課外作業的安排,教師應劃分層次,做到分層制定。一是創新性較高,難度較大的題目;二是相對拔高有一定難度的題目;三是相對基礎,主要以鞏固知識點與發展思維為主。這樣的分類不僅能夠鍛煉各個階段的學生,同時還能根據自身狀況做到自身大幅度的提升,讓每個學生都發揮出個人學習潛能。
五、輔導分類型,提高能力
輔導課是有助于學習的另一種方式。一方面能延長授課時間,鞏固課上相對薄弱的知識點,更好的完成現階段任務,另一方面還能增長學生的學習能力,明確未來發展方向。這類輔導的授課,教師更應該充分發揮分層教學的優勢與特點,著重把握學生的特點,從而進行多樣化、多層次、多角度的教學與輔導。針對于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應重點關注學生認為較難的知識點,做到反復講解,讓學生加深理解,在大腦中構建起學習體系,明確當前學習目標;對于中等學生,教師應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鍛煉和培養學生自我思考問題的能力與水平,教師通過分組討論的模式讓學生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并從中學會思考,掌握學習技巧;對于尖子生,教師應重點關注學生創新思維以及相關能力的培養,在此期間,教師應在訓練中加大題量與創新題型的種類,并且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物理競賽,以此鍛煉學生的物理思維,在講授內容中也可以將知識面進行拓展與加深,讓學生深度理解物理方面的知識,培養學生對于物理的探究精神與實踐能力。
六、分類考察,體現效果
對于階段性學習的成效,教師應制定相應考試,實施分類考察。主要內容分為基礎題、創新題以及提高題。基礎題為必答題全體同學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答;創新題為中等生與尖子生必答,而其他學生進行部分選做;提高題則專門面向尖子生,以提升思維能力為主。通過分層的測驗方式,讓學生鞏固相關知識點,激發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分類考察不僅體現在題目難易程度上,而且還體現在對于題目多層次的剖析上,讓每一位學生激發出最大潛能,從而更好的完成相應學習目標。
總之,分層教學以班級為主體,在班級內做到學生個性化發展,最大程度的利用課堂,從而提升課堂效率。同時,差異教學也是因材施教的具體表現形式,在這個大環境下,學生能更好的進行學習,與教師一起完成教學目標與任務,讓物理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參考文獻
[1]何芳.初中物理總復習課分層教學探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
[2]周曉玲.分層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廣州大學,2017.
[3]丁志紅.在初中物理綜合實踐活動中實施分層教學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