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有關中國新一代國產隱形戰機殲-20在演習中“首次戰敗”的消息,在網上熱傳,并且引起一些境外媒體的關注。據《中國空軍》雜志報道,兩架殲-20戰機在“紅劍-2018”軍事演習中,扮演“敵軍”的隱形戰機角色,模擬域外四代機干涉介入。盡管殲-20具有抗衡隱身戰機的能力,但它在這次演習中卻“敗下陣來”。來自北部戰區的殲-10C和殲-11B在預警機和電子干擾機的配合與支援下,依托由30多個單位組成的作戰體系,與這兩架殲-20展開近距離纏斗,最終模擬“敵軍”的殲-20還是被驅離。
殲-20是美軍之外最先服役的由中國研發的隱身戰機,該機的問世,終結了F-22一家獨大的歷史。有著獨特隱身戰機設計技術的殲-20戰力如何呢?在去年“紅劍-2017”軍事演習中,殲-20首次出擊,就對殲-10、殲-11等戰機取得了10∶0的驕人戰績。但是,在今年的“紅劍-2018”軍事演習中,中國空軍應該是刻意尋找殲-20的“弱點”,并有的放矢,最終讓殲-20被驅離戰場了。
從這次《中國空軍》雜志的報道細節來看,防守的北部戰區空軍應該代表了中國空軍現有的空防體系,擁有包括空警-2000和空警-500預警機,高新-8和高新-10電子戰機,以及地面的諸多包括YLV-8B、JY-26A、JY-27A、MIMO米波新體制雷達在內的反隱身雷達,再加上部分衛星的助陣,從而讓北部戰區的殲-10C和殲-11B獲得了新的戰力。從報道的描述來看,由30多個單位(實際上就是30多個信息源)組成的中國現有防空作戰體系,足以應對F-22的挑釁。
分析認為,殲-20的這次戰敗,驗證了中國防空體系的有效性,也證明了第五代戰機并非不可戰勝。而中國軍方公開演習細節,甚至不惜暴露殲-20的短處,這本身就是一種自信同時也是一種警告。中國此舉更是透露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中國已具備對抗F-22隱形戰機的能力,當然對抗F-35和B-2更不在話下。
(據中新社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