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在清末時期發生的鴉片戰爭,西方列強對我國發動侵略戰爭的同時,還極大推動西方文明進入中國的速度,對當時中國社會許多領域發展都帶來深遠的影響,包括交工工具、建筑類型以及衣著服飾等。本文圍繞自鴉片戰爭后中國當時城鎮女性市民衣著發生的變化展開討論,深刻闡述中國近現代女性地位發生的變化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鴉片戰爭;女性服飾;變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8.161
鴉片戰爭的炮火摧毀了當時知識分子天朝上國的虛幻夢想,中國封建社會發展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此時中國女性的地位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女性的衣著由原有的拘謹、保守以及等級森嚴的服飾,逐漸轉換為美觀、方便以及平民化的服飾。女性的衣著不再標志等級,女性更加追求合身試體、短袍窄袖,以旗袍為典范是當時女性服飾的標志。
一、近現代女性衣著變化的背景
自鴉片戰爭后西方文化快速進入到中國,中國當時社會和人們的生活都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以當時經濟發達地區為例,發達地區商貿往來頻繁,在通商的狀態下女性服飾的變化越發明顯,逐漸顯示出文化的特征[1]。
在城鎮的女性接觸西方服飾的機會較多,由于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不斷加快和擴大,女性衣著隨著經濟的變化而變化。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后,英軍沿珠江、廈門等地加大港口開放,而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對廣州等地的經貿影響較為明顯。在這些地區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在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環境內,人們的生活逐漸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在飲食、交通以及衣著方面都有明顯的變化,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使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女性對衣著的追求愈發強烈。
在這些口岸城市中,女性對西方服飾的追求十分明顯,女性在日常的生活等環境中都會身著西方時尚服飾,這與中國傳統的衣著服飾體現出的等級差距有明顯的區別,盡管女性身著的衣著時尚漂亮,但是她們對社會的貢獻都不相同。女性在對時尚服飾追求的同時,更多的女性會模仿西方女性日常的社會活動行為,使我國近現代女性的思想以及行為都有自己的表達思想。
自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經濟發達地區的女性會擺脫傳統衣著的束縛,城鎮女性在思想開放的社會中追求時尚服飾,對當時社會的風貌變化發揮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中國當時的經濟也因此變得活躍起來,新鮮事物中由以女性對時尚服飾的追求最為突出。
城鎮女性市民衣著的變化,不單是西方文化進入中國產生的影響,更是中國女性對封建思想的挑戰,是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地位的吶喊,通過衣著的變化深刻體現出當時女性思想對平等社會地位的渴望。
二、女性衣著變化的表現形式
(一)服裝款式的變化
在西方思想對服飾變化的影響下,女性服飾由原有的寬松肥大的樣式,逐漸轉為松緊適當的形式,證明城鎮女性衣著是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由此看出當時社會追求新氣息的訴求。
當時社會最為流行的服飾以旗袍為主,旗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象征。傳統的旗袍樣式以立領、全身寬松、下擺肥大等特點,而在西方文化思想的影響下,旗袍的樣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在旗袍中可以看出許多西方服飾的特征,如在衣領處以V領形式出現,同時還有荷葉領、翻領等,而在旗袍的搭配上,會搭配西式外套等。在旗袍的裁剪方面,女性更加注重形體的展現,整體長度一般在膝下,而且旗袍在腰部會以收腰式的款式出現,更能展現出東方女性的身材。許多追求時尚的女性,會采用短袖的方式,在會收緊袖邊,這都是女性對旗袍突出身材的外化表現,使人們感受到現代社會發展的氣息。
(二)衣著造型和材料的變化
在封建時期女性受到禮教思想的束縛,穿著的服飾十分保守,而在鴉片戰爭以后,女性衣著的造型更加注重身材的展現。在衣著使用的裁剪方法來看,立體服裝造型成為當時最為流行的方法,女性身穿立體服裝造型方法裁剪的服飾,會使東方女性的身材完美的展現出來,而且將東方女性嫵媚性感的神態細致的刻畫出來。
女性衣著的材料多數以絲絨、蕾絲以及羽紗等組成,還有大量的進口洋面料組成,這些新興面料的出現,既能豐富女性衣著的樣式,還能突顯出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方向。
(三)衣著裝飾的變化
西方文化思想進入到中國后,當時女性服飾發生深刻變化的同時,許多服飾的裝飾品也成為女性服飾的搭配。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服飾的搭配由手套、圍巾等組成,除了衣著上的搭配,還有口紅、香水等成為城鎮女性首選的服飾搭配。這些服飾搭配與女性的衣著有著密切的聯系,使城鎮女性看上去更加自由不受束縛。
還有許多女性會佩戴眼鏡、手表,拿著手提包以及陽傘等物品,都成為女性服飾新的搭配,同時皮鞋等也已成為女性服飾搭配重要的組成,使女性從上到下都能突顯出女性思想解放的變化[2]。
三、近現代女性衣著變化的意義
自鴉片戰爭后女性衣著發生變化產生的意義,筆者認為主要體現在兩點:第一點,城鎮是經濟文化的中心,尤其是在我國沿海等港口地區,女性會接觸到潮流的服飾,同時思想也會發生深刻的變化。將中國傳統服飾依照西方特點進行改良,使中國城鎮女性服飾變得更加時尚,也為中國近現代服飾行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二點,女性服飾的變化深刻體現出近現代我國女性思想的解放,將傳統的服飾進行變化,女性身著合適的服飾會擺脫束縛,同時也會更加自由。在封建時期女性受到重男輕女的思想壓迫,更加渴望自由平等的社會地位,而此時西方文化思想的進入,迫使中國在許多領域都不斷向前發展,女性服飾的變化只是一種社會變化的代表,但是其產生的價值和意義,成為中國近現代歷史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讓中國城鎮女性更加自信、獨立的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近現代發展時期,城鎮女性服飾的變化是社會發展的象征,體現出女性追求平等、獨立自由的思想變化,同時也體現出當時社會對新鮮事物接納的態度,從不同角度推動中國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季鳳芹,潘維梅,黃永利.對近代女子服飾變遷的思考[J].考試周刊,2008,(48):205-206.
[2]占春蓮.淺議近代上海服飾的變遷及其原因[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5,(10):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