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
觀山湖區(原名金陽新區)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西北部,總面積307平方公里,下轄3個鎮、10個新型社區,區域總人口超過45萬。目前,全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28所,在校學生71035人,公辦學校在職教職工2967人。現有專(兼)職體育教師208人,其中足球專業教師27人。
區委、區政府切實把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作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在推進素質教育、引領學校體育改革創新中取得了一定突破和成績,并于2015年6月被教育部評為首批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經過3年的發展,現有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6所(小學9所,初中5所,高中2所)。
在黨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教育部等6部門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等有關文件精神的指引下,觀山湖區扎實開展校園足球工作,現已成為貴州省校園足球一張亮麗的名片。
為使校園足球工作扎實有效開展,觀山湖區主要采取了“一推廣、兩健全、三強化、四保障”的措施。

即“深入推廣、普及校園足球”。作為貴州省首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區政府于2017年5月與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簽訂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區改革發展備忘錄。著力擴大校園足球覆蓋面,鼓勵支持各年齡段學生廣泛參與,增加校園足球人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推薦符合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申報條件的中小學校積極開展申報工作,增加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數量,2015年成功掛牌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7所,2016年成功掛牌6所,2017年成功掛牌3所,2018年又有8所學校正在進行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申報。力爭通過校園足球的推廣普及提升全區學校體育工作水平,讓全區學生走到陽光下,走上運動場,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和魅力,全面提高全區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頑強拼搏的精神。

1.健全組織領導,明確工作思路。一是成立以區政府分管區長為組長的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區教育局,由區教育局主要負責人兼任辦公室主任,并舉行區校足辦揭牌儀式;二是區政府把推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工作作為全區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一年至少召開兩次專題會,研究部署校園足球相關工作;三是制訂了《觀山湖區校園足球發展實施方案》,明確工作職責,從教學、訓練、競賽、條件保障、評價與激勵等方面給予支持;四是每年安排不低于100萬元的足球經費預算,全力推進全區校園足球發展。
2.健全體制機制,完善配套政策。一是校園足球結對發展機制,觀山湖區的各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分別同2~3所鄉鎮學校開展校園足球手拉手幫扶活動,每月進行一次交流指導,促進區域內校園足球的普及和均衡發展。二是足球特長生招生管理機制,制訂了區內3所初中、2所高中足球特長生招生計劃,2018年,面向貴州省招收140名足球特長生。三是校園足球多層級評價獎勵機制,對成績突出的學校、教師及學生給予表彰獎勵,不斷完善各級各類校園足球比賽活動開展獎勵機制。四是學生運動意外傷害事故第三方調解機制,充分發揮校方責任險、學生平安保險在化解運動意外傷害方面的積極作用,提升校園足球活動安全保障水平。
1.強化以校為主抓普及。國家級、省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嚴格落實每周一節足球課的要求,并通過實施大課間、陽光體育一小時、“樂童計劃”及足球社團等活動普及足球基本知識;通過校內選拔及外招足球特長生的方式,組建校級精英隊,逐步完善每一個學段的梯隊建設,同時,聘請專兼職足球教練員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訓練。
2.強化專業引領抓競賽。每年3~6月舉行區級中小學生校園足球聯賽,根據城鄉學校場地的差異,分為超級組和甲組,讓學生的足球水平差異縮小,從最初的只有小學組和初中組到2018年的U7~U15組別全覆蓋,讓每個年齡段的學生都能參與比賽,不斷提高學生的足球運動水平。
3.強化育人功能抓內涵。以球潤德、以球啟智、以球健體、以球育美,通過大課間、陽光體育一小時及足球社團等活動普及足球基本知識,利用專欄、校園廣播、校園網絡、足球畫廊、板報海報,充分展示足球明星風采、播放校內外足球新聞、宣傳校園足球開展情況、展示足球技術分解動作要領,切實發揮環境文化的熏陶作用。同時,通過開展足球攝影、繪畫、征文、演講等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讓學生感悟足球文化,不斷豐富足球內涵。

1.抓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目前,區內中小學體育館24876平方米,小學運動場地145351平方米,中學運動場地236332平方米,共有44塊足球場地(其中400平方米以下的場地43塊,400平方米的標準場地1塊),53所中小學擁有塑膠田徑場地,覆蓋率達88%,足球場數量占貴陽市學校足球場總數的三分之二,為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提供了硬件保障。
2.抓專項經費投入保障。僅2015—2016年就投入經費1293萬元,用于中小學體育場地的新建和維修改造。除省、市匹配經費外,區級每年投入經費近100萬元,2018年專項經費列支50萬元,用于校園足球競賽及足球教師培訓。
3.抓師資隊伍建設保障。每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至少擁有1名足球教練員、1名校園足球活動指導員,每個年級配備1名校園足球活動兼職指導員。現有貴陽市E級足球教練員8名,中國足協D級教練員16名,中國足協C級教練員1名,外聘巴西籍教練員1名、塞爾維亞籍教練員1名。2017年,2名教練員經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委選拔赴英國留學并獲得英足總L2級教練員證書,2018年,又有2名教練員經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委選拔分別赴英國和法國留學。
4.抓督導評估考核保障。將校園足球工作納入各中小學年度目標考核,年底進行檢查考核;擬定《觀山湖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督導評估方案》,每半年組織一次全面督查考核,對未達到要求及相關標準的學校,取消其當年教育目標管理考核評優資格,以考核促落實。
各學校將校園足球運動融入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成立校級足球隊,開展校內足球比賽,努力實現“班班有足球、人人愛足球”;通過與體育俱樂部合作的方式,解決缺乏專業足球教師的問題,提升訓練水平,選拔人才、發現苗子,為學生發展提供更多平臺。通過扎實工作,部分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取得了可喜成績,如,2017年7月,觀山湖區世紀城小學足球隊蔡承燃入選教育部選拔的精英足球隊,遠赴德國參加中德青少年足球訓練營進行訓練,并在德國參訓時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和默克爾總理的親切接見。2018年4月,該校6名學生赴德國代表中國青少年參加SPARDAYOUNG(斯巴克杯)國際青少年足球錦標賽,此賽事是德國首次邀請中國青少年球隊參加,也是貴州青少年首次代表中國隊到國外參賽。
建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小學、初中、高中對接招生機制,實施小學階段在教育局注冊運動員與初中(外國語實驗中學、北京師范大學貴陽附屬中學初中部、逸都國際學校)、高中(觀山湖區第一高級中學、北京師范大學貴陽附屬中學高中部)雙向選擇入學機制,留住優秀足球運動員。如,觀山湖區外國語實驗中學獲得近幾年省、市校園足球聯賽冠軍;2014年起,觀山湖區外國語實驗中學足球特長生幾乎整隊升至觀山湖區第一高級中學,而高中隊幾乎包攬了省、市各級各類比賽的冠軍,最好成績為全國高中生聯賽第八名,創造了貴州省在此項目上的最好成績。學生個人也獲得良好發展,楊鵬舉現在西班牙馬德里競技俱樂部梯隊、吳瑞龍入選全國中學生國家隊,歐陽源隆入選中學生赴德國訓練營陣容,蘇囿銘、莫啟揚、聶鈺柴入選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總營(貴州省入選4人)。此外,在2017年高考中,該校首屆足球隊員有12人憑借足球特長考入大學,包括同濟大學等名校。
各學校在普及足球運動的過程中,通過足球課讓學生了解足球運動、學習足球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等,更主要的是通過比賽提升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和對足球運動意義的理解,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團隊意識,有利于促進心理健康,強化心理承受能力。如,觀山湖區外國語實驗中學舉辦的校內比賽采用八人制比賽(2名女生6名男生),要求每班級參賽人數為20人,每10min必須替換4人(1名女生3名男生),不重復上場,20名學生都可以獲得上場的機會。此舉是為了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關注足球運動,在比賽中感受足球運動帶來的快樂、拼搏、合作和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同時,該校還以省級重點課題“中學校園足球運動校本課程的開發研究”為依托,探索足球校本課程的構建。
觀山湖區校園足球工作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學校足球專項資金不足、專職足球教師及教練員匱乏、標準場地緊缺、足球賽事組織相對業余等。下一步,觀山湖區將在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做好觀山湖區的校園足球工作。
一是向上級教育、體育部門爭取專項經費;二是從區級教育經費中列支校園足球專項經費并逐年增加;三是研究探索社會資金支持觀山湖區的校園足球工作。
一是通過公開招聘足球專業教師、外聘足球教練員、購買服務等方式彌補教師數量不足的問題;二是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利用區內資源開展區級培訓,分批次輸送教師參加市級、省級、國家級乃至國外的足球專業培訓。
一是繼續將校園足球工作納入年終績效考核及激勵機制的考核內容,加大對校園足球工作督導考核的力度;二是組織校長加強學習,提高加強校園足球建設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認識。
一是制訂完善各項配套政策,為校園足球工作做好頂層設計;二是完善各項管理辦法,規范管理觀山湖區校園足球工作;三是健全評價與激勵機制,為校園足球工作良性發展提供動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