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30歲,身體健康,出行靠自駕車,常坐飛機,月收入2萬~3萬元。太太31歲,目前懷有身孕,出行靠自駕車,月收入1.5萬元。家庭日常支出每月2萬元,房貸100萬元,先生有50萬元重疾保額,太太有50萬元重疾保額,還有職工養老和醫保。
需要解決的問題有:疾病和意外的醫療費用,疾病或意外造成的收入中斷損失,護理和康復費用,子女撫養及父母贍養,家庭債務風險轉移,子女教育金,提升醫療品質。保費預算在月均2000~3000元,偏好性價比高的保險產品,可以接受消費型產品。
需求分析
大多數時候客戶并不一定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只是聽說可能需要買個重疾險、意外險或者醫療險而找到代理人或者經紀人。所以,客戶的需求需要我們去引導和發掘,而非只是根據他們的需要推銷幾款產品,通過交流我們會重點了解以下內容:需要解決的問題(羅列好保險可以解決的問題,然后由客戶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進行勾選),家庭成員基本情況,家庭收支及負債情況,對保險公司和保險產品的偏好,保費預算及已有保障等。
在設計方案前,查漏補缺是必不可少的步驟。風險劃分為三個層次:基礎風險、中端風險、高端風險。基礎風險主要是疾病和意外風險,包括重大疾病賠付、醫療費用報銷、意外殘疾補償等內容;中端風險主要是支出性風險,也稱流動性風險,包括養老金的支出,子女的教育費用等;高端風險也稱所有性風險,包括財富是否按意愿傳承、婚姻財產規劃、稅收侵蝕等。
我們把客戶已經做的健康保障安排通過表格展現出來,一目了然地可以發現保障缺口非常多。
解決思路
任何一個保險規劃都是圍繞客戶的擔憂和愿望開展的,根據客戶想要解決的問題,以及家庭收支情況、個人偏好等信息,在預算范圍內,制定了以下初步解決思路。
因為太太正在孕期,此時部分產品暫時不能投保,所以先解決先生的基礎保障補充。
方案呈現
方案說明
1.用終身產品搭配定期產品的方式組合,盡量用最少的保費獲取最大的保額。
2.產品選擇上根據客戶的偏好沒有重點考慮儲蓄功能,因為之前配置的保險有分紅,在儲蓄方面的優勢更強,若身體健康未出險,將來可根據需要選擇貸款或退保用于養老補充。
3.保障責任方面,終身重疾選用多次賠付,剛好和之前的癌癥多次賠付的產品互補,保障更全面。
4.用定期產品加大家庭責任期(小孩未成年、貸款未還完)的保障。
5.太太的醫療補充和意外險應進行考慮。
6.寶寶未來的教育金待寶寶出生后,可以把親友對他的祝福通過保險的形式儲蓄下來,專款專用。
7.夫妻倆的養老規劃可以著手分步驟進行,越早規劃越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