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藝術起于至微”這是托爾斯泰的話,也是真理。“至微”就是指那些顯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久藝術價值的細節。成功的細節描寫達成“一瞬傳情、一目傳情”的藝術境界。好的作品所以能動人肺腑,精彩動人的細節功不可沒。她能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身臨其境。說細節是文章的生命毫不為過。那么中學生如何提高細節描寫的能力,如何讓細節這滴水反射整篇文章的光輝呢?
【關鍵詞】習作;細節描寫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8.177
首先要明確寫什么。細節描寫是與重大情節相對而言的細小動作和細微的情節,是指對表現人物和情節有特殊作用的細微動作、神情、物件、景色等細節末節的具體生動的描寫。它可以是某個動作、某個神態、某種情境、某種景色、某一句語言。具體說可以寫人物。人物細節描寫最直接體現在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活動,這些都可以成為作文的細節描寫。可以寫景物,對物的細節描寫,要設法觸動讀者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感官,從它的大小、形態、色彩、聲音,以及觸摸時的感覺等多側面加以描繪,找到細節描寫的感覺。可以寫感覺。具體描繪體驗某件事時的感覺。我們在經歷某事后,都會有一種特殊的感覺,這是個人獨特的體驗,把當時的這種感覺具體描繪出來,那也將是引人入勝的細節描寫,而且獨特、令人耳目一新。
其次要知道如何寫。同學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
一、培養持久細節的觀察能力
反復的觀察,細致的審視,產生獨特的印象在自己的腦子里,寫出來才能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如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寫道:“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扁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在這樣的細節描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觀察自然的細微、全面、持久。從中我們看到了露珠的形成過程,感受到草葉的柔嫩和堅韌。聽到了露珠從草葉尖上滑落時的轟然聲響。感覺到地面的潮濕與彈性,甚至看到了摔碎的露珠碎玉般彈向空中,與朝陽相碰,迸發出耀眼的光輝。如果沒有細致入微的持久觀察,露珠的墜落就一定是悄然無聲也微不足道。我們在觀察生活時應該帶上放大鏡和擴音器,不放過生活中每個有意義的細節。
二、訓練準確具體的表達習慣
學生作文中經常使用諸如“高興”、“討厭”、“很棒”一類概括性的詞語,這些詞雖然有一定的情感傾向,但不具體,含混、無獨特性。大自然和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同學們平時就要養成一種良好的作文品質,即在自己心有所感、情有所動的時候,要逼著自己把這種感覺具體、形成地表達出來。覓一個最精確的形容詞,打一個生動的比方、打通感覺,盡量用少量的語言寫出豐富的層次。比如賈平凹在《商州之錄》中寫道:“三個月的企望,一輪嫩嫩的太陽在頭頂上出現了。”不用“黃黃的”、“圓圓的”、“暖暖的”,而用“嫩嫩的”,把視覺和觸覺打通,看到這個形容詞我們也仿佛看到了作者身陷囹圄陡見自由的欣喜,同時我們也感受到仿佛吃了母親為我們煮的荷包蛋,仿佛捧著剛出生的柔嫩的嬰兒,柔嫩、溫暖、清香、直襲心頭。
三、塑造形象逼真的動態造型
動詞精準的運用,對描寫對象作動態展示,是細節描寫中十分常見的方法。恰當的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使無形為有形。如魯迅的小說《藥》中的一段描寫:“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后背;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似的,向上提著。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使人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著的地方,幾乎將他擠倒了。”魯迅是繪畫的高手,不僅畫人物的外形,更著意通過人物的三言兩語活畫出人物的靈魂。“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似的,向上提著”就活畫出了一群愚昧麻木的看客的神態。
最后要清楚細節描寫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一是必須真實可信。細節不能閉門造車憑空捏造。要憑細心的觀察獲取,你的描寫必須符合生活常理。二是細節要具有代表性。細節描寫貴在傳神。生活中的細節到處都是,但我們要斟別,“要從一百個細節中選擇一個細節”,這樣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是細節必須服從主題的需要。在文章中一定要避免為寫細節而寫細節。如果同主題無關或關系不大,你描寫的細節哪怕再生動,再精彩也是畫蛇添足。
總之,細節描寫的范圍很廣,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一個個傳神的細節,猶如人體身上的細胞,人體沒有了細胞,生命何從談起?文章少了細節,便失去了血肉和精彩。善于捕捉細節、巧妙刻畫細節,讓這一金鑰匙為你所用,你的文章才能散發出熠熠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