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石寶山中的女歌手

2019-01-02 09:04:28責任編輯左家琦
大理文化 2018年11期

責任編輯:左家琦

●李樹華 文圖

電影《五朵金花》中的主題曲《大理三月好風光》,曾經唱響大江南北,但許多人不知道,這首歌就是根據劍川白曲改編而成的。這部電影之所以受到白族人民喜愛并讓海內外的人們認識了大理,就是因為它不僅深深植根于白族民間的土壤之中,是白族人民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而且其中的音樂還運用了當地與群眾生活緊密相連的白族民歌和白族調……在劍川,有許多優秀的歌手,今年46歲的張福妹就是石寶山中一位遠近聞名的白族民間女歌手。

唱不完的白族調

白族調是白族人民記錄歷史、傳承經驗、抒發情感、傳情達意、展現自我的重要手段和窗口之一。作為白族調“白曲”主要發祥地之一的劍川,被人們稱之為“白曲之鄉”。

除了頗有名氣的李寶妹,聽說在劍川縣還要一個能唱會跳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張福妹,于是,我來到石寶山中的石龍村,采訪這位女歌手。

“李老師,不好意思啊,我媽多年來習慣于說白族話,不喜歡說漢話,你有什么需要采訪的,也可以和我說,不用客氣……”張福妹的兒子小董直言不諱地對我說。

張福妹近照

我有些猝不及防,雖然我自己也是白族,但是也只能夠和她進行一些簡單的交流。許多外地人不知道,以為只要是白族人,一見面就可以毫無障礙地進行交流,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會,殊不知,即便在大理州,也有多種白族方言。大理州內的大理、劍川、鶴慶、洱源、祥云以及賓川等縣的白族人之間交流,彼此只能聽得懂一部分。我和張福妹就屬于“互相聽得懂一部分”這種類型,他的兒子小董在這種情況之下用漢話做起了我們的兼職“翻譯”。

“李老師,嗯早(劍川白語喝茶的意思)……”

張福妹笑著給我遞上來一杯茶,我們的采訪在不經意間開始了。在采訪過程中,張福妹和我一樣,耐心地聽著兒子說話,只有當兒子問她時,她才時不時會插上幾句話。我很難想象,這樣一個話語不多的人,怎么會成為一個在對調子時張口就來的對歌高手呢?

據小董介紹,他媽沒讀過書,不習慣說漢話,但是這并不影響到她媽媽進行對歌。對歌時,基本上用的都是劍川當地的白族話……

在我看來,“歌”和“調子”都是“白曲”的一部分,都屬于“白曲”的內容。旋律優美,表現力豐富的“白曲”既可獨唱,也可對唱,有山歌、情歌、勞動歌、儀式歌等不同的內容,常在山間湖畔、田邊地頭對唱,一般要用具有地方特色的龍頭三弦來伴奏,歌詞也多為即興創作。

在大理地區,一年一度的“石寶山歌會”和“白族火把節”,是男女老少“對歌”“對調子”的大舞臺,也是集中演唱“白曲”的盛大場合。許多當地有名的民間歌手都會早早地為這兩個久負盛名的節日做準備,張福妹也不例外。

張福妹介紹說,在男女對唱時,劍川白族調的聲調是有所不同的。男性唱時熱烈奔放,開朗明快;而女性唱時則委婉纏綿,這樣讓人聽起來會比較柔和一些。當然,無論男女,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對調子時,要用白族調中最具特色的“屬音”和“三音”。如在大理州流傳的“心肝票”,就是以劍川“白曲村”石龍村的白族調為主旋律改編的。

不可否認,石龍村之所以能夠產生遠近聞名的歌手,與這個村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濃郁的民族風情是分不開的。

位于劍川縣西南部,坐落在石寶山西麓、四面環山的沙溪鎮石龍村,古稱“蕨市坪”,世代聚居著白族,具有濃郁的民俗文化氣氛。石龍村距石寶山寶相寺2千米,全村共有215戶,1045人,村前有清澈如鏡的石龍水庫,水資源相當豐富,經濟上以農業種植為主,屬單一的農業經濟類型。由于石龍村交通不便,民風古樸,因而在歷史上很少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保存了傳統民歌、民間歌舞、霸王鞭、白族民間戲曲吹吹腔等豐富的原生態民俗文化活動。此外,由于受到石寶山佛教文化的影響,在石龍村的文化傳承中,還有“阿吒力”佛教文化及白族“朵兮簿教”原始宗教文化的影響,體現了石龍村傳統民俗文化的多元性和白族原生文化的原始性。讓人欣慰的是,如今,人們依然能在石龍村看到本主廟、關帝廟、觀音廟、古戲臺等這些民族文化建筑。

據張福妹講,石龍村里的民俗宗教活動很多,比如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初六,全村的人們都要在本主廟的戲臺上唱整整6天的“大戲”,內容有當地傳承多年的“本子曲”、白族古樂、滇戲;農歷六月二十三這天,要舉辦“牛會”“馬會”,祈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六月二十四和八月十八這兩天,要舉辦“關圣帝會”“天公地母會”。此外,還有正月初九的“上九會”,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的“觀音會”,還有六月二十五的“火把節”。從正月開始到年底,除了這些節慶外,石龍村還要過清明、端午、七月十四、八月十五等這些傳統的節日,這些節日,不僅豐富了村里的文化活動,凝聚了民心,也傳承了白族文化。

聽了張福妹的介紹,我心里有些驚訝,想不到一個小小的石龍村,竟然還留存著如此豐富的民俗活動。不過,張福妹還告訴我,由于受到石寶山歌會的影響,石龍村久負盛名的還是白曲對唱。

“我們石龍村雖然不大,卻是遠近聞名的‘白曲村’呢,呵呵……每年的石寶山歌會期間,我們這個村的歌手都會得前幾名。比如‘白族歌后’李寶妹、在中央電視臺全國青歌賽中進入過前十強,在河南電視臺“星光大道”得冠軍的小阿鵬姜續昌,還有李根繁、李福元都是我們石龍村人。現在我們老百姓的日子比過去好過多了,村子里讓我們搞‘三清潔’,我們要爭氣,家家戶戶要講衛生,所以我們自己就編了白族調,來宣傳‘三清潔’這個活動。”張福妹想了想,笑著對我說道。

“我今天來時,剛進來村口就聽到三弦聲和白族調對唱,這個是怎么回事啊?”我想了想,突然問張福妹。

“李老師,我給你唱一段……”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張福妹隨口就唱開了:“哎呀啊嘞……村村三清潔,人人要參與。個個講衛生,人人不生病……”

我突然想到,像白族調這樣的原生態文化之所以能夠在許多地方保留下來,就是因為它來自民間,扎根于民間,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這種文化現象在全國各地并不少見,如陜北說書、東北的二人傳……

音樂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白族調也同樣如此,它源于白族人民的生產生活,貫穿于白族人民的衣、食、住、行。劍川白族調是一種語言的藝術和情感的藝術,通過歌唱的形式實現語言的交流以及情感的表達。在白族調的對唱中實現了情感的抒發、感情的交流。通過數代白族兒女的演唱、傳承,如今留下的調子不僅成為了不同時代白族人民心靈世界的真實寫照,而且也是無數白族兒女思想感情的真實流露。

石寶山上顯身手

張福妹出生于1972年,在母親的影響下,她從11歲開始就學會了唱白族調。從一個目不識丁的山區女孩子,成長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石寶山歌會的代表性傳承人,張福妹的經歷讓我有些不可思議。

小時候,張福妹每天都要到家對面的山上去放豬……不但放豬,還放牛放羊。張福妹在放豬無聊的時候就喜歡練唱,后來長大了,不去放豬了,就上山去砍柴,還到田地里去做一些農活,有時還大著膽子和人家去打歌對唱,唱《泥鰍調》《出門調》《勸賭調》時間一長,就熟悉了,掌握了一些唱法。

張福妹在12歲那年就拜黃四代、李銀淑為師,在她們的精心指導下,17歲時就參加石寶山歌會。她至今還記得,17歲那年第一次登上對歌臺演唱就獲得一等獎的情景。

第一次獲獎往往會對一個人的人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張福妹也不例外。自從那次獲獎后,她每年都會出現在被譽為“白族歌城”石寶山歌會節上。

石寶山位于劍川縣城西南約25公里的老君山系。這里峰巒疊嶂,林木蔥籠,既是被稱為“南天瑰寶”的南詔大理石窟所在地,又是一年一度的白族萬人歌會的活動場所,是聲名遠播的白族狂歡節。在每年農歷的7月舉行,會期3天。歌會期間,數萬來自劍川及大理、洱源、云龍、蘭坪、鶴慶、麗江、祥云等縣的白族青年男女及歌手,從四面八方紛紛云集石寶山石鐘寺、寶相寺、海云居、金頂寺附近的山林,甚至聚集到肅穆的神像面前,一邊游覽山林古剎,一邊亮開嗓子,無拘無束地唱曲對歌。方圓十多里的山間小道上,游人如織,如怨如訴的三弦聲,悠揚婉轉的調子聲此起彼伏,此呼彼應,夜以繼日地飄蕩在山間林莽。

在婉轉而優美動聽的歌聲中,許多人結識了新的朋友,有的尋覓到了終生伴侶。就像有的歌手所唱的那樣:石寶山上對歌場,歌如靈泉不斷根;歌如滿山樹葉子,聲聲結心音。

石寶山歌會是一個以對歌賽歌為特色的民族傳統節會,據考證,已有上千年歷史。唐《蠻書》卷八載:“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閭巷,吹壺盧(葫蘆)笙,或吹樹葉。聲韻之中,皆寄情言。”即使發展到了今天,歌會上以歌傳情,或吹樹葉互相招引的情景與此記錄極為相似。而歌會上對唱的白曲“山花體”,也就是頭三句唱詞為7個字,第四句為5個字的格式,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彈弦唱曲本來就是白族青年以歌為媒,尋求知心伴侶的巧妙方式,歌會自然便成了他們最為公開的社交場合。通過對歌互相了解,比試才能,傾訴心曲,因而每段歌詞都是那么質樸純真,耐人尋味。每當出現一對精彩的對唱,圍觀者立刻云集四周,人們都從中獲得至善至美的藝術享受,也有不少青年男女正是通過唱曲對歌結成百年之好。自然,上山對歌的也不只是年輕人,只要上得山來,便要盡情舒展歌喉。老年人認為在歌會上唱白族調可以得到幸福吉祥,抑或平日在家已向神靈許下心愿,為保清吉平安,一定要上石寶山唱上百十個調子,于是唱調子成了他們的還愿之舉。中年人則多數借歌會抒發情懷,展現自己的心智和才能。

張福妹告訴我,歌會流行的曲調以大理州中部方言區流行的劍川調為主,以龍頭三弦或吹樹葉伴奏,唱詞均為白族詩歌“三七一五”的傳統格式,格律嚴謹,不能跑韻跑調。

作為一名優秀的民間歌手,張福妹不僅熟悉掌握了傳統民歌,還能夠面對現場即興演唱,往往演唱就會妙語連珠,動人心扉。如果棋逢對手,便會對答如流,甚至夜以繼日地接著唱下去,分不出勝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石寶山歌會既是白族人民抒發情懷,贊美生活的盛大聚會,也是進行民歌藝術交流,傳承民間藝術的橋梁。

石寶山歌會的主會場位于被稱為“云南懸空寺”的寶相寺內,這里怪石連綿,泉水叮咚,迂回曲折的石階路,通向一座座構建于危崖絕壁的寶剎。山腳則有對歌臺、小廣場。這些開闊的地方,在歌會期間便會自然成為專為歌會服務的集市。每當歌會來到,攤販云集,各色小商品琳瑯滿目,尤以各種風味小吃和地方特產最盛,為人們的休閑娛樂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也烘托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入夜,街場又會變成篝火會場,青年男女耍起石寶山特有的“香龍”,跳起霸王鞭舞,來自各地區的游客也紛紛爭相獻藝,歡歌笑語,立刻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張福妹對我說了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年,她們一群女孩子相約和一群男孩子對情歌,即興演唱,那時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習俗,就是如果對面的哪個男孩子對贏了,他就可以把對輸了的女孩子牽走……這一幕讓人想起來就覺得有些浪漫。

在和張福妹交流的過程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多次談到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近年來,面對時代變遷和強勢文化的沖擊,劍川白族石寶山歌會這一古老的傳統習俗和作為白族口頭文學形式存在的白族歌謠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白族語言正面臨逐漸消亡的危險。特別是近年來,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改變和現代農業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較大改變。加上大眾傳播媒介的普及、社會成員流動性的增強,使擁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白族傳統文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長期以來維護和支撐著白族傳統生活方式的價值觀念也正發生急劇變化,傳統道德觀念也受到了巨大沖擊。城市化的發展、商品經濟的沖擊,使劍川白族石寶山歌會賴以生存的空間環境有了較大改變。

張福妹有些憂慮地說,現在,在整個石龍村里,會彈三弦唱白曲的年輕人已經越來越少了,面對這個新的問題,她要盡到自己作為省級傳承人的責任,盡可能地多帶幾個徒弟……值得欣慰的是,2008年6月,云南省劍川縣申報的石寶山歌會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石寶山歌會上流行的劍川白族調,已被收入國際著名民歌歌目。

功夫不負苦心人,經過多年的努力,張福妹在傳承白族調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穩。2001年,有了些名氣的張福妹被劍川縣旅游局聘為石寶山景區的歌手和導游。那幾年,她被劍川縣多次推薦參加大理白族三月街民族節,在劍川縣的文藝活動和白族調對歌賽中,張福妹多次獲得一、二等獎。2008年8月,她獲得劍川縣委、縣人民政府頒發的“劍川2008年石寶山歌會節‘傳統白曲賽歌’”銀獎。2012年6月,她參加劍川縣文化館舉辦的“白曲創作暨龍頭三弦演奏培訓班”并獲得優秀獎。除了刻苦學習傳統白族調的演唱,張福妹還拜石龍村的霸王鞭傳承大師李定鴻為師傅,學習白族民間傳統舞蹈霸王鞭,她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通過幾十年的努力,使自己成為白族傳統舞蹈和白族藝術的傳承人。她心里明白,只要不斷努力,她就會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

張福妹的小徒弟們參加2018年度的石寶山歌會

2014年,張福妹終于如愿以償。這一年,鑒于張福妹在傳承民族民間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云南省文化廳命名她為“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這年8月,她被選送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參加云南省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人培訓班學習。同年,她在全省的“原生鄉村音樂歌舞藝術節”節目展演中,她演唱的白族調《風吹十里桂花香》和《小心肝》獲得優秀獎。張福妹被命名的民俗類“石寶山歌會”傳承人,屬于民俗類的綜合性傳承項目,包括石寶山歌會的傳說、舞蹈、白曲、古樂、霸王鞭等,這個命名也意味著她擁有綜合性的傳承才藝。

張福妹還向我介紹,白族調的唱詞,經過多年的傳承,已經形成了本民族所獨有的一種詩歌格律,統稱為“三七一五”體,也就是每節歌詞以三個七字句和一個五字句構成,這種格式和白族的韻文是一樣的。

明代白族詩人楊黼創作的《詞記山花·詠蒼洱境》的白語抒情長詩,其實就是以這種格律寫成的,因而這種格式又被人們稱作“山花體”。除了“三七一五”體,絕大多數白族民歌是以七句或八句為一首的短歌,一般分為上下兩闕。上闕以三個字的“韻頭”起韻,然后接著是兩個七字句,一個五字句。而下闕為三個七字句,一個五字句,這樣,上下兩闕就構成一首完整的詩歌。

在我強烈要求下,張福妹給我唱了兩首有“韻頭”的和沒有“韻頭”的調子。她似乎不需要準備,一張口就來:

“翠茵茵

小妹你是啟明星

一表人材逗人愛

賽過觀世音

芍藥見你紅了臉

牡丹見你讓十分

只要見著妹一面

有病也減輕”

我知道這就是第一句用“韻頭”的調子。

“石寶山上郁金香

小妹你家住哪方

臥蠶眉毛丹鳳眼

藍花綠衣裳

愿變你窗前明鏡

愿變你灶后水缸

愿變十五三更月

夜夜照妹窗”

這是第一句不用“韻頭”的調子。據張福妹介紹,在平常的對歌過程中,直接用歌詞限韻的白族民歌還要講究押韻和聲調高低相協的格律,如果一方跑了韻,就算是輸了。

事實上,大理各地白族民歌的唱詞基本是一致的,曲調則因地區不同而風格各異,主要分為“大理調”“劍川調”“西山調”“東山調”“山后曲”“祥云白族調”等。有的高亢粗獷,有的幽婉動人。內容也十分多樣,不但有山歌、情歌、習俗歌、詠物歌、兒歌,還有大量幽默詼諧、“正話反說”的“反意歌”,表現了白族人民樂觀自信、開朗活潑的民族性格。

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的劍川白族調,有以插秧、播種、開荒等勞動為題材的秧雞調插秧曲,有夫妻生活的《鴻雁帶書》,還有送別的《出門調》、男女愛情為主題的《風吹十里桂花香》《男是青松女是杉》,描述禮儀道德的《勸賭調》《母雞抱鴨》。

劍川白族調有的“同曲不同詞”,歌名大多數以該歌曲所表達的思想內容來定歌名,通過歌名我們就可以大概地了解這首歌曲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同時白族調主要通過不斷地改編歌詞來增加其曲目,使其得到不斷的豐富,也就是說白族調主要是以同曲不同詞來增加其曲目。即興創作的白族調主要是白族人民在生產生活中進行創作的,出現在田間地頭,而不是像專業歌曲一樣進行專業化的要求。勞累的時候哼兩聲,生氣的時候罵幾句,高興的時候說說笑笑再與固定的白族曲調一合,新的白族調曲目也就從此誕生。

劍川白族調講究唱詞格律采用傳統的山花體詩歌格律“三七一五”即三個七字句和一個五字句構成一節歌詞。而且短歌一般分為上下兩闋,上闋的第一句有時是三個字的韻頭起韻。有時在白族調的演唱中還會出現唱詞的變體,但大多數的格式基本不變。伴奏主要以龍頭三弦為主,但有些白族調也采用嗩吶、月琴為伴奏樂器,在劍川白族人的生活中有著弦子無品的說法。也就是說用三弦為演唱者伴奏時每個彈奏者所彈的旋律都會有差異,只要能應和演唱就行,從中我們就可以深切地體會到伴奏旋律的多樣性。但所彈的旋律都以民族調式中的五聲羽調式為主,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同時也可以說得上是白族民間音樂的典型象征。近年來,石龍村古樸的原生態民俗文化引起了國內外研究機構的關注,聯合國科教文組織“SIL白族合作項目”和云南大學民俗研究所把石龍村作為實驗點和研究點,以打造民族民間文化的研究平臺。

民族文化的傳遞者

自走上學習傳承白族調這條路以來,張福妹十分注重對下一代傳承人的培養。

“李老師,我的第一個學生就是我自己的女兒董繼蘭,在教會我女兒唱調子后,我就經常帶著她參加各種各樣的演唱活動。有時甚至母女同臺演出。”張福妹有些自豪地對我說。

“我聽說你的女兒已被著名舞蹈家楊麗萍選入她的團隊,成長為全國有名的舞蹈演員“小金花”了,有這回事嗎?”我問道。

“是的,有這回事。”張福妹回答說。

為人謙和禮讓的張福妹,在傳藝過程中十分用心,被石龍村的鄉老稱為德藝雙馨的白曲傳承人。張福妹告訴我,她從2008年就開始收徒傳藝了。這么多年來,她先后帶出了8個徒弟,8個都走出了大山,成為了白族歌手。2011年,張福妹參加了“民俗文化進校園”項目活動,培訓了30名學生。2013年,在云南“土風計劃”項目活動中,張福妹被聘為“歌舞樂曲”授課老師。

石龍村白族調傳承有自然傳承、師徒傳承、家族傳承、學校傳承和培訓班傳承幾種方式,傳習過程分“聽”“記”“練”“對”“演”五個階段。近年來,石龍村的白族調傳承呈現出演唱群體大,演唱形式豐富,傳播方式多樣的優勢。這讓張福妹在傳承的漫長道路上增添了不少信心。

張福妹認為,目前,白族調在傳承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這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有5個方面:30歲以下年齡段會唱白族調的人比較少,好歌手、女歌手、新歌手不多,制作和彈奏三弦的人數也比較少,白族調新曲目創作不夠多,歌手演出機會不多。

懷抱龍頭三弦,身著藍白褂子,這是石龍村人唱白曲、彈三弦的標準行頭。

白族調也是石龍村白族民眾最為喜聞樂見的主要藝術形式之一。然而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和全球化浪潮的席卷,白族調的生存語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它所承擔的社會功能也出現了轉移和變遷。

從11歲到46歲,對于張福妹來說,35年的傳承生活,早已成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她的記憶中,2002年那一年的石寶山歌會,更讓她終身難忘。

“那一年石寶山歌會,我在對歌時,碰到一個很厲害的對手,他把我對得無話可說,啞口無言。我第一次在對歌臺上當眾敗下陣來,覺得很丟人。那一次回家后,我一直在心里恨自己。而以前我一直很自信,認為自己很厲害,不會輸給任何人。不過,雖然那次對我打擊很大,但也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的不足之處。現在想起來也算是一件好事。因為那次過后,我虛心向李根繁、李寶妹這些老師學習,有時還和他們一起同臺演唱,時間久了,自己的水平也就不知不覺提高了。”張福妹和我說起16年前的事情,至今仍記憶猶新。

在采訪過程中,我明顯感覺到,不僅張福妹,就是她的兒子、女兒,還有兄弟姐妹都支持她唱白族調,一家人都以她為榮,這讓她感到自己活得很充實、很幸福。

據張福妹講,白族調的演唱形式多種多樣,既有獨唱、對唱,還有合唱,獨唱的曲目大多都具有倫理道德的色彩,如李福元演唱的《劍川海東調》它以獨唱的形式進行,而且以嗩吶為伴奏樂器,音域寬闊,具有綿長嘹亮的特點,主要講述勸學上進的思想,不斷地催人奮進教育著廣大的白家子弟,具有很強的教育性。

白族調對唱主要講述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劍川縣有著“歌王”“歌后”之稱的姜宗德、李寶妹所唱的《風吹十里桂花香》《男是青松女是杉》《相遇半山坡》等,都是通過對唱的形式來完成愛情故事的講述。而以白族調合唱的曲子一般較少而且為齊唱的形式沒有多聲部的音樂織體,一般用于迎賓和宴請時演唱。合唱的形式大多出現在調子的最后一句,或是以一領眾和的形式出現。

劍川白族調具有重要的文化傳承功能,通過先人遺留下來的白族調,后人可以了解到前人的思想意識、歷史、宗教信仰等,例如在傳承遺留下來的《泥鰍調》中人們就可以深切地看到我國抗日戰爭時期的社會歷史,人民不敢走出家門,東躲西藏,過著背井離鄉的生活,在這首調子中形象地把在戰爭中受苦的人民比作水草下的魚,有苦難說過著心驚膽戰的生活。不僅是戰爭時期我國勞動人民的真實寫照,而且也是我國戰爭時期革命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一種特殊的歷史文化記憶方式。

近年來,劍川白族調發展的有利條件越來越多,物質生活的提高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文化藝術的繁榮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人們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相關文獻翻譯,促進白族調的傳播,使越來越多的人了解白族文化,促進民族文化交流融合。

至于不利因素,主要是白語只有語言,文字失傳,使白族調只能以一種口頭傳承的形式遺留下來的局限性。在傳承的過程中,大批優秀的作品出現遺失或變異,失去了原有的精華,不利于傳統白族調的保留。另外,流行音樂的興起,使許多人忽視了本民族音樂,導致了會唱白族調的人越來越少,田間地頭幾乎聽不到白族調的聲音,更為嚴重的是,白族調的功能也在不斷減弱,出現商業化,不利于原汁原味白族調的保留,這些現象不能不讓張福妹等人擔心。好在近年來,在劍川縣沙溪鎮的大部分小學開展“白族調入校園進課堂”活動,將白族調音樂融入到學校園區,使白族調音樂得到了有效的傳承推廣。

“我會活到老,學到老,還要唱到老,用余下的時間把我們的白族調一直唱下去……”張福妹對我說這話時,眼里有些濕潤。

編輯手記:

文化包括傳統文化與時尚文化等不同形態,它們形成鮮明對比,過去,好多流傳于民間的山歌小調被看作是下里巴文化,在今天看來,卻是我們民族快樂生活的源泉,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是時尚文化,它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長久積淀逐漸形成。真實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和信仰,社會才會和諧有序地發展,在大理白族傳統民歌之中,最受群眾喜愛而又流傳最廣的當屬“白族調”,白語稱“白兒祜”,意為白曲,類似于山歌,其形式有各種體裁,諸如歷史故事、社會生活、勞動生產、山川景物、愛情婚姻等等都融于歌詞之中,由非對稱性七字、五字、三字句組成的歌詞常冠以地名統稱,突破了傳統歌詞的嚴整呆板。白族調基本都是即興演唱,很考驗一個人的才能,在平時的生產生活之中,白族調幾乎是白族人民的家常便飯,屋內屋外、田間地頭都隨時可以聽到,通過演唱的形式來傳達情感,表達期望。劍川被稱為白族文化的聚寶盆,阿鵬的故鄉,這里的人還相對保留著白族的語言和音樂,還有很多藏于民間的白族調高手,在當地有很高的知名度。劍川白曲作為白族傳統音樂的精典,它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帶有廣泛普遍性的文化現象,植根于當地傳統文化的母體,體現著當地文化的精神和特點。在現代化進程中,白族傳統文化正面臨消失的危機,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傳承與保護民族文化迫在眉睫,是當代人應負的歷史使命。好在劍川白曲現在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目,這是劍川乃至大理,乃至全國喜愛白曲的白子白女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大好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不卡|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亚洲第一网站男人都懂| 久久综合色88|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9966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激情成人|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青青草一区|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一级|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91|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97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欧美综合成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色综合五月婷婷|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九九视频免费看|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18黑白丝水手服自慰喷水网站|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性久久久久| 福利在线不卡| 91网站国产|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秋霞国产在线|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无码人妻免费| 美女国产在线|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曰韩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av性天堂网|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热| 国产美女叼嘿视频免费看| 麻豆精选在线|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久久永久视频| 国产色图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97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欧美午夜网站| 99re视频在线| 亚洲成人手机在线|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欧美啪啪精品| 国产精品13页|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91娇喘视频| 亚洲国产系列| 热热久久狠狠偷偷色男同|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成年人国产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色网在线视频| 国产农村1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