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
《倚天屠龍記》中,武當派創始人張三豐的獨門武功是打太極。但他絕對想不到,這門絕世神功后來居然成了一種圓滑油膩處事方式的代名詞——打太極。你去辦事,對方跟你說:這個事可以辦,不過還要再等等……態度含糊拖拉,話里有話,讓老實人死都不明白自己怎么死的。
張三豐如果看到后人這樣“打太極”,一定很悲哀,因為他是個完全“不打太極”的人,做人做事爽爽快快、是非分明。
首先在感情上。
自打十幾歲在少林寺見到郭襄,張三豐就再也沒有忘記她。直到一百多歲,他還貼身帶著郭襄贈送的鐵羅漢。那年和郭襄分別,她對他說:“咱們便此別過,后會有期。”他們后來有沒有再會呢?武當與峨眉又不是很遠,再說都是武林達人,一起出席個行業大會,見面的機會總是有的。可是他硬沒去粘人家。像他徒弟俞蓮舟說的:“恩師與郭女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后,此后沒再見過面。”
他不僅為了郭襄終身不娶,還建立了武當、峨眉世代交好的制度,規定武當弟子永遠不得與峨眉弟子動手。默默守護,真的是比陪伴更長情的告白。張三豐被郭襄誤了終身,但他仿佛兩手一攤:誤了就誤了,對此毫不自憐自傷、怨天尤人。他愛得專注,認命得坦然。
在做事情上,張三豐也不打太極。
他恨元朝統治殘暴,堅持抗元。武當弟子若遇到元兵肆虐作惡,下手絕不留情。按理說,張三豐作為民間武術界的大佬,這種身份地位和元朝廷虛與委蛇一下,也說得過去,大節無虧就可以了。可是張三豐從來不打馬虎眼。
元朝廷的郡主趙敏帶著朝廷爪牙氣勢洶洶地來武當,一手銀票、一手傳票,威逼兼利誘。張三豐因被暗算,身負重傷,危機存亡關頭,他本來完全可以和郡主談談,打打太極穩住對方。張三豐卻表示:“來!我給你讀兩句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硬是負傷與趙敏等人對抗。
對內管理上,張三豐也毫不含糊,一向是門規嚴峻,獎懲分明。
孩子往往是成功人士的軟肋,頭腦再清醒的人也會在孩子的問題上拎不清。張三豐卻沒有。他沒有子孫,大弟子宋遠橋的兒子宋青書就相當于他的親孫子,從小被當作武當派接班人來培養。宋青書犯下大錯,殺害了師叔。換了別人當家,可能會說:“青書畢竟還是個孩子……”張三豐卻沒有絲毫包庇姑息:“這等逆子,有不如無!”他隨后右手揮出,“啪”一聲,擊在宋青書的胸口,宋青書立時氣絕。而且,由于宋遠橋管教不嚴,張三豐連帶撤了他的職,讓二徒弟俞蓮舟接任掌門弟子。
看張三豐,總覺得他有一股少年之氣,直來直去,硬核而陽剛,絲毫不像個老前輩。“老前輩”的瞻前顧后、世故深沉,他一概沒有,而是黑白分明,一片清澄。
滾滾塵世從未浸染他。若干年后,當他昂然站在真武殿里時,仍然是少室山上的那個少年。有句雞湯叫“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害”,頗受人追捧。可是張三豐不看利害,只分對錯,卻過好了這一生。
編輯/羽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