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什么是區域活動?《綱要》中提出“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而區域活動正是游戲化的小組教學活動,區域活動是由教師為幼兒提供合適的活動場地、材料、玩具和學具等,讓幼兒自由選擇活動的內容,通過操作、擺弄、發現、討論、拼搭等活動來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一種教育形式。
【關鍵詞】區域活動;《綱要》;幼兒園課程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8.069
何為幼兒園課程?幼兒園課程是指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結合相關主題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和實施相關教育教學活動,并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也就是說幼兒園課程不單單是我們預設的課程內容,而是說除了預設好的內容外,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皆課程。
《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陳鶴琴先生說過,游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征,游戲是兒童的工作,游戲是兒童的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說,幼兒的各種能力是在游戲中獲得的。幼兒健全人格的養成有賴于游戲,游戲是對幼兒的成長最具價值的活動,是最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活動,也是幼兒最愿意從事的活動。因此,游戲也應該是幼兒園中開展頻率最高的活動。幼兒園的課程實施與游戲密不可分。
區域活動是游戲化的小組活動,那么區域活動是如何服務于課程,在區域活動里是怎樣體現課程的,以下是我的一些簡單的淺述:
一、結合主題內容設計區域活動
當每個新的主題即將開展之前,我們便進行主題活動前審議,圍繞主題可以設置哪些區域,每個區域從進入主題到深入主題,在內容上、材料上、要求上可以有怎樣的層次,通過討論對區域活動內容進行一個基本的預設。
比如我班在《我是中國人》這一單元活動中,便對我們本學期的活動內容做了一個初步的審議,根據時間的推算,我們把這一主題活動放在了國慶前一個星期來完成。本單元的原主題目標是“以對種族的社會認同為中心,通過觀察比較、圖片欣賞、繪本閱讀及手工創作等活動,了解中國人的像貌特征,發現體制形態與遺傳特征的秘密,增進與家人的情感,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驕傲?!鼻》杲衲晔侵腥A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這是個莊嚴而偉大的時刻,在這個舉國同慶的日子里,我們要盡可能的讓孩子們去了解祖國的成長、領略它的風采、感受它的博大。所以我們預設了語言——我們愛祖國;科學——認識我自己;數學——娃娃比多少;綜合——美麗的中國服飾;社會-厲害了我的祖國這五個集體教學活動。
我們在預設區域活動時,充分考慮到主題活動中哪些內容適合區域游戲,注重個體差異,使不同層次的幼兒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符合自己水平的學具和內容,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愛好去從事自己的學習活動,從而使每個幼兒都能跳一跳,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對教師而言,使教師更全面、系統地審視活動,也使區域活動的開展具有更明確的目標,主題意識更強。
二、區域活動是集體教育活動的延伸
(一)營造公平環境,給每個幼兒提供操作、體驗和表現的機會
幼兒園集體教育活動的時間有限,難以給每個幼兒操作、體驗和表現的機會。我們將原本放在集體教育活動中的一些內容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操作、休驗和表現。例如,在語言《我愛祖國》集體教學活動中,活動的第三層目標是要求初步嘗試仿編詩句,但因為時間關系,只有個別幼兒能獲得這樣的機會,因此我們就將這些活動延伸至語言區中,以便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享受活動的樂趣。
(二)創造機會,讓理解和接受有困難的幼兒繼續學習
每個幼兒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不一樣,因此,在集體教育活動中,教師一旦發現有些幼兒暫時還不能理解、接受活動內容,就可將這些內容延伸至區域活動中,以便讓那些暫時還不能完成學習目標的幼兒有機會繼續學習。例如,在集體活動《科學——認識我自己》這一活動中,有的孩子思維比較活躍,認知水平比較高,但還是會有一大部分孩子一整個活動下來仍然不太能理解遺傳這個詞匯,所以在集體教育活動之后,我們將繪本《小威,向前沖》放在科學區,讓那些接受能力稍慢的幼兒去翻看去理解,這樣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會隨之增強。
三、在區域活動中生成課程
我們中班組上一周的單元活動,進入到了秋天的主題,在一次集體教學活動《落葉樹與常青樹》活動中,通過集體教學,孩子們已初步形成常青樹與落葉樹的概念,于是我們便帶孩子在幼兒園里找找落葉樹與常青樹,在尋找的過程中孩子們便對掉落下來的銀杏產生了興趣,銀杏是我們泰興地區的標志,因此我就生成了課程《銀杏》。
這一次的生成活動我們預設了:1.綜合——銀杏是個寶(認識銀杏,了解銀杏的藥用價值以及它的實用價值);2.社會——銀杏真有趣(這是一次實踐活動,在摘銀杏的過程,中一班有一位小朋友就有“手不能碰到銀杏皮,會爛手”這樣一個生活經驗,于是在撿銀杏的過程中孩子們便有了“用銀杏葉子包住銀杏”這樣一個畫面,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經驗積累,比我們教師告訴他們來得更直觀更有效)。3.科學——銀杏真好吃(它主要是讓孩子去嘗試剝銀杏、品銀杏的過程,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們知道銀杏雖然有它的實用價值,但是對于小朋友來說是不能多吃的。)4.美術——樹葉粘貼畫;5.科學——區分公母,我們還發放了《我家的銀杏》調查表,讓孩子們來區分一下家里的銀杏樹。
以上是我們這段時間一直在進行的事情。在實踐中,我們發現,當區域活動成為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時,當區域活動與課程真正融合時,區域活動不再是徒有虛名的擺設,其活動內容隨著課程的進程、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不斷調整、豐富,區域活動才能真正成為課程實施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高臘梅.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策略[J].學周刊,2019(34):170.
[2]傅惠萍.幼兒課程游戲化和區域活動結合的策略[J].名師在線,2019(3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