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 要】課堂提問是教師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意識,鍛煉學生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徑。將提問教學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是教育工作者新型數學課堂的具體展示。本身基于課堂提問相關知識,對小學數學三年級課堂提問實施策略展開分析。借此明確課堂提問價值,給予我國教育工作提供參考與建議。
【關鍵詞】課堂提問;三年級;小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8.103
小學三年級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心時期,是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要階段。在小學三年級數學課堂中,教師應新課程改革要求,將提問作為課堂主要教學模式,以此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因此,本文對小學數學三年級課堂中,提問教學模式實施策略的分析。對提高數學教育水平,促進我國教育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一、課堂提問相關概述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提問是教師課堂環節的基本教學需求。教師根據實際教學內容,設計問題情境,發出教學信號,使學生在問題認知、思考中,對數學知識產生探索欲望。進而在有效課堂提問中,保障數學教學質量[1]。小學三年級學生,在其學習歷程中,已具備初步學習經驗,教師適時課堂提問,能夠使學生在現有經驗中,展示自身積極思維。因此,有效的課堂提問是數學知識和學生之間的橋梁,教師應用啟發性問題,在幫助學生領會數學內容的同時,可及時掌握學生認知情況,為教師調整數學設計方案,營造良好教學氛圍創造條件。
小學數學教學主要由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整理問題思路、解決問題等階段構成。所以通過技巧性提問,有利于學生養成勤思、勤學的好習慣。具體來說,首先,課堂提問會讓學生在好奇作用下,將目光集中在數學概念中,繼而引發積極學習思維。其次,課堂提問明確著學生思考、學習方向,對拓展學生思維廣度、提高學生數學學習層次有著明顯促進作用。最后,課堂提問中,教師會根據問題深淺程度、學生回答內容,分析數學課堂目標的科學性,對教學反思、保障教學效果同樣有著相應引導價值。再者,教師在數學課堂中,巧妙應用提問藝術,有利于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活躍學生課堂思維,吸引學生注意力。為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發揮提問的“橋梁”作用時,教師可運用知識提問、理解提問、應用提問、分析提問等類型,幫助學生總結、歸納數學知識。
二、小學數學三年級課堂提問實施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小學數學教學中,三年級數學課堂活動,多由問題、分析問題組成。但在學生對教師提問喪失興趣時,提問就會失去原有教學價值。因此,教師為使提問成為有效教學的橋梁時,應在課堂中,學會創設問題情境,借此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確保學生在教師問題節奏中,融入學生環境中。首先,教師在課堂活動中,應貼合生活情境,為提問營造良好氛圍。同時利用問題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問題、解決問題[2]。其次,教師可應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豐富問題形象,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提高課堂有序性。最后,三年級數學教材,包括圖形知識、數理知識等內容。教師在應用問題情境,教授相關知識時,可讓學生在切實參與中,回答教師問題。并根據問題指引,完成學習任務,保障數學課堂效果。
例如在“認識四邊形”這節課中,教師利用PPT播放動畫短片:小方(長方形)郊游記。在播放短片之前,教師讓學生說一說:你見過四邊形嗎?你覺得四邊形應該是什么樣的?然后讓學生在短片中尋找答案。導入環節結束后,教師咋學生回答問題后,補充學生沒有提及的四邊形,讓學生觀察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如圖1所示。
之后,在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中,教師讓學生說出生活中的四邊形,使學生深入感知四邊形特點。最后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墻畫、電視屏幕、門窗等物體,讓學生對這些四邊形進行分類。上述案例中,教師提問時,是建立在良好問題情境中。用動畫形式引導學生進入教師創設情境中,確保教師數學課堂有效、有序開展。所以教師應重視提問引導作用,以興趣為途徑,展現提問教學魅力,挖掘問題教學價值,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二)科學設計問題,重視課堂提問啟發性
提問是一門教學藝術,教師在發揮其作用時,應講究方式與技巧,以及問題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影響程度。因此,根據小學數學教學中,三年級學生學習特點。教師應科學設計問題,在課堂提問環節,重視問題對學生的啟發性。教師采用啟發式提問教學中,能夠鍛煉學生思維能力,靈活教學數學知識點,有利于學生及時內化數學知識,鍛煉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所以教師在課堂提問中,不能只增加問題數量,而是問題本身對學生主動思考意識的調動與引導。這樣才能幫助教師明確數學課堂重點、難點,為打造高效數學課堂創造條件。
例如在“小數的初步認識”這節課中,三年級教學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學生對小數知識的基本掌握,一方面是為四年級學習奠定基礎。所以本節課的課堂提問,應設計具有啟發性的問題。課堂開始前,教師出示學生收集的小數:0.23、1.8、2.5、5.6、9.7、23.5。讓學生讀一讀小數。初步認識小數后,教師問:一本練習本1.50元它實際上就是多少錢?(1元5角)那1.27元呢?1.04元呢?以幫助學生理解小數意義,為學生后期學習打好基礎。教師在不同課堂環節,所提出問題在具有啟發性的同時,引導著學生進入下一階段教學。從而在保障數學課堂紀律的同時,確保數學教學效果。
此外,小學三年級數學屬于基礎性數學知識,為發揮提問價值,教師應懂得深化提問內容,以此在有效提問中,保障數學課堂的實效性。但深化課堂提問時,教師在加強問題深度時,還應預先分析學生年齡特征、本班數學學習程度。這樣才能避免學生因問題復雜性,而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數學學科知識特殊性,適應教育改革潮流,主動創新數學課堂模式。讓提問成為讓提問成為有效教學的橋梁,為小學三年級數學課堂創造更多可能性。但在提問教學具體實踐中,教師還應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以及問題設計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謝立琴.淺談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途徑[J].小學生(下旬刊),2018(6):1-2
[2]李崇琎.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多維分析與教學建議[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8(1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