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世界報》2018年12月31日文章,原題:中國人喜歡摸我的卷發,但是不愿撩我初到中國是去年9月在北京火車站。當時我還不會說漢語,英文也不太好。一群年長者圍過來,嘰嘰喳喳提了好多我完全不理解的問題。我去哈爾濱攻讀生物化學博士,這座有“東方莫斯科”之稱的城市的寒冷氣溫讓來自多哥的我感到巨大差異。特別讓我詫異的是,馬路上不斷有陌生人拿出手機對準我拍照,僅僅因為我擁有黑皮膚。膽大一點的會跟我說上兩
句,或邀請我擺個姿勢。一次去滑雪,人群蜂擁圍攏過來。盡管我挺享受這種明星般的待遇,但被圍觀的感覺也讓我有些恐懼。
中國人對老外抱有好奇心,對黑人女性表現得尤為明顯。我已記不清有多少人在街上觸摸我的卷發,有人以為我戴著假發。對此我通常報以微笑,但當這種觸摸不經征得同意時,我感到很厭惡。后來我才明白,中國人不認為在公共場所這樣的身體接觸具有性騷擾或種族歧視之嫌。在我家鄉多哥,這也不是什么大事,但人們一定會事先征得同意。
盡管不喜歡被人隨意摸頭發,但我將此視為中國式好奇,于是更驕傲地展現自己的卷發。不過非洲女性在華生活,必須要接受鮮有艷遇的現實。中國傳統的美白審美偏好令我們對中國男性難以產生誘惑力,此外,中國男性還偏愛纖細身材,這讓我們渾圓的體型更沒機會了。在多哥街頭或社交網絡,處處可能發生調情。但我在中國卻有點兒找不著北——至今都沒中國男人撩我,手機從沒收到挑逗信息,生活中幾乎沒有本地男性朋友。在華非洲女性想要被撩,大多要找個非洲男友。
我已在華生活4個月,中國一點點征服我。我欣賞其多元文化和勤勞人民。為了讓五星紅旗飄得更高,中國人每天都在努力工作。我也愛上哈爾濱,這里幾乎看不到暴力犯罪,市民是如此熱情、友善。▲(作者尤迪特.格納美,潘亮譯)
環球時報2019-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