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日本、德國特約記者 李勇 李珍青木●魏輝王偉柳玉鵬

送走政治上有些吵鬧、經濟上有些動蕩的2018年,2019年對世界來說又會是一個怎樣的年份?新舊交替之際,這個話題引來全球媒體七嘴八舌的熱議。而作為世界經濟增長重要引擎的中國,歷來是分析人士預測、展望的重點。透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的新年賀詞,有的看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9年進一步改革開放的決心;透過貿易戰、全球經濟波動等外部因素,有的預言中國經濟增速在新的一年或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透過中美過去一年在多個問題上的爭吵,有的預測崛起和守成大國之間的摩擦和博弈注定繼續下去……2019年,有機遇也有挑戰,不變的是中國迎難而上的勢頭與信心。雖然對短期波動的看法不盡相同,但很少有嚴肅分析人士懷疑中國繼續崛起的長期趨勢。《日本時報》稱,可以確定的是,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0歲生日的時候,中國能夠真正地為它了不起的成就自豪。中國已經從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以令人矚目的方式崛起,贏得世界范圍的尊重。
習近平新年賀詞受矚目
習近平主席在元旦前一天晚上發表的新年賀詞受到許多媒體關注,也成為他們盤點中國過去一年,展望新的一年的權威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日稱,約11分鐘的賀詞中,習近平回顧了中國過去一年主要成就,包括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順利推進環境保衛戰等。這是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以來,第六次發表新年賀詞。他在新年賀詞中表揚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共同發力,改變了中國的面貌,并列舉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試航、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水上首飛等科研發展的里程碑。
“習近平承諾繼續改革,開放市場”,法新社以此為題稱,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表示,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進行了“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的改革”,推出1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我們改革的腳步不會停滯,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美國《新聞周刊》也引用了習近平關于改革開放的表述:“世界看到了改革開放的中國加速度,看到了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中國決心。”文章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已成為世界經濟大國,軍隊規模首屈一指,影響力在東半球是一個主要的中心,未來還被廣泛認為有望成為世界經濟中心。2018年,中國度過鄧小平發起的改革開放40周年。習近平也贏得改革家的聲譽。他推進軍隊改革和現代化,清除腐敗,并努力發展全球貿易。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臺灣《聯合報》引用了習近平的這句話。報道稱,習近平在賀詞中表示,2019年,有機遇也有挑戰,大家還要一起拼搏、一起奮斗。他強調,“放眼全球,我們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信心和決心不會變,中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誠意和善意不會變”。《韓民族新聞》1日稱,各國領袖新年賀詞大不同,與有的領導人自夸不同,習近平重點強調了責任。
俄新社1日稱,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指出,中國將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繼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俄觀察家們認為,2019年中國外交活動將更加活躍。2019年中國的大事之一是4月份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俄總統普京已決定參加這一論壇。習近平發表新年賀詞前,俄中兩國元首互致新年賀電,并強調了發展兩國關系的重要性。
“2019年中國大事多”,韓國《中央日報》1日除了提到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還列舉了今年中國的其他大事:1月1日中美建交40周年,5月將迎來五四運動100周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10月6日則是中朝建交70周年……
困難不改中國上升勢頭
“嫦娥四號探測器有望在2019年開始的頭幾天內首次登陸月球背面”“中國首艘國產航母預計最早可能在2019年8月交付海軍”“今年十一天安門廣場很可能舉行大閱兵”……除了這些有代表性的具體事件,外媒對2019年的中國還有一個更關心的話題:面臨下行壓力的中國經濟表現會怎么樣?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說法是,經過數十年的快速增長,中國經濟正在放緩,經歷了困難的2018年,2019年情況可能會更糟。文章列舉的拖累經濟增速的因素包括債務問題、貿易戰等,并稱“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是,貿易戰2019年將如何演變”。
當然,對此也有許多不同看法。尼日利亞《商業日報》網站1日刊發經濟分析專家丹·斯特因博科的文章說,自去年爆發貿易戰以來,西方出現更多關于“中國經濟放緩”的說法,然而中國2018年經濟增長預期仍為6.5%至6.6%。由于國際上的不利因素,以及周期性增長放緩、環境、債務等問題,中國政府的GDP增長目標可能會放緩,但總的來說,在經歷多年的快速工業化之后,這種減速是正常的。如果中國政府忽視對消除貧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可持續發展的承諾,它就能實現更快增長,但這會以民生和環境為代價。另一方面,決策者也不會讓經濟減速太多。在增長適當放緩的同時,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應繼續提高。
日本富士電視臺稱,2018年對于中國和世界經濟來說都不是輕松的一年,相信2019年中國能夠克服貿易戰這一難題,保持領先很多國家的經濟增長率。(下轉第十六版)
●本報駐美國、日本、德國特約記者 李勇 李珍青木●魏輝王偉柳玉鵬
送走政治上有些吵鬧、經濟上有些動蕩的2018年,2019年對世界來說又會是一個怎樣的年份?新舊交替之際,這個話題引來全球媒體七嘴八舌的熱議。而作為世界經濟增長重要引擎的中國,歷來是分析人士預測、展望的重點。透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的新年賀詞,有的看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9年進一步改革開放的決心;透過貿易戰、全球經濟波動等外部因素,有的預言中國經濟增速在新的一年或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透過中美過去一年在多個問題上的爭吵,有的預測崛起和守成大國之間的摩擦和博弈注定繼續下去……2019年,有機遇也有挑戰,不變的是中國迎難而上的勢頭與信心。雖然對短期波動的看法不盡相同,但很少有嚴肅分析人士懷疑中國繼續崛起的長期趨勢。《日本時報》稱,可以確定的是,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0歲生日的時候,中國能夠真正地為它了不起的成就自豪。中國已經從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以令人矚目的方式崛起,贏得世界范圍的尊重。
習近平新年賀詞受矚目
習近平主席在元旦前一天晚上發表的新年賀詞受到許多媒體關注,也成為他們盤點中國過去一年,展望新的一年的權威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日稱,約11分鐘的賀詞中,習近平回顧了中國過去一年主要成就,包括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順利推進環境保衛戰等。這是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以來,第六次發表新年賀詞。他在新年賀詞中表揚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共同發力,改變了中國的面貌,并列舉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試航、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水上首飛等科研發展的里程碑。
“習近平承諾繼續改革,開放市場”,法新社以此為題稱,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表示,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進行了“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的改革”,推出1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我們改革的腳步不會停滯,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美國《新聞周刊》也引用了習近平關于改革開放的表述:“世界看到了改革開放的中國加速度,看到了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中國決心。”文章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已成為世界經濟大國,軍隊規模首屈一指,影響力在東半球是一個主要的中心,未來還被廣泛認為有望成為世界經濟中心。2018年,中國度過鄧小平發起的改革開放40周年。習近平也贏得改革家的聲譽。他推進軍隊改革和現代化,清除腐敗,并努力發展全球貿易。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臺灣《聯合報》引用了習近平的這句話。報道稱,習近平在賀詞中表示,2019年,有機遇也有挑戰,大家還要一起拼搏、一起奮斗。他強調,“放眼全球,我們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信心和決心不會變,中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誠意和善意不會變”。《韓民族新聞》1日稱,各國領袖新年賀詞大不同,與有的領導人自夸不同,習近平重點強調了責任。
俄新社1日稱,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指出,中國將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繼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俄觀察家們認為,2019年中國外交活動將更加活躍。2019年中國的大事之一是4月份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俄總統普京已決定參加這一論壇。習近平發表新年賀詞前,俄中兩國元首互致新年賀電,并強調了發展兩國關系的重要性。
“2019年中國大事多”,韓國《中央日報》1日除了提到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還列舉了今年中國的其他大事:1月1日中美建交40周年,5月將迎來五四運動100周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10月6日則是中朝建交70周年……
困難不改中國上升勢頭
“嫦娥四號探測器有望在2019年開始的頭幾天內首次登陸月球背面”“中國首艘國產航母預計最早可能在2019年8月交付海軍”“今年十一天安門廣場很可能舉行大閱兵”……除了這些有代表性的具體事件,外媒對2019年的中國還有一個更關心的話題:面臨下行壓力的中國經濟表現會怎么樣?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說法是,經過數十年的快速增長,中國經濟正在放緩,經歷了困難的2018年,2019年情況可能會更糟。文章列舉的拖累經濟增速的因素包括債務問題、貿易戰等,并稱“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是,貿易戰2019年將如何演變”。
當然,對此也有許多不同看法。尼日利亞《商業日報》網站1日刊發經濟分析專家丹·斯特因博科的文章說,自去年爆發貿易戰以來,西方出現更多關于“中國經濟放緩”的說法,然而中國2018年經濟增長預期仍為6.5%至6.6%。由于國際上的不利因素,以及周期性增長放緩、環境、債務等問題,中國政府的GDP增長目標可能會放緩,但總的來說,在經歷多年的快速工業化之后,這種減速是正常的。如果中國政府忽視對消除貧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可持續發展的承諾,它就能實現更快增長,但這會以民生和環境為代價。另一方面,決策者也不會讓經濟減速太多。在增長適當放緩的同時,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應繼續提高。
日本富士電視臺稱,2018年對于中國和世界經濟來說都不是輕松的一年,相信2019年中國能夠克服貿易戰這一難題,保持領先很多國家的經濟增長率。中國依舊是世界的制造工廠,中國經濟上升的勢頭依然強勁。新的一年確保經濟增長對中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對世界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據英國《快報》等媒體報道,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年版世界經濟排行榜預測,到2032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去年的預測是中國將在2030年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如果說中美貿易沖突給2018年打上深刻烙印,那2019年兩個大國如何相處仍是世界最關切的一大議題。新年前后,中美關系出現一些積極信號。上周六,習近平應約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特朗普向習近平和中國人民致以新年的問候和祝愿。1日,中美兩國領導人互致賀信慶祝兩國建交40周年。
日本時事通訊社稱,世界正在注視1月份即將開始的中美貿易談判,兩國是結束貿易戰還是繼續互相加征關稅的惡性循環,世界各國都很想知道結果。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歐洲經濟學家弗洛里安·亨斯的分析說,隨著刺激效應消退,以及美國在2019年更強烈地感受到保護主義的代價,美國與中國、歐盟達成協議的政治動因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得更加強烈。香港《南華早報》則認為,2019年智能手機進入5G時代,中美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將非常激烈,中國科技公司將繼續面臨挑戰。
“2019,不確定的一年”
對于世界尤其是各大國來說,2019年的挑戰一點不少。“2019,不確定的一年”,德國《柏林日報》1日稱,100年前的1919年,是歐洲被美國超越的重要一年。100年后的2019年,國際秩序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展望新的一年,你會看到西方的爭吵,中國的崛起,非洲的不斷增長……面對這種變化,美國并不甘心,要繼續“美國優先”,歐洲正在艱難掙扎。
“你們在外面狂歡,我在白宮加班。”當地時間2018年12月31日,特朗普在推特上發布10秒的新年祝福視頻。在輿論看來,特朗普的2019年并不好過。美國政府正遭受部分“關門”危機,1月3日開始,新一屆國會就職,民主黨人將正式奪回眾議院控制權。“德國之聲”稱,長期以來,民主黨高層一直淡化所謂反特朗普抵抗運動提出的彈劾呼吁。但現在民主黨面臨的壓力可能會越來越大,最終不得不采取行動,“特朗普被彈劾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特雷莎·梅呼吁支持脫歐方案,讓英國渡過難關;馬克龍呼吁法國民眾不要再逃避現實,因為“不可能在減少工作量的同時賺更多的錢”;默克爾做自我批評,對剛過去的這個“相當困難的政治年份”作了總結……從外媒報道的英法德等國領導人新年賀詞的主題看,他們各有各的難處。路透社1日稱,歐洲多重政治危機2019年將繼續下去。如果英國想避免在3月份出現混亂的“無協議”退歐,現在就必須達成協議。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過向示威者做出讓步,或許緩解了“黃背心”抗議活動,但他可能會面對越來越憤怒的民眾的進一步對抗。在德國總理默克爾離任前,德國政治上仍將動蕩不安。意大利也是如此。▲
環球時報2019-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