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裝飾裝修市場工作人員分工的混亂,極易造成工程糾紛,讓業主、住戶對裝修的過程和使用越來越不放心。在裝修施工前后過程中,如何讓裝修施工更規范?讓業主、住戶更放心?除了追加預算成本和被動選擇裝修公司外,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對影響裝修效果細節的了解和把控,裝修使用的材料和施工是控制最終裝修效果細節的關鍵,所以,可以從這兩方面入手。
關鍵詞:裝修材料;施工;裝修效果
房屋裝修施工的工期不等,材料與施工方法多樣,是一件麻煩且復雜的事情。但是業主、住戶卻要在完工后,長期面對裝修效果。因此,住戶體驗的滿意度,成為一件人們提到就津津樂道的事情。為了提高裝修后業主、住戶長期的滿意程度,今天我建議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第一、裝修材料方面。裝修的基礎材料,復雜而多樣,但歸納總結無非,墻地面磚石確定選一種、墻面材料確定選一種、裝修內部輔助材料確定選一樣(龍骨、膠、五金等),不用復雜,確定選擇一樣就行,選材盡量系統,不要雜亂,簡單就能做精。
第二、裝修施工方面。關心兩個問題,一是具體的裝修部分由哪位工人來做?二是這位工人的施工技術與效果到底怎么樣?
作為看中裝修效果的業主和住戶,大多時候更加注重風格、建筑架構的的選擇,比如:地中海風格、美式風格、英倫風格、中式風格或者現代簡約,其主要支撐的除風格二字外,還有材料的色彩與材料施工形式;又或者廠房改建、別墅、居民樓及躍式結構、木質民宿形式等,依然是對材料和施工的表現。民宿在做到后期,一定特別講究戶主的個人喜好,依然對特殊裝修細節的處理,一定是戶主對特定材料使用,特定施工方法選擇的結果,而在裝修過程中,民宿的主人,一定是一位匠心獨運的工人。
又比如戶主想裝修一個陽臺,無論是什么風格,你最終都要落實到材料上,無論是鵝暖石鋪面還是防滑磚鋪面,還是用落地窗封閉起來鋪木地板,最后都是材料給你真實的裝飾體驗,都是材料和施工的細膩程度,決定了你會想在陽臺待多久,可見材料與施工的重要性。
作為業主在選擇裝修時,更看重的時室內裝飾的效果,這也就是為什么在談單過程中或設計師闡述方案的過程中,談論很多重要的設計細節、裝飾技巧、設計想法時,還不如一張效果圖來的實在、快捷(裝修過程中經常業主看完效果,不做材料確認和施工圖確認的情況下,草率簽合同)。但是,這樣的對接過程是有弊端的,容易造成裝飾效果與簽單前看到的裝飾效果有出入,業主會認為裝修公司不用心,或者擅自改動了方案,比如更改,墻紙類型及色彩;更改吊頂的高度與面積等,影響了最終裝修效果。而雙方在“木已成舟”、“返工費時廢料”的情況下,極易造成業主在裝修后期方方面面的妥協,甚至影響材料使用壽命,從而造成工程糾紛。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大致歸納為:
1.由于業主首次、或者不常經歷這種情況,不清楚效果前期與裝修結果之間的差異,加之溝通不準確,容易造成糾紛。當然業主也會在施工過程中偶爾改變想法,更換裝修意圖,更改局部裝飾材料,使裝修前階段效果與后期階段的裝修風格無法匹配。
2.材料與施工對裝修結果的束縛。裝修材料的好壞,除外觀色彩需要考察外,同時也直接影響房屋裝修使用的壽命;材料的更新影響著裝修的施工,而裝修施工工人對工藝的熟悉程度,也制約著新材料的使用壽命,舊輔材與新面材搭配使用,工人不理解新材料、新裝修任務的細節,容易造成裝修事故。而施工人員的工藝水平,也關系到裝修材料能否被充分利用,裝修的效果能否被全面表現出來。在我的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就多次遇到,施工工人擅自改動設計細節,或者在施工過程中嫌麻煩費事,而擅自或慫恿業主改變設計的案例,以致最終效果無法與預期效果匹配,影響住戶生理與心理體驗。
3.由于業主的裝修想法大多來源于生活中的案例拼湊,或者生活中的想法、靈感,所以在整體性的把控上要弱一些,而對于裝飾效果而言,一定要注重整體性的把控,特別是在基裝方面,軟裝的效果可以后期調整,但是基裝的墻、地面磚鋪貼,墻面整體面漆色調,吊頂材料與樣式,甚至建筑的整體格局,在裝修完成后都是輕易無法改變的,光靠拼湊、搭接是絕對不夠的,往往造成裝修風格的不倫不類,加之近年人們普遍喜好自主裝修,更是造成室內裝飾環境的惡劣化。
為避免造成裝飾效果的不系統、不全面,避免后期出現較多遺憾,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在選擇裝修公司時,詳細了解裝修公司的規模、設計師案例完整度,是否有施工監理人員、施工工人裝修現場(而不是用來展示的樣板間)、裝修材料配備情況(材料合作商與給業主的使用材料),不可盲目選擇,更不可人云亦云,盡量選擇正規的、有完整制度的裝修公司。
第二、對裝修公司即將給自己使用的材料,進行市場了解,確保材料的可靠性。在裝修過程中,公司往往對幾家裝修材料進行調配,出現質量、色差、安全等多方面的差異,而且不易被察覺,比如開箱很久的膩子膏、乳膠,生銹變形的五金件等,用于施工將直接影響裝修效果與材料使用壽命,如果業主發現質量問題,應要求更換,不要不了了之。
第三、對裝修施工工人與施工工藝的確認,很多時候我們選擇一個好效果、好方案、昂貴的材料,不如選擇幾個好工人。必須承認在施工人員里,有出現施工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甚至新手、練手的工人,有些工人墻面膩子永遠取得平;墻地面磚也無法嚴絲合縫、無空鼓;吊頂出現開膠、脫落;木工、木器出現變形等,甚至造成材料浪費和施工返工的現象,而有些工人就比較好一些。業主在選擇施工時可以要求并指定施工人員,以保證自己的裝修意圖會被較好的表現出來。
第四、 室內裝飾施工人員的素質尤為重要。包括責任心、施工經驗、施工技藝,對于施工人員來說,大多是師傅帶徒弟,或者自學,多是對裝修效果的整體在認識上不夠重視,已做完手頭的工作,拿到相應的報酬為主,這些工人很少考慮住戶的體驗度、滿意度。
在大多情況下,人們對于工人的工作,很多時候是以擁有3-5年的工作經驗來衡量的,但是這個標準只是在工作的年限上做標準,在沒有責任心和工人對自身工作認可度的情況下,可以說只是行業里年限的增長,也許還會出現老油條的現象,會在施工過程中各種偷奸耍滑,更加不利于整體裝修效果表現和用戶體驗升級。
所以,為從根本上對裝修效果形成表現力,從根本上提高使用者的體驗滿意度,從根本上減少裝修施工的糾紛,從一位裝修工作者的身份建議。第一,業、住戶加大自身對裝修方案、施工過程的了解度。第二,提高對材料與施工的清晰度,在施工監理等人存在的情況下,認真仔細的選擇自己的材料和具體施工人員。第三,對于施工人員的綜合能力要有所了解,住戶不一定可以與施工工人進行對接,但是可以從某位施工人員裝修現場,來預測后期裝修效果。
而對于裝修公司來說,作為裝修的最終核心表現環節,作為公司有效競爭力,公司給業主裝修好壞的情況,作為裝飾裝修公司整體資金運作的核心。公司應該注重對裝修所需材料的質量保障,注重對裝修施工人員的管理,注重對裝修效果的整體檢驗。例如,設計師在施工過程中有沒有跟過現場施工,裝修結尾有沒有看過裝修效果,有沒有對裝修效果的不滿意之處做出調整;而另一方面,作為裝修公司,也應該在整體預算中增加終期保潔,用以保證裝修效果的體現,因為不得不承認很多裝修效果隱藏在灰塵之下,無法被表現出來。所以,不但要增加,而且要配套,可以培養公司人員或指定合作的保潔公司來做,給住戶以舒適的、滿意的體驗,而不應該裝修完工,就結賬、撤場。
裝修公司作為裝修承接方,對于裝修的效果,一直停留在效果圖和施工圖制作中,因為不會去體驗住戶的心理,做不到感同身受,很多細節方面不了了之。而住戶卻要在裝修的效果里住至少5到10年,甚至更久,所以對裝修的使用年限和細節更加注重。雖然沒有可以讓住戶百分百的滿意設計和施工,但是作為裝修公司,應該讓住戶的滿意度無限提升,包括住戶未來幾年的口碑。
結語:
在以往的裝修過程中,人們看重的主要是裝修方案,大多情況下都會以方案的好壞來評價整個裝修的結果,或者以方案和整個裝修的預算來衡量,其實不然,我認為裝修方案對整個裝修雖然起著指導和控制作用,但是最終的裝修效果卻體現在裝修材料和裝修施工上。在往常的案例中,前期住戶多表現在對方案的要求上,特別是第一次做裝修的住戶,都會在如中式風格、歐式風格、現代風格等,或者要求玄關造型、電視墻造型、柜體造型等方面反復糾結,但是我們的后期調研卻顯示,住戶在對方案的提及上,多是對當時裝修材料的選擇不滿意,對裝修的某處施工細節不滿意,如材料色彩、材料質地和不同材料未使用在合適的地方感到遺憾,還有如貼磚的不平整,拼花不整齊、沒有磨邊等造成的裝修細節出現瑕疵等。
我建議,業主、住戶在選擇裝修公司時,應該商討和明確個人與家庭人員喜好,對裝修過程中使用的材料與裝修公司商討明確,裝修公司對施工過程使用的材料、施工細節對施工人員做出明確交代。如有條件,大家都可分階段對現場施工情況進行確認,在尊重整體設計方案的情況下,不要輕易對使用材料提出改動;對于自己想要的裝修效果,應同設計師和施工監理溝通,為確保裝修效果被完整體現,為確保住戶體驗的滿意度,雙方應加大責任心,不可敷衍了事,對裝修施工細節不了了之。
參考文獻:
[1]楊金鐸,裝飾裝修材料,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16年1月
[2]吳鴻烈,淺析裝飾裝修工程中材料選擇與施工,新材料新裝飾 ,2014 (1)
作者簡介:
張銀濤,1989.03,陜西人,本科,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6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