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網植物領域,蔓玫若說她是第二,無人再敢稱第一;她是DK花園系列叢書的翻譯,出版有《草木集》《節氣手帖》等暢銷書;歐洲高校爭著請她講植物故事,LV等世界知名品牌請她畫花花草草,更有趣的是,她也是知乎里為數不多“不靠臉不曬照吸粉吸贊”的“大神”。這個曾患有抑郁癥的90后美麗女孩,又是如何戰勝“黑暗”讓人生美如鮮花,成為“植物精靈”的?
患上抑郁癥,唯見植物如故人
今年27歲的蔓玫,小時候性格有些內向,除了看書、寫字、畫畫,就是觀察那些花花草草。因為對植物的熱衷與好奇,上初中住校時,校園里各色植物的開花時間、形態品性、有什么詩詞典故,蔓玫總是能說得頭頭是道。可是,后來這一切都變了。本來蔓玫成績也還不錯,但是由于激烈的競爭,蔓玫的精神壓力非常大!她漸漸變得不愛說話,更不合群了,醫生再三鑒定后,確診她患上了抑郁癥。然后她開始接受治療,努力康復,終于能出院。她決定從自己的興趣著手,跟花朵說話,心情就這樣慢慢變好了。她覺得這些看似無力的小花朵,扎根在泥土里,但永遠向著更接近天空的方向生長,充滿了力量!
蔓玫是“唯見植物如故人”。可以說,植物與自然是蔓玫最親近的伙伴,隨時隨地給了她靈感與撫慰。每天,蔓玫都會接觸不同的植物,她靜心地觀察它們,做完作業就把它們畫下來,再寫下自己想對植物說的話。憑著從小打下的素描、水粉、寫意中國畫的繪畫基礎,她把煩惱和憂思都寫成了一篇篇充滿綠意的手繪日記。
迷上“植物科學繪畫”
蔓玫用這種寄情于大自然的方法,漸漸穩定了心情,順利進入大學。蔓玫的第一志愿是心理學,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她竟歪打正著地被調劑到環境藝術系,攻讀觀賞植物學,并獲得了碩士學位。蔓玫從小就想做一名作家或畫家。因為專業,她又癡迷上了“植物繪畫”。后來,蔓玫創作了很多“植物科學繪畫”,陸續在《博物》《園林》《文藝風象》《中國國家地理》等刊物上發表,深受好評。除專業刊物外,蔓玫的作品還經常出現在豆瓣、知乎、果殼等平臺上。寫出點擊量10萬+的文章,更是屢見不鮮。就這樣,在“拈花惹草”中蔓玫越來越忙,再也沒時間煩惱。沒想到,自從迷上“植物科學繪畫”,竟讓身處“黑暗”中的她“柳暗花明”,不知不覺中徹底擺脫了抑郁!
成植物插畫界“女神”
不少人是通過知乎認識蔓玫的。蔓玫最初是因為工作原因接觸到這個網站,2013年,蔓玫閑在家里當自由作家,為了打發過盛的創作欲,她開始在上面寫東西,做一個“安靜專注”的創作者。盡管如此,蔓玫還是很快就有了20多萬的粉絲,成了知乎里為數不多“不靠臉不曬照吸粉吸贊”的“大神”。如今在知乎網植物領域,蔓玫若說她是第二,無人再敢稱第一。
接著開始有出版社向她伸出橄欖枝。2014年,蔓玫出版了處女作《草木集》。由于網友的呼聲較高,2016年,蔓玫又趁熱打鐵出版了第二本書,《節氣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它以二十四節氣順序展開,關于樹木與花朵,及從前的詩詞典故的有關美與自然。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2017年至今,英、法、德等國的高校爭著邀請她講學。2018年,蔓玫又成了大名鼎鼎LV的插畫設計師,專為LV畫花花草草。
從抑郁女孩到植物插畫界里的“女神”,蔓玫用毅力和勇氣,最終戰勝“黑暗”讓青春如花。她用細膩的筆觸臨摹植物,在草木中看到性情,也找回了自己美好了世界!
(摘自《知音·海外版(上半月)》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