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造開放、文化內涵的園博,是促進交流與合作,提升城市競爭力及品牌效益的重要因素。提倡民生園博,共享發展成果,一座城市,一屆園博,它都能反映出一個城市的地位與發展特色。本文通過對黃石園博園實地考察和資料收集,分析了城市展園景觀設計的主要特點,對園博園景觀設計中如何傳遞地域信息和體現城市文化的表達進行了系列探討。
關鍵詞:黃石;園博園;地域文化;景觀設計
一、園博園的起源
最早的園博園,應該是以園林園藝博覽會的形式出現,它發源于歐洲19世紀,至今發展的歷史并不長久。據記載1960年,在荷蘭舉辦了第一屆世界園藝博覽會。此后,不同層次、名稱、類型的園林園藝博覽會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而我國卻是1999年,在云南昆明舉辦了第一屆世界園藝博覽會后,其地位和影響力在我國才不斷的被大家追捧。之后我國各個地區城市爭辦各種類型園林園藝博覽會,熱情高漲,博覽會接踵而至,意義非凡。園博會的舉辦不僅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它還帶動了我國園林園藝事業的繁榮發展。
二、黃石園博園的概況
黃石是湖北省一個地級城市,它位于長江流域中游。黃石園博園位于湖北黃石市大冶湖生態新區核心區東部,北靠濱湖大道,南臨大冶湖,視野開闊,生態景觀區位優越。45個展園以組團式的展園島形式置于水中。在園博園建設中,始終堅持以生態為基,以人為本,充分尊重現狀條件,將“山、水、田”等自然生態作本底,在土壤處理、植物選擇等方面注重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合理選種綠地景觀植物,園內種植各類喬木1.8萬株、300余個品種,綠地率達到70%,最大限度的讓地于綠,增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黃石園博園具體布局規劃有包括一個主展館、三大類45個展園和若干配套工程。其中,市州展園17個,主題為“荊楚鄉情”;國際友城展園6個,主題為“異域風情”;本地展園22個,主題為“生態黃石”。這些景園相互聯系卻保持著各自地域特點,形成了文化與地域融合的景觀特色。
三、黃石園博園景觀設計手法
1、突出地域特征的主題
主題是一個園博園設計的中心思想和靈魂,它始終貫穿著展園的設計和建設。黃石園博園的主題是:“轉型黃石,靈秀湖北--綠色引領未來”,它恰恰說明了一個城市景園的定位及發展的特點。由于現行園博園的面積有限,既要彰顯地域文化,又要強調展園的個性,同時要滿足游人基本的游覽需要,因此因地制宜,建筑、小品、植物等景觀要素,通過挖掘城市的自然特征、歷史文化、社會面貌、時代等信息來表達出城市展園的主題。為了體現黃石地域性的特色園博,園內設計了礦秀廣場、礦秀塔等設施。還有軌道助力礦觀光道,以礦車為設計原型,觀光道聯系主要功能區,方便游客觀光體驗,身臨其境,體現出城市該有的地域特色文化。
2、傳統造園手法的應用
中國傳統的造景非常講究“以小見大,精在體宜”,通過點景、借景、框景、對景等造園手法,力求在有限的空間中創造出無限的園景視覺效果。例如,下陸園展園就采用中國傳統造園手法,整體布局以蓮花池中的茶壺塑像為景觀中心,圍繞中心布置景墻,羅漢松,疊水瀑布,禪心亭,觀魚水榭等節點,進一步體現了城區地域文化特點。
3、結合生態、科技等現代造園手法的運用
主展館的主題為:綠色生活,生態發展。展園的景觀設計運用了綠化領域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材料,強調了生態、科技在現代造園手法中的運用。如凸顯“綠色生活、生態發展”展覽主題的序廳,彰顯了黃石綠色發展、低碳環保的轉型之路廳,還有全景展現黃石園林城市風貌的山水園林廳等,通過游客親身感受以及科技體驗,感受一個新的變化巨大的新時代園博園形象。
四、黃石園博園地域文化的表達方式
1、突出表現城市展園民風、民俗特色文化
在園博園建設中,始終堅持將生態景觀與地域文化相結合,充分挖掘不同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使文化與園林建造、景觀設計與科技展現等更加緊密結合,提升園博園的品位。荊楚文化博大精深,全省各地在展現園林藝術之美的同時,通過亭閣樓臺、浮雕景墻、土墻民居、銘文竹簡等多種方式,讓炎帝神農文化、楚文化、三國文化、巴土文化等荊楚文化的精髓盡顯園中。黃石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這次園博園建設是推介黃石文化的良好機遇,所以不論是黃石園、黃石人家、市民園的建設,還是主展館的布局,都突出“黃石特色”、融入“黃石因素”、打下“黃石烙印”,通過“轉型之路”、“多彩黃石”、“山水園林”、“鄉土民俗”等主題展覽,全面展示黃石悠久的工業文明、富集的地礦資源、多彩的民間藝術和山水相依的生態綠色文化,讓更多人了解黃石的人文歷史,進一步增強黃石這座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2、注重城市展園地域材料的運用
黃石園博園各城市展園對地域材料的運用主要體現在鋪裝類型鄉土植物等材料。城市展園地面鋪裝類型,也是反映地域文化的載體。城市展園中常見的鋪裝類型有花崗巖鋪地、青石板鋪地、鵝卵石鋪地、混凝土鋪地等,主要用于道路廣場等地。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氣候水文條件也孕育了地方的特色鄉土植物。園內選用的300種植物,其中鄉土樹種所占全園植物種類的30%以上,包括湖北海棠、巴東木蓮、鄂西繡線菊等多種湖北特有的植物。
五、結語
黃石園博園地域文化的多樣性使城市展園的文化表達更加具有多種實現途徑,通過各個展園積極地彰顯城市文化,回顧城市歷史,展現地域自然風貌,展示民俗民風,其表達方式多樣。總之是借助豐富的景觀設計語言和地域文化來傳遞城市的信息,塑造出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內涵的城市展園。通過充分展示黃石獨特的魅力文化、城市環境,進一步的提升黃石對外知名度,美譽度,更加吸引全國全世界的目光。
參考文獻:
[1] 衛鵬 等.黃石礦文化在磁湖文化風景區景觀改造設計中的研究[J].明日風尚,2018,(09):17.
[2] 姚宏.從三屆世博會看人與自然的融合與發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7):166.
[3] 龔乾.西安園藝博覽會與城市發展的互動關系研究[D].西安:西安美術學院,2010.
作者簡介:
1、衛 鵬 (1974—),男,湖北黃石人,湖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和民居建筑文化研究等。
2、劉麗君(1996—),女 ,湖北黃石人,湖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2015級學生,專業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