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必須共享信息這一點如今已被視為常識。應該建立完備的體制,讓公司及各部門的重點課題、目標、業績等信息在公司內部得到共享,大家覺得這是經營者的職責。
過去我也是這么想的。然而,有一天,一名成果不斷的優秀主管對我說:“這太浪費時間了,我能去干活嗎?”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確實,這個會議只是把時間耗費在通知和報告上了,并沒有產出什么能與用戶的價值掛鉤的東西。既然如此,還是專注于創造價值的工作為好。這名主管的話完全正確。于是,我廢除了這個會議。
公司以及各部門的重點課題、目標和業績只要往公司內部的數據庫里一放就行了。雖說允許閱覽的內容按職責級別的高低有所限制,但大體而言,想看的人可以隨便去看。如此這般,我們對信息進行了整理。
這以后出過什么問題嗎?答案是什么問題也沒發生,反倒營造出了大家能專心工作的氛圍。
如今我認為,表面化、形式化的信息共享是沒有必要的。比如,共享每個部門的銷售數據,這有什么意義?知道數據業績就能上升的話,我覺得共享一下也不壞。然而,這不可能,因為這跟用戶沒有任何關系?。〖热蝗绱耍隙ㄊ侨ψ龊醚矍暗墓ぷ鞅容^好。
反之,共享了這些信息后,就會有員工開始關注多余的事。隔壁項目組的銷售額是多少?我們組是多少?這類員工幾乎無人能拿出成果。
或許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知道其他部門的銷售數據,公司內不就會迸發出競爭意識來了嗎?”誠然,我認為與鄰組比試業績之類的競爭意識,可滿足用以激活公司的能量。然而,這是否就是本質呢?滿足用戶的需求是我們的工作,但公司內部的競爭不是。
我倒是覺得,沉迷于業績競爭,結果導致“用戶至上”意識的喪失和“銷售優先主義”的泛濫更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