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俗話說“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從這句話中可以體現出物理知識學習對于學生一生的影響,初中物理知識框架結構主要以力學、電學、電磁學為主,知識面較廣,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困難,但作為初中物理老師的我們需要不斷革新我們的教學觀念,積極主動地向全體學生傳授課本上的物理知識,從而培養他們探索知識,解決困惑的能力,從而幫助他們獲得全面發展,作為物理教師我們也需要革新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認清楚當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前世今生”,已發展的眼光對待我們的課堂教學,以變化的思維認清教育教學的問題,從而有效改變物理知識學習的主陣地。鑒于此,本文將以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前世今生”作為主要論述內容,結合筆者多年實踐教學經驗,簡要分析如何從“從過去中看到未來”完成初中物理課堂的優化改革。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前世今生;優化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8.115
這個時代是一個發展的時代,是一個萬物更迭不斷創新的時代,教育行業也應該緊跟時代潮流,朝著新型教育發展,這種“新”體現的不只是教育的藝術表現形式,更是要“新”在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觀念,只有觀念轉變了,教育這種藝術行為才能得到根源轉變,獲得全新發展。畢竟傳統的初中物理課堂在這個學生張揚天性的年代已經無法適應他們的成長,我們無法做到讓“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個教室”,借助各樣的物理實驗儀器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僅僅通過物理傳統教育中的教師“一言堂”,來進行初中物理教學的革新真的可以說是“天方夜譚”。
一、教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作為教師,我們從接受教育開始常常會被灌輸一句話,那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從學習開始我們一直在進行著“學習-復習-學習”的循環。其實這句話也可以運用到我們教學活動中來,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變成“教而時習之不亦進乎”,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也應該回顧一下教學的道路,正式自己的教學行為,客觀分析,合理認知,從而看到傳統物理教學的“過去”。那么,什么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過去”呢?既然叫做“過去”,它的表現是怎樣的呢?物理教學的“過去”可以分成三個方面,分別是教師群體對于初中物理教學的認知、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理念和方法以及傳統教育教學思維下學生對于知識的反饋表現以及對于教師教學方法的評價。從這三個方面我們可以總結出初中物理教學中想要的一些“鄙陋”,然后借由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進行合理的“查漏補缺”,進而完成初中物理教學的優化革新與繼承發展。
二、優化改革,以發展的態度對待教學
(一)課堂教學優化
隨著素質教育在各學科中的深入落實,作為物理教師我們也應該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作為教學的重要部分,所謂的綜合素質教育歸根結底是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但是傳統的物理學科教學只是注重課本中的定理、規律講解,我們常常會把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的生平事跡給忽略掉,這就造成了物理課堂氣氛十分沉悶。而且,枯燥乏味的物理定理、規律學習很容易讓學生們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形成惰性,再由惰性產生厭倦性,嚴重點的學生在物理課堂上還會出現打瞌睡、睡覺等現象。針對這種教學困境,我們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向學生們介紹中外物理學家的生平事跡和他們發現物理定理和規律的故事以及各種自然界的奇異現象來調動他們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改善物理課堂死板、沉悶的教學氣氛。
例如:在教學《探究物體不受力時怎樣運動》一節時,結合課本教學大綱,我向學生們介紹了物體“自由落體”規律的研究歷史:首先是古希臘科學家亞里士多德針對物體從高空落下提出的“物體越重,下落速度越快;物體越輕,下落速度越慢”理念,這種理念影響了兩千多年。直到意大利天文學家、物理學家伽利略提出相反的意見,他認為物體下落速度和它的質量沒有關系,相同情況下他們的下落速度與時間成正比,下落距離與時間平方成正比。一開始沒人接受和相信,一直到他在眾人面前親手做出了實驗才將他人說服。在故事的敘述過程中,還加入了“自由落體運動”知識和定理解析。我發現學生們聽故事都很認真,在知識的講解時也沒發生以往的睡覺現象。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在知識教授過程中,適當加入發現、研究定理的物理學家生平事跡及發現過程的知識科普工作,不僅可以改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和質量,也可以激發他們熱愛科學、學習科學、探索科學的知識探索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修養。
(二)實驗教學優化
結合多年物理學科教學經驗,筆者發現許多學生物理的學習興趣總會被物理課程的抽象、繁瑣和乏味所影響,這就造成了許多學生物理學習積極性較差,進而物理學科成績較低,這就迫使物理教師必須積極地去尋找各種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的教學方法。經過大量的教學實踐后,筆者發現生動形象、富有趣味的物理實驗教學常常引起學生們極大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進而使得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特別高。
總而言之,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我們需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我們的教學行為,不斷學習和優化我們的教學方式,在“前世今生”中謀求自身的發展,進而助力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普麗華. 中學物理教學中學情分析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9.
[2]朱杰.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的優化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