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區塊鏈作為一種新型的分布式數據庫技術,已經在互聯網交易中得到了初步應用。該技術采用了去中心化的數據架構、并具有過程證明(PoW)、共識和激勵機制等特征,更應用了加密等技術、不可逆的運算模式等。因此區塊鏈技術很快引起各國政府、科技企業等的高度重視,并投入了積極地研發。與此同時近些年我國旅游業快速地發展,旅游互聯網的應用也十分廣泛,但目前旅游互聯網發展痛點是:旅游信息在各自節點的信息中心固化和壟斷,旅游市場的信息不公開和透明,預訂和支付系統中間環節甚多且繁雜等。區塊鏈技術可以對這些旅游生態進行技術變革,構建起旅游互聯網公開高效的運行機制。本課題對區塊鏈技術在旅游行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也在旅游企業網絡技術領域進行了相關的實驗與編碼,期待為區塊鏈在行業應用起到推進作用,更期待旅游業在高新技術應用上有所行動與作為。
關鍵詞: 區塊鏈;旅游業;旅游互聯網;分布式;技術挑戰
中圖分類號: TP39 ? ?文獻標識碼: A ?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9.12.021
本文著錄格式:黃崎. 區塊鏈高新技術在旅游互聯網中應用的挑戰[J]. 軟件,2019,40(12):9096
The Challenge of Blockchain High-Tech Application in Tourism Internet
HUANG Qi
(1. School of Tourism,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1418, China)
【Abstract】: As a new emerging database system, blockchain now has already had some applications in transactions ?on the web. Blockchain uses decentralized structure, and has the components including proof of work (PoW), consensus, incentives, etc. Apart from that, blockchain also deploys encryption technologies and non-reversible calculation mode. As a result, the blockchain technology has attracted widely attention by the governments and the technology companies. In the meantime, considerable efforts are devoted to improving the blockchain technology.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has been a rapid growth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web applications in it. However, the tourism industry has some problems. For instance, all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is centralized and monopolized, which means most of them are neither open to public nor transparent. Also, the booking and the payment systems have a lot of interim stages, which are obviously too complicated. The blockchain technology has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the tourism industry, as well as build up a transparent and efficient operating mechanism. Our work analy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conducts some experiments in the technology aspects with some companies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Hopefully, we are able to boost the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tourism industry and make our own contribution to the high-tech end of it.
【Key words】: Block chain; Hospitality; Travel internet; Distribution; Technology challenges
0 ?引言
區塊鏈(Block chain)新技術架構在2008年提出(Nakamoto),并在金融領域的比特幣數字加密基礎技術中得到初步應用,很快得到各國政府、科技部門等高度重視。2015年被認為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元年,美國銀行啟動并申請了10多項加密數字貨幣專利,英國銀行也啟動了分布式記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1]。2016年美國、英國、日本等國迅速將區塊鏈技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成立了區塊鏈發展聯盟[2]。而我國也快速反應,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也將區塊鏈列入我國國家信息化戰略規劃之列,并將其與量子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新技術一起,作為超前布局的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3],目前各國都積極進行研發與推進應用。
作為發展迅速的我國旅游業正在轉型升級,由此探究應用區塊鏈等高新技術在行業中的應用,極有價值。將起到經營模式和技術架構變革推動作用,旅游業發展期待區塊鏈推廣應用。
1 ?研究背景
區塊鏈作為在計算機與互聯網領域出現的新技術,之所以被各國政府與各個領域行業重視,其根本原因是:區塊鏈涉及了計算機整個網絡的核心科技要素,即數據處理的新模式,原有的計算機數據庫技術架構也將發生變革。梅蘭妮﹒斯萬(Melanie Swan M.2015)給予了區塊鏈的定義,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公開透明的、去中心化的數據庫[4]。區塊鏈技術基礎發展方向,也符合了當今計算機技術分布式數據庫研發的主流科技趨向,又與AI技術應用場景所需。由此區塊鏈成為學界、高新技術領域積極投入研發的領域,更是被認為是繼大型計算機、個人計算機、互聯網、移動社交之后的第5次顛覆式計算范式[4]。各界期待區塊鏈技術能徹底重塑人類社會活動形態,為金融、科技、文化、政治等領域帶來深刻的變革[5]。近些年每一項新的高新技術創新、研發、發展,在時間軸上顯現出推廣周期變短趨勢,而我國的高新技術研發也日益加速推進,例如:物聯網中的傳感器技術應用在各個領域等。在此背景下,盡快研究區塊鏈的推廣,已經成為各界追逐目標。作為迅速發展的旅游業,研究區塊鏈在本行業的應用、推廣和給行業發展帶來的變革,是其必然。
我國旅游業近些年發展迅速,旅游業全面融入國家戰略體系,走向國民經濟建設的前沿。2015年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度達到10.8%[6]。2017年旅游業綜合貢獻8.77萬億元,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達11.04%,對社會就業綜合貢獻達10.28%[7]。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測算顯示:中國旅游產業對國民經濟綜合貢獻和社會就業綜合貢獻均超過1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7]。旅游業全方位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高新技術的應用,整個社會和市場的發展不斷推進旅游業前行。
區塊鏈出現是給各行業在技術層面帶來了機遇,在科技領域,IBM聯合Linux基金會建立了一個專門區塊鏈開源項目超級賬本(Hyperledger),啟動實質性的研發;在能源領域,國內外科研團隊啟動了區塊鏈應用的項目,例如:德國西門子紐約新創事業合作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微電網電力交易市場等[2]。國內(清華大學)的電力系統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也對能源互聯網中的區塊鏈技術進行了框架與典型應用的初探[8];在食品工程領域,英國薩德大學去年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如果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食物供應鏈中,通過讓食品的各項數據變得透明,從而解決日益嚴重的食品浪費等全球性問題[2]。在醫療領域,飛利浦醫療和Tierion進行合作,讓飛利浦醫療通過區塊鏈技術來完成關于病歷資料的認證以及病人的隱私保護[9]。研發者期待用區塊鏈技術解決醫療行業目前大規模數據,尤其是大數據形態的的影像資料,保存質量和保密等問題,進而解決醫療數據信任問題;在教育屆,2016年,麻省理工的媒體實驗室(MIT MediaLab)發布了一份名為《從設計基于區塊鏈的學術證書系統中我們能學到什么》的報告[10]。該報告提出了使用區塊鏈技術發布數字化學習證書的設想,并介紹了應用區塊鏈和Mozilla公開徽章來搭建數字證書系統的初步成果[10]。區塊鏈在教育體系中:可以提供去中心化的學習記錄和學分銀行服務,可以建立方便、可信的證書體系等(李青等2017)[11]。
在眾多行業試探區塊鏈應用中,快速發展的旅游業不應該寂寞,對高新技術應該有一定的靈敏度、超前度和試驗度,尤其是該技術基于互聯網環境下,對旅游互聯網的發展有了新的創新點,因此探究其在旅游行業的應用有著前瞻性和引領性的效用。
2 ?區塊鏈核心技術
區塊鏈是一種基于點對點互聯網組網技術架構、數學算法、加密技術等技術框架下的電子交易新系統,在此基礎上2009年出現了金融史上的新的貨幣幣種:比特幣(Bitcoin)。區塊鏈新的組網概念與技術是:以建立去中心化、透明性、公平性的點對點交易信息交換的新技術體制,其創新的特征就是無需第三方信用背書的金融認證體系。該體制建立在數學與加密技術等綜合應用上,應用不可逆哈希(Hash)函數、加密技術、時間戳、分布式共識機制與經濟(比特幣等)激勵手段,構建基于互聯網框架下新的科研技術應用。初期的成功應用就是比特幣的挖掘,并在多國進行了實際的交易。有學者認為:比特幣,是一種把區塊以鏈的方式組合在一起的數據結構(Wang et al.,2016)[12]。也可以簡潔地認為,在節點無需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統中實現基于去中心化信用的點對點交易、協調與協作[13]。區塊鏈點對點的數據交換結構如下圖1所示,區塊鏈是由塊頭、塊主體和時間戳組成。區塊頭是信息鏈的基本單元,每個區塊都會通過區塊頭信息鏈接前置的區塊。區塊主體是數據的集合,有關信息和交易記錄被認為存儲在里面。當區塊和鏈路形成時,系統即刻自動生成時間戳,即按照加密技術為交換數據打上時間標簽,為每個區塊鏈將烙上不可以篡改的時間戳。從這個架構出發,可以看出和傳統線上交易截然不同,沒有中心機構或者第三方的認證(CA)與背書信用,也沒有中心機構的統一管理與技術支撐。這新的技術架構運作機理將是沒有中心機構的管制,將原來線上系統中的交易信息和記錄,全部分散到各個節點共同記錄與維護,交易賬本中的信息由所有用戶(區塊)共同核對擔保。在網絡硬件層面,邏輯上可以理解為沒有處于中心地位的服務器、中心路由器、中心交換機等。網絡上的區塊地位對等,與所有交易方的計算機系統進行對等交換信息。
圖1 ?區塊鏈信息交易結構示意圖
Fig.1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in
Blockchain systems
要完成上述在全系統和網絡中的有效信息交易,一定具備與完成以下幾個關鍵技術要素。
2.1 ?哈希函數(Hash)應用
根據哈希散列原理,該函數是一個不可逆的運算過程,即具有判斷的特性:如果接收方得到兩個散列值是不相同的,那么這兩個散列值的原始輸入也是不相同的。應用這個特性可以在互聯網中進行唯一性的判定。如果接收方得到兩個散列值相同,兩個輸入值應該是相同的。應用這個原理,在P2P交易中,來確定對方發來信息的唯一性和信息傳遞過程中是否被篡改。下圖2是互聯網交易中數字簽名的應用場景,其機理就是使用一個散列函數來檢測出數據在傳輸時是否發生信息的變更或者偽造。在數據的發送方,對發送的信息進行散列運算,并將計算的結果同原始數據一同發送到交易對方。到數據的接收方,同樣應用的散列再一次運算到接收數據上,進行散列運算后進行對比,如果結果一致,就可以判定信息是完整和可信的。這種冗余判定校驗技術,在目前的數字簽名得到廣泛而基本的應用。哈希函數在區塊鏈應用中,將用來連接區塊頭,即應用哈希指針(Hash Pointer),這些信息發出去使對方應用相同的哈希函數進行甄別。
圖2 ?數字簽名中哈希函數的應用示意圖
Fig.2 ?The process of using digital signature
with security Hash functions
2.2 ?加密技術
計算機加密技術,目前的線上金融貿易等領域應用十分普遍。但在區塊鏈中最主要的是采用非對稱加密算法,即采用一對公開密鑰(Public Key)和私有密鑰(Private Key)來進行信息交換的加密處理[14]。用非對稱的密鑰加密處理中,如果用公開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只有用對應的私有密鑰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對應的公開密鑰才能解密[8],加密運算過程見下圖3。在區塊鏈信息交易中,參加交易的用戶可以把公開密鑰通過網絡發送,進行加密運算,而當用戶接受到加密的信息時,將用配對的私有密鑰進行解密。通過哈希函數、非對稱加密技術等應用,使信息交換處于真實性的狀態。
2.3 ?分布式記賬與共識機制
區塊鏈在計算機硬件架構上沒有中心服務器和中心交換機等。整個交易記賬是采用分布式記賬技
圖3 ?非對稱數字加密技術應用示意圖
Fig.3 ?The process of applying asymmetric encryption
術。各個區塊的數據接收、驗證、記賬、存儲、傳輸和維護均基于分布式架構上。這樣使得在不同網絡節點,來共同完成交易的記錄。在這種模式下,很難對交易信息進行篡改和偽造。要修改數據,首先要破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攻擊者需要強大的計算力并且還需要跑贏時間。從理論上來講,若有人能控制所有網絡節點的半數以上,則可以修改交易記錄,這就是所謂的“51%攻擊”問題。這個靠單個節點,很難做到攻擊。再從統計上來看,區塊鏈貨幣系統中的網絡節點越多、計算力越強,半數以上網絡節點被單一主體控制的概率就越低[15]。由此區塊鏈的分布式記賬與共識記賬是在技術支撐和不斷強大的網絡算力為保障的,網絡整體算力在不斷提升,持續加大了修改的難度。
2.4 ?獎勵機制
在上述分布式記賬和共識機制中,如果沒有獎勵機制,就沒有節點愿意參與記賬等工作的。以比特幣為例,為了使各個節點投入自己的算力,為區塊鏈作出貢獻。比特幣系統本質上是由分布式網絡系統生成的數字貨幣,其發行過程不依賴銀行,也包括中心化機構,而是依賴于分布式網絡節點共同參與一種稱為工作量證明(PoW Proof of Work),在共識過程以完成比特幣交易的驗證與記錄。而工作量證明(PoW)是共識過程,目前稱之為挖礦,每個節點稱為礦工。由于是每個節點的算力投入和驗證過程具有機遇性,把此過程比喻為挖礦。目前各節點用計算機系統貢獻自己的計算資源,來競爭解決一個難度可動態調整的數學問題,一旦成功,節點將獲得區塊的記賬權。在此狀況下比特幣系統,采用了發行比特幣以獎勵該“礦工”。整個系統也激勵其他節點繼續貢獻算力。
從區塊鏈幾個關鍵技術可以得出:區塊鏈系統的數據庫結構與運作機理,具有去中心化、廣播機制、共識機制、可高度信任等特征[16]。這些特征也是原來互聯網交易中不具備或者說創新突破的。這個給各個科學技術領域和行業有了想象的空間,從目前看至少在金融、通信、公正、投票、能源等領域可以開展應用[17],目前的研究速度與廣度遠超這些領域。
3 ?區塊鏈技術在旅游行業應用
我國旅游業快速地發展,但旅游業要成為世界旅游強國,有許多方面需要提升,包括對高科技不斷地創新應用。行業要可持續發展,要進行符合或引領市場需求的改革,如新業態、模式創新、流程變革、新技術應用等[18]。而信息技術是全球研發投入最集中、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輻射帶動作用最大的領域,是全球技術創新的競爭高地,是引領新一輪變革的主導力量(工信部 2016)[19]。旅游業發展不缺乏成功應用高新技術與網絡信息應用案例,如:旅游OTA、酒店信息管理系統(PMS)、景區與會展的移動微信公眾號服務平臺等。但許多這樣的應用是來自跨界的競爭,而不是內化的產物。旅游業比較重視自身產品的建設,對于市場全局性的市場布局相對較弱。旅游產品具有在線上展示、線上下單、線下消費、線上評價的特征,只有消費這一個環節在線下實現,并且旅游往往沒有物流這一環節。這些特征給了旅游互聯網的極大應用空間,而區塊鏈推廣,更是搶占旅游行業市場最好的工具與手段。
3.1 ?區塊鏈技術旅游業應用維度分析
區塊鏈技術與旅游行業的特征和需求的結合,是應用的基礎,也是具有前瞻性、引領性應用的探究。區塊鏈具有的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交易、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在互聯網的創新應用模式,可以為旅游行業所用。應用可以從旅游行業應用的三個維度展開:即對象維度、功能維度、屬性維度。
對象維度是整個大旅游生態的參與者或者從業者,旅游產業鏈上的旅游企業、旅行者、旅行交通、第三方旅游平臺、政府機構、旅游產業的各類供應商等。在此研究的主要對象是旅游狹義的最直接的參與方,如:旅行者、景區和酒店等。
功能維度是大旅游生態期待互聯網能給予的功能性的技術基本面,如:網絡預訂、支付、營銷、信用認證等。主要是完成旅游市場功能性的運營與操作。
屬性維度是旅游業與參與旅游大眾(受眾)去旅游的出發點和旅游的本質。許多學者把旅游屬性從大視角劃分為社會屬性與經濟屬性[20]。旅游的社會屬性具有:休閑屬性、審美屬性、文化屬性等[21]。
這三個維度相互支撐、相互依賴,互補滿足。而旅游互聯網也為這三個維度不斷提供新的技術支持和服務。本課題將從三個維度對其進行研究,見下圖4。
圖4 ?區塊鏈技術在旅游互聯網中的應用維度
Fig.4 ?The dimensions of applying Blockchain
in the tourism internet
3.1.1 ?對象維度
面對旅游市場整體發展,需要建立市場化、透明化、合理區間的價格體系,旅游景點的各種價格、服務費用等,要透明并為公平競爭;景區、會展區域等承載量控制,游客對活動預約時間的信息發布;酒店整體質量的評估,酒店對于旅行社、第三方OTA的價格反控制權等;交通信息更加透明化;游客對行業性“收益管理”的反制約;各級政府對旅游市場的實時把控等。更主要的是,旅游產業鏈上眾多主體,如:各酒店集團、信息平臺、旅游社等,構成了不同的主體之間大量矛盾的信息,使得客人對旅游市場的了解與定單無從下手。而整個旅游產業鏈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各類信息被離散地保存在各個系統的數據庫中,如:酒店集團信息中心,連鎖酒店的預訂平臺,景區定價更是地域性地信息壟斷。旅游信息流缺乏透明度。這會帶來兩個嚴重的后果:一是因為信息不透明、不流暢導致產業鏈上的各參與主體難以準確了解相關事項的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從而影響發展的效率;二是游客和政府部門對市場的信息與價格是被動的,當旅游市場發生問題后,舉證和追責均耗時費力,當游客離開目的地狀況下變得不可行。而解決這些問題,正是區塊鏈技術所新主張的,或者優勢所在。區塊鏈的分布式數據存儲、信息廣播、不可篡改性等特征,給予信息處理的不可逆,信息廣播是旅游市場的公開性和透明度變成基礎性的信息,游客和各個節點之間都可以得到原始的交易數據,并且信息不可篡改。
由此,區塊鏈分布式的“記賬”的原理以及旅游互聯網全系統公開認證,在機制上保障了旅游信息認證的權威性,因而使得旅游互聯網的信息公開、透明,在對象維度上,使得旅游生態參與者,都能得到透明有效的信息。
3.1.2 ?功能維度
旅游的功能維度,就是完成旅游市場日常運行的各種任務體系。在旅游互聯網中,有效的電子商務模式是O2O。就旅游互聯網是比較成功交易網,如:攜程、Airb&b、酒店集團的GDS系統等。旅游網絡平臺完成了各種線上的交易任務。但功能平臺在各個數據中心處理后,又各自為政,整個旅游互聯網效率并不高。以旅游互聯網的支付平臺為例,需要參與旅游交易方都和銀行,或第三方支付平臺對接,進行信用認證和資金信息交換,見下圖5。整個系統效率并不高且復雜。旅游產業鏈的下游企業一直在抱怨,收款的傭金高并且沒有任何反制權限。就支付一筆費用而言,要經過多個渠道與多環節的流程。如果應用區塊鏈技術點對點技術,將改變這個支付系統,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有助于各方點對點的交易,從而顯著提高支付業務的處理速度及效率,在旅游跨境支付領域的作用尤其明顯。對旅游業線上支付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圖5 ?旅游互聯網龐大而復雜的支付系統
Fig.5 ?The ecosystem of comprehensive payment
systems in the tourism internet
3.1.3 ?屬性維度
對于旅游的屬性,區塊鏈更是以分布式,大數據為平臺,數據處理將不是在各個小“中心”上存儲。對旅游市場的監控、預測、創新將在公開、透明的生態中進行與交易。對旅游創意,核心是內容。利用區塊鏈技術,能將旅游價值鏈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整合、加速流通,縮短價值創造周期。其次,利用區塊鏈技術,可實現旅游創新市場營銷,對營銷的數字內容的進行價值轉移和廣播,并保證轉移過程的可信和透明。最后,基于區塊鏈的監管、行業自律和民間個人等多層次的信任,同時通過安全驗證節點、平行傳播節點、交易市場節點、旅行者等基礎設施建設,區塊鏈技術利用P2P組網技術和混合通信協議,處理異構設備間的通信,將顯著降低各個中心化數據中心的建設和維護成本,同時可以將計算和存儲需求分散到組成物聯網網絡的各個設備中,有效阻止網絡中的任何單一節點的攻擊或篡改。政府和旅行受眾者,能利用區塊鏈技術能及時、動態掌握旅游中各種狀況數據,提高各個旅游節點的利用率,各個節點將提供精準、高效的旅游產品。
3.2 ?區塊鏈技術在旅游業的應用模式
區塊鏈經過初創階段,到目前的1.0,2.0技術架構,其技術本身在不斷發展中,但技術的發展也是應對需求市場。由此作為旅游業將應和各類技術的發展,提出符合旅游業發展機理的需要。為此作為基礎性研究要對底層的技術架構要進行分析,得出旅游業區塊鏈的應用模式。區塊鏈2.0技術架構,見下圖6。數據層是區塊鏈技術架構最基礎又區別與傳統網絡的創新技術層,其核心就是去中心化的區塊數據存放模式、加密技術等。在此基礎上嶄新的點對點交易模式、廣播和認證機制。系統期待各個節點參與在創新模式初期階段就形成了激勵分配機制,為比特幣的成功應用。最終為網絡用戶提供了智能網合約,分布式記賬等功能。
圖6 ?區塊鏈技術基礎架構
Fig.6 ?The architecture of Blockchain systems
區塊鏈技術架構的逐步形成與提升,將應用于各個行業。旅游業面臨著挑戰與痛點,可以應用該新的技術來創新。本課題提出了區塊鏈旅游互聯網新生態,見下圖7。這里主要探究的就是旅游激勵和分配機制,這個是大旅游要根據區塊鏈技術而要創新的機制,在技術層面不可能發旅游的“比特幣”,而是需要旅游從業人員開創新的激勵和分配機制。而目前的旅游合約制度、記賬模式將要有大的變革。這個對旅游市場的發展將是大的利好,旅游企業必須面對這場技術變革。
圖7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旅游互聯網基礎架構
Fig.7 ?The architecture of tourism internet systems
based on the Blockchain technology
4 ?區塊鏈在旅游行業應用面臨的挑戰
目前區塊鏈技術自身在不斷完善與快速發展中。該項新技術目前還存在著許多技術和運營模式的挑戰。在旅游應用領域,一方面是是區塊鏈技術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緣由旅游互聯網自身的發展,由此區塊鏈在旅游行業中的應用面臨著挑戰。
4.1 ?計算速度
區塊鏈的計算速度及系統的相應時間依然是個技術難點,以目前最成熟的區塊鏈應用—比特幣網絡為例,其吞吐量很小,平均每秒鐘只能處理7筆交易,交易確認存在至少10min的延遲時間;區塊數的增加也對數據庫容量和帶寬提出更高要求[8]。與此同時,旅游互聯網涉及眾多領域,如:龐大的航空機票票務系統、傳統的酒店全球預訂系統(GDS)、各第三平臺等。具有全球性的旅游大市場,要逐步建立互聯網體系下的點對點的旅游交易市場,一定要推出新的技術和算法。為此課題組與浦東軟件平臺科技公司合作,開展了一系列的測試性實驗,課題組仿真酒店的公共區域,采用DK-IOT105物聯網開發套件,選擇感煙、磁卡門鎖(RFID)、人體照度傳感器等相應的傳感器進行試驗,試驗是從管理的需求出發,針對可控性、可觀測性及響應時間進行測試,目前在60個本地(酒店)節點數,整體系統響應時間基本控制在T≤1.5 s。其測試編碼如下:
Input: Key: key, Write Frequency: frequency, Running Time: t
startTime ← getMilliTime();
endTime ← 0;
while endTime – startTime < t do
nanoTimeStampStart ← getNanoTime();
writeValue ← nanoTimeStampStart;
milliTimeStampStart ← getMilliTime();
write (key, nanoTimeStampStart);
nanoTimeStampEnd ← getNanoTime();
log (nanoTimeStampStart, nanoTimeStampEnd, milliTimeStamp, writeValue);
sleep (1 / ?frequency);
end
算法1 ?酒店部分物聯網傳感器數據輸入算法
Algorithm 1 ?Algorithm in class Write Request Factory
4.2 ?算力
區塊鏈應用和計算機系統的計算力有著密切關聯,各個節點的挖礦過程是算力角力的過程,與此同時各個節點的儲存量也經受考驗。由此應用區塊鏈技術的行業與節點需要構建更新,包括符合旅游行業發展的共識機制等。在算力的提升上,算法歷來是關鍵技術,算法的優化或者新的算法的出現,會很大程度上,提升算力,這個也是各個節點軟競爭的重點。
4.3 ?專業人才
每次的高新技術出現、初步應用到迅速推進,都是各個行業發展的極佳機遇。行業的迅速反應與應對,主要是體現在管理與專業層面的技術水準與敏感度。為此對于旅游行業還是需要積極引進或培養高新技術專業人才,不能等外界打壓了再行動。行需要既懂旅游管理知識,又有互聯網技術應用的專業人才,對旅游數據庫發展趨勢有著清醒的認知,專業人才能為區塊鏈在旅游業的應用,起到引領作用。
5 ?結論
基于互聯網加密技術、非對稱加密技術及去中心化的P2P交易模式的區塊鏈新技術新理論的出現,很快引起各國政府和科技部門的重視,許多高科技企業對區塊鏈進行了大量的科研投入。比特幣的出現不僅僅是成功進行了技術示范,更體現了新的網絡激勵機制,使得眾多行業投身其中,廣播機制、過程證明機制等都是商業模式和技術的創新點。結合旅游行業的大發展和旅游互聯網的基礎與前景,本課題為此做了區塊鏈技術可復制的基礎性研究,對旅游業的應用本質進行了總結。在技術層面也和相關的科技公司合作,進行了基礎性與行業結合的計算機網絡實驗,實驗過程中也提出了基于旅游酒店的算法與前置代碼,實驗的結論和代碼設計是有益的。但對旅游行業應用區塊鏈技術應用目標還遠,行業突破性的應用有待各個科研機構院校一起探究,使區塊鏈技術為旅游業發展所用。
參考文獻
[1]李彬, 盧超, 曹望璋等.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自動需求響應系統應用初探[J].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17(13). 3691- 3702.
[2]楊現民, 李新, 吳煥慶等. 區塊鏈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模式與現實挑戰[J].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2017(2). 34-45.
[3]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 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73號, 201612.
[4]Melanie Swan M.Blockchain:blueprint for a new economy[M]. USA: OReilly Media Inc, 2015.
[5]沈鑫. 區塊鏈技術綜述[J]. 網絡與信息安全學報, 201611. 11-20.
[6]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 旅游業發展規劃的通知[R]. 國發〔2016〕70號, 201612
[7]李金早. 2018年全國旅游工作報告[EB/OL]. 201801. http://travel.china.com.cn/txt/2018-01/09/content_50205965.htm
[8]張寧, 王毅, 康重慶, 程將南等. 能源互聯網中的區塊鏈技術:研究框架與典型應用初探[J].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1608. 4011-4023.
[9]張波. 國外區塊鏈技術的運用情況及相關啟示[J]. 金融科技時代, 201605. 35-38.
[10]Redman J. MIT Media Lab uses the bitcoin blockchain for digital certificates [EB/OL]. 201612. http://www.newsbtc. com/2016/06/05/mit-uses-bitcoin-blockchain-certificates.
[11]李青, 張鑫. 區塊鏈: 以技術推動教育的開放和公信[J]. 遠程教育雜志, 201701. 36-44.
[12]H Wang, K Chen, D Xu. A Maturity Model for Blockchain adoption[J]. Financial Innovation, 2016 2(1): 12.
[13]袁勇, 王飛躍. 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J].自動化學報, 201604. 481-494.
[14]李經緯, 賈春福, 劉哲理等. 可搜索加密技術研究綜述[J]. 軟件學報, 2015, 26(1): 109-128.
[15]王晟. 區塊鏈式法定貨幣體系研究[J]. 經濟學家, 201609. 77-85.
[16]Underwood, S. Blockchain Beyond Bitcoin[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1611, 59(11): 15-17.
[17]張偲. 區塊鏈技術原理、應用及建議[J]. 軟件, 201611. 51-54.
[18]黃崎. 基于智慧旅游閾值的智慧酒店應用發展研究[J]. 電子商務, 201709. 1-3.
[19]工信部. 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R]. 201610.
[20]粟路軍. 旅游屬性檢驗: 理論模型與實證分析[J]. 旅游研究, 201507(4). 1-10.
[21]曹詩圖. 基于旅游屬性與本質的中國旅游起源探析[J].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01311. 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