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望
戴望舒成名前,在寫作時也曾專門模仿他人的作品,不過最終經過努力,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
1919年,14歲的戴望舒考入杭州宗文中學。當時,各路名家齊聚杭州,新潮思想以及文學也沐浴著這座秀氣的城市。戴望舒作為一名文學青年,受當時流行的鴛鴦蝴蝶派小說的影響,也動筆進行創作。最初寫作時由于無人引路,戴望舒的作品大多以模仿為主,例如他發表在鴛鴦蝴蝶派所辦刊物上的(《債》(《賣藝童子》等幾篇小說。單從題目就可以看出,生活無憂的戴望舒何曾有過這樣凄苦的經歷,一看就是模仿他人的。
此外,戴望舒在上海一家雜志上發表過15則幽默小品,其內容大多是,“問:世界上最小之梁為何?答:鼻梁。問:何物為士人所不需,且永不得有,然為女子所必人欲者?答:夫。問:愚人之口何以極似酒肆之門?答:以其常開故也。”從以上三則幽默小品中不難看出戴望舒模仿的痕跡,其借鑒的大多是西方文學作品中的語言和故事情節。
到了1923年,在考入上海大學文學系后,思想逐漸走向成熟的戴望舒摒棄自己以前的寫作風格,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詩歌創作中,經過不斷努力,最終成為一名頗具影響力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