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本文以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天虹機械班現代學徒制實踐教學為例,分析該班在現代學徒制試點任務的運行情況和試點專業取得的成效,找出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在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找到解決問題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校企雙育人機制 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8.081
現代學徒制是通過校企深度合作進行雙育人培養模式,對學生以崗位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與普通高職教育及以往的訂單班人才培養模式不同,現代學徒制的育人主體是由校企共同雙主體育人培養,構建滿足企業崗位標準能力要求的知識和技能的課程體系,制定符合企業人才需要的人才培養方案,在學徒制人才培養過程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和針對性。
一、機械制造與自動化試點專業現代學徒制實踐
(一)試點任務
1.探索校企“雙主體”育人機制。
我院與合作企業新疆天虹基業紡織有限公司簽訂了《現代學徒制試點框架協議書》的基礎上,明確了合作的內容、合作形式、各方責任和義務等內容。校企雙方共同探索人才培養方案成本分擔機制,為學徒制順利開展提供基本保證。天虹機械班校內公共文化課程教學和專業基礎課程實施開展基于校內教室、實訓室和專業技能課程實施基于企業安排在生產崗位上實踐操作完成,采用”3+2”教學模式,即3天在企業崗位上實踐學習,2天在校理論學習。為保證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質量,專門成立了機械制造與自動化試點專業工作委員會,由企業總經理、人力資源負責人、生產技術人員和機電工程系主任、專業教師組成,通過校企召開定期會議、校企雙導師互聘,完成校企協同育人主體,全面指導協調現代學徒制開展的各項工作。校企采用“招生即招工”一體化方式,企業根據其用人需求以及學生的意愿,在學校組織面試,完成學徒的招工形式。
2.修訂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
現代學徒制項目組成員在對企業崗位技術人員工作職責及技能要求深入調研、合作探討的基礎上,選擇紡織工序(清梳聯、條并卷、精梳與并粗、細紗、絡筒)機械設備的維護與保養作為重點崗位,按照學生認知規律、技能培養規律以及員工成長規律,設計了基于崗位職業技術能力的初級- 中級-高級三個培養階段的人才培養體系,初步修訂《2018級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結合崗位能力要求,編制了圍繞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崗位設置該專業的核心課程及相關的教學標準。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天虹機械班的校企共建課程的教學及教學管理,專門制定適合校企管理的現代學徒制教學項目考核辦法。
3.初步確定完成學徒制班校企雙導師聘任。
按照學院學徒制雙導師選拔管理辦法,校企雙方以崗位標準建設和課程建設為契合點,建立了校內6名專業教師和企業優秀技術技能人才擔任學徒制師傅11人的校企互聘共用師資隊伍,主要負責專業技術課程、輪崗實訓、頂崗實習等教學任務。
4.建立體現現代學徒制特點的管理制度情況。
為加強現代學徒制管理,使現代學徒制成為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經校企合作制訂了一系列體現現代學徒制特點的管理制度具體如下:
(1)聯合招生招工方面:校企聯合招生、招工宣傳方案。
(2)企業共建課程方面: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標準與課程考核辦法、崗位標準等。
(3)學生管理方面: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現代學徒制管理辦法、現代學徒制助學金實施細則、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現代學徒制學生違紀行為處理辦法、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現代學徒制優秀學徒評選辦法等。
(4)人員管理管理方面:現代學徒制雙班主任管理制度、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現代學徒制雙導師管理辦法(試行);
(5)教學管理方面: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管理辦法、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實施辦法試行。
(二)現代學徒制機械制造與自動化試點專業運行情況
現代學徒制班級采用立足真實任務組織工學交替教學模式展開教學。第一階段:現代學徒制班級在第一、二學期開設公共課程和專業基礎模塊,在學校學習;第二階段:第三、第四學期開設崗位(群)模塊課程,半工半讀,采用“3+2”方式即3天在崗位上認知和操作,2天集中理論授課,實現各個崗位技能初級培養階段;第三階段:第五、第六學期開設學徒職業發展模塊課程,全年在企業頂崗工作,第五學期學徒在各個崗位上進行輪訓,實現各個崗位技能中級培養階段,第六學期進入頂崗實習階段。這種課程教學體系的設計,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實際工作過程相一致,在企業課程學習、輪崗與頂崗實習期間,由企業師傅和校內專業教師共同擔任學生的指導教師,傳授實踐技能,最大限度地縮小所學知識與實際工作崗位之間的距離,學生畢業后就能在崗位上工作。
(三)階段效果
1.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
為達到培養學生畢業后就能上崗工作,減少學生實習期時間,該班專業核心課程完全由校企雙方共同構建,專業教師需要到企業崗位上進行鍛煉,參與企業生產實踐和管理活動,并且與企業導師共同完成課程內容的設置、技能目標的要求,修訂專業課程標準,以彌補重理論輕實踐的不足,進一步提升了教師實踐教學的能力。
2.學生綜合素質得到鍛煉。
首先學生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能力方面有了更大的提高,該班學生大部分是少數民族雙語班的學生,在企業崗位上完成課程學習的同時,受到企業文化和管理的影響,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其次增強學生紀律意識,企業的勞動紀律要求遠比學校上課紀律更加嚴格,學生三天在企業完成崗位技能鍛煉,嚴格執行企業員工勞動紀律要求。
3.學生崗位技能應用有所提高。
學生核心課程的學習是在企業由企業師傅傳授崗位生產實踐技能,學生的課程考核成績由校內教師、企業崗位師傅及校企督導考核三方面按考核標準和要求給定,通過考核的學生最大限度地縮小所學知識與實際工作崗位之間的距離,崗位技能應用有所提高。
二、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試點實踐存在的問題
(一)校企合作育人效果不明顯
一方面由于學生自律性不高,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學習崗位生產實踐技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有些企業師傅也缺乏專業教學經驗,造成學生還不能達到崗位技能標準的要求。
另一方面企業導師分組教學,同一門課程由不同的師傅指導,師傅本身還有自己崗位上的工作任務,校內導師在課程內容和標準上存在溝通不到位的情況,導致學生的實踐工作達不到企業的要求。
(二)師帶徒缺乏動力
擔任企業師傅除一定課時外,企業缺乏相關的激勵制度,會影響企業師傅帶學生崗位實踐和頂崗實習的質量,校內基于校企合作課程教師進行學徒制教學改革也沒有相應的激勵制度,缺乏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第三方評價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試點項目的實施以學校努力為主,政府、企業參與工學結合培養人才的動力不夠,尤其是第三方評價機制缺乏,現代學徒制項目中各類標準是以企業技術人員和校內專業教師參照崗位職業標準制定,沒有經過第三方的認定。
四、解決問題相應的對策
1.學校和企業根據雙方實際情況,定期進行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校企雙導師對待崗位教學明確內容和標準要求,根據崗位實際情況選擇工作任務進行實踐教學,企業導師引導學生在崗位上進行做中學,校內導師教育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后到崗位上進行實踐,學生的培養是在學習和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最終達到校企雙育人的效果。
2.校企加強對現代學徒制的人力物力支持,加強校企合作溝通和監督管理,除在雙導師培養在課酬待遇上給予一定支持,還要制定相關激勵、獎勵相關制度,并加強服務與管理,讓雙導師教師真正參與到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系統過程。
3.建議政府積極參與,有效落實國家有關政策鼓勵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對培養一定數量現代學徒的企業給予一定比例的稅收優惠、費用減免、培養補貼等激勵辦法,成立第三方督導考核形式。
參 考 文 獻
[1]呂建表,現代學徒制實施模式、問題與對策[J],當代職業教育,2017(4):47-50
[2]蔣志方,基于現代學徒制的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探索—以江蘇省武進職業教育中心校機電類專業為例[J],智庫時代,2019年第42期: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