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工業時代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傳統手工藝的基本特性,這也意味著手工藝的實用時代的結束。在新時代背景下,這種趨勢更加顯著,手工藝不僅只以一種純物化形態存在,它的物質價值被工藝美術的核心新價值所替代,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了手工藝與工藝美術,接著分析了工藝美術在當代社會中的地位及原因,最后論述了當代手工藝美術的新價值。
關鍵詞:手工藝;工藝美術;核心價值;人文精神
1 手工藝與工藝美術
手工藝根植于遠古人民的生產生活,它的起源和發展與廣大勞動人民的社會實踐有著緊密的聯系。所謂手工藝即指它的主導生產方式是以手工勞動為主,通過手工生產來滿足人們的社會需求[1]。由于遠古時期,人們的生活需求比較簡單,交換方式也以物物交換為主,因此“手工勞動”是一項最為主要的特征。經濟科技的發展給社會產業帶來了多方面的革新,手工藝行業亦不例外。自機器工業時代開始,人們對手工藝實用價值的重視程度不若以往,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在后期緩慢彰顯出來,手工藝也由單純的物質形態開始向多種價值形態過渡,逐漸向工藝美術轉型。因此,在當代社會研究中,我們必須將工藝美術劃分為傳統工藝美術和現代工藝美術,與現代工藝美術相比,傳統工藝美術的手工勞動特性更為顯著。
2 工藝美術在當代社會中的地位
工業時代在物體生產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點,能夠節約人力資源,可以在短期內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對物件工藝的精度要求更高。但是機器生產的眾多優點并沒有影響當代社會對手工藝的關注度,反而青睞度有所提高,主要有以下兩大因素。
首先,工業技術使得機器化生產成為社會一種普遍的現象,借助機器之手,一些陶器等工藝品能夠得到大批量的復制,這種情況極大提高了工藝品的擁有率,在滿足普遍性條件后,個體的獨特性及個性化就難以凸顯出來。基于上述情況,大多數人把目光鎖定在手工藝術,認為手工藝是不同于機器批量生產的,與機械工藝相比,它具有更高的藝術造詣,蘊含更高的社會價值。除此之外,手工藝品的社會勞動時間明顯大于機器化工藝生產,因此手工藝正好成為當代社會消費需求的一大缺口,它的生產獨特性正是人們青睞的地方。
其次,手工藝除擁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藝術價值外,還具備豐富的文化內涵。從工藝技術來看,勞動人民在創作每一個手工藝品時,對工藝的細心雕琢、耐心研究,處處都體現著匠心的品格,因此手工藝美術通常又蘊含著獨特的人性美,人們在欣賞手工藝品時,其實更多的是欣賞它背后的品性及內涵。同時,機器工藝的批量生產使得其獨立的審美性大大削減,而手工藝美術具有更高的審美價值,也可以說正是機器生產造就了手工藝美術獨特的審美價值[2]。而后隨著經濟科技的不斷進步,手工藝在生產過程中融入了新的技術、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從而使手工藝美術在當代社會中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
3 當代手工藝美術的新價值
3.1 思想交流情境的構建與升華
藝術家對手工藝美術的追求大多是憑借公共平臺,將手工藝美術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依托物化的形態展示出來,從而與欣賞者產生靈魂深處的交流,共同構建一個全新的交流情境。當進入公共平臺時,公眾便會對手工藝美術的器物進行觀賞,這也是最淺層次的外部共鳴,隨著時間的推移,公眾則會對器件的具體工藝技術、內部設計原因、深層次文化內涵等因素進行分析,此時便開始了物與人的思想交流,就會構成一種全新的交流情境[3]。在這種情境中,公眾可能由他方的特性聯想到自我,可能是自我批評,也可能是自我勉勵。總之,手工藝創作過程蘊含著對生命的感知,交織著關切和期望,能夠對意識到自我渺小而產生無奈的群體給予靈魂深處的慰藉。借助這樣的思想交流情境,公眾可以不受局限地進行自我與他我的深度剖析,也可以獲取所需要的人文關懷和生命期望。
3.2 生命情感細節的宣泄與再現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自我感知與社會批判文化興起,人們對生命的本源與意義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究,然而在九十年時,伴隨著經濟改革開放,這種源于生命內部的思考已經被市場化的勢頭所掩蓋,哲學式深思已難免具有世俗化的特征。基于人性困惑尚未得到解答,加之快速的經濟發展,最后留給人們更多的是內心深處的那份疑問和焦灼[4]。而手工藝美術能夠給人們的內心提供一個平靜客觀的場所,在這個場所內,人們可以細致感受之前所遺忘的或難以再次實現的那份情感細節。盡管人們在衡量物體的價值時,總會將實用價值納入其中,的確手工藝美術無法和機器生產的高效率、低成本相媲美,但是它卻獨辟蹊徑,剖開物念角度,從生命本真出發,將生命的困惑、人生的低潮及未來的希望融入到匠心中,使人們產生一種被安撫的感覺,這一點也是機器生產永遠無法實現的。借助手工藝美術,人們從中可以體會到生命喜悅、生命的悲情甚至是生命重要情景的再現,而這些是工業器物無法比擬的。
結語
機器時代使手工藝美術擺脫了原有的物化形態的束縛,在當代社會中探索手工藝美術的新價值其實是對其現狀及未來的思考。工業時代的機器生產并沒有使手工藝美術喪失生命力,更是依托人性需求獲得了另一種生命的張力。本文立足于生命人文角度,深入挖掘工藝美術蘊藏的本真價值,在當代社會背景下,手工藝美術不僅構建了一個全新的思想交流情境,還能夠使生命的本真得到徹底的再現,使生命的情感得到淋漓盡致的宣泄。正是這些新價值才使得手工藝美術能夠以其自身內斂的核心品性去彰顯社會個體的內在需求。
參考文獻:
[1] 董水淼. “工藝美術”定義之淺見[J]. 上海工藝美術, 2014(1):65-65.
[2] 李立新. 中國工藝美術研究的價值取向與理論視閾——近年來工藝美術研究熱點問題透視[J]. 藝術百家, 2008(4):114-118.
[3] 潘魯生, 林正儀. 工藝美術的轉型與復興——潘魯生、林正儀對話錄[J]. 設計藝術(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 2015(2):6-11.
[4] 荊雷. 中國當代手工藝的核心價值[D]. 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2.
作者簡介:
賴禮瑞(1993-),男,漢族,福建福州人,玉石雕刻師,手工藝師,主要從事運用3D技術更好的融入玉石雕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