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本文寫于2011年,當時的吉諾比利已經不是人們剛剛認識他時的那個“風之子”了。在圣安東尼奧,他已經是王朝球隊的中流砥柱,在阿根廷國家隊,他則成為了新老交替的傳承者。雖然當時的吉諾比利還不算人到中年,但對于一位職業球員而言,他確實也有了一種“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力感。
2008年奧運會半決賽負于美國隊,吉諾比利痛苦地捂著腳踝的場景依舊歷歷在目。當時有傳言說,這將是馬努國家隊生涯的謝幕演出。所有人都對此表示理解——馬努不再年輕了,2008年的他,就已經31歲,連年征戰,也讓他積累了無數的傷病,馬刺更是一直希望他離開國家隊,他太累了,而且已經得到足夠的榮譽,沒有再堅持下去的理由了。
但就像他詭異多變的球風一樣,又老了三歲的馬努,出人意料地再次響應國家隊的召喚。他不想錯過在家門口舉行的比賽,錯過幫助球隊沖擊奧運會的機會。阿根廷已經拿到倫敦奧運會的門票,屆時35歲的吉諾比利肯定也將隨隊前往英國,對他而言,職業生涯的準則就是:Never Say Never!
吉諾比利的回歸對于正處在新老交替時期的阿根廷國家隊來說無疑是一針強心劑,但和以往相對單純的戰術核心定位不同的是,除了要完成沖擊倫敦奧運會的目標之外,他還要成為這支球隊的精神領袖,提攜新人,他身上背負著很重的責任。
馬刺在季后賽首輪被灰熊淘汰出局后,吉諾比利便得到國家隊的召喚,所以他比以往更早回到了布蘭卡灣。本來他應該像往常一樣,在那里享受悠閑的度假時光,但今年的馬努卻已經開始了力量訓練和投籃訓練。和他一同訓練的是赫爾南?賈森和佩佩?桑切斯。這三位從孩童時代就在一起打球的好友每天早上8,9點就會起床吃早餐,在北方港灣俱樂部附近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體育館做一個多小時的舉重訓練,然后來到籃球場做些體能訓練,如果還需要的話下午還會繼續訓練。
除此之外,馬努每周都會一次大強度的體能訓練,包括100、200、400米沖刺跑。“我對吉諾比利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無論何時他都十分清楚狀況。他現在訓練的嚴肅態度就好像身處賽季中期,仿佛任何時候都準備好了要去向總冠軍戒指發起沖擊。他一直保持全神貫注,永遠想要做到更好。” 教練談到吉諾比利的時候說。
隨著訓練的深入,更多新人也加入其中。包括吉諾比利在內的老球員會和那些小伙子們進行二對二、三對三、四對四的對抗練習,希望這群新人能夠盡快融入球隊的戰術體系中,并讓他們知道什么是對抗。

馬特奧?加諾是這群新人球員之一,他講述了和這些國家隊明星球員一起訓練的感受。
“能和這些偉大的球員一起訓練我感到很榮幸,防守吉諾比利幾乎是不可能的,他的能力真的很難以置信,他做出每個動作時,你只能看著學習。我真的很高興能有這樣的經歷。”
吉諾比利確實擁有偉大球員的特質,所有人都知道他接下來要干嘛,但就是沒人能阻止他。最重要的是,這位阿根廷籃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從來就不自私。
美錦賽揭幕戰,阿根廷以84比52戰勝巴拉圭,吉諾比利得到10分5個籃板3次助攻,數據并不醒目,但如果你看過比賽就會發現,吉諾比利已經適應了他的新角色。他不用再憑借個人能力獨挑大梁,而是用一種更加輕松寫意的方式梳理整支球隊的進攻和防守。“我們終于再次擁有了馬努,最近幾年,我一直都在等這一天,”斯科拉說。
沒錯,就目前來看,新人們正在茁壯成長,像吉諾比利這樣的老球員越發老而彌堅,更何況他們都足夠健康。馬努現在沒有任何傷病,只有小腿的比目魚肌有一點不適,不過這一點也不用擔心。手肘?已經完全好了,他的腳腕也沒問題。就如你看到的一樣,已經沒有任何理由能夠阻止這支擁有吉諾比利的阿根廷男籃了,親愛的對手來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有些人命犯天煞,命運總和他們過不去。但有些人卻天生擁有金手指,他所觸碰的一切,都會煥然成彩,瞬間升華。如果說NBA總決賽是一塊蛋糕,那么吉諾比利便是上面的一顆紅櫻桃。面對老態龍鐘的馬刺,吉諾比利這顆紅櫻桃似乎變得越加亮眼和醒目,甚至已經到了喧賓奪主的奪主的境界。

上賽季的很多時間里,他的場均上場時間高于過往的任何賽季,雖然也只是小幅提高。但他在馬刺所扮演的角色似乎有了一個90度的轉變。“這很有趣,不是嗎?”吉諾比利笑著說。“在我年輕的時候,他們是那么擔心我,控制我的上場時間。當我27歲時,我只上場27分鐘。現在我過了30歲了,卻能打更長的時間。”
2010年,馬刺以西部第七的成績結束常規賽,并在季后賽第二輪遭到太陽橫掃之后,波波維奇說過,馬刺必須以變求生存。在球隊的三人核心——鄧肯,帕克,吉諾比利——不變的情況下,他們的角色需要轉變。新的馬刺不再每次進攻首先通過鄧肯,遵循先內后外的戰略,而是試圖控制這名全明星前鋒的上場時間以保證他季后賽的狀態,將球權轉移到外線,由吉諾比利和帕克完成猛踩油門的任務,發動進攻。這么做的結果是,吉諾比利場均得分達到17.6分,幾乎比球并完成絕殺。而現在他必須更早地控制局面,就像所有領袖做的一樣。本賽季在馬努得到超過25分的比賽里,馬刺13勝1負。他依舊能刺穿防守中最小的縫隙,找到突破到籃下的路;他依舊能跳起投中致命三分;他依舊能在攻防兩端完成比爵士音樂家更多的即興表演。

在2004年率領阿根廷隊獲得奧運金牌之后,吉諾比利已經成為藍白軍團的領軍人物,而到了2008年,他頗有些年華老去的意味了。直到2011年的美洲杯,他已經顯露老態,成了球隊中的老將。

馬刺一直都依賴他,現在更加依賴他,只不過不再如從前那般小心翼翼了。在季后賽中,雖然馬刺被灰熊淘汰,但有一點你必須考慮在內——吉諾比利在常規賽收官戰扭傷了右手肘,這使得他在對陣灰熊的季后賽中不得不帶傷出戰,當然這不是在為馬刺被黑找冠冕堂皇的借口,但吉諾比利的受傷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勝他的生涯平均水平提高了2.5分。并幫助馬刺站到了60勝的高平臺上。此外,這是他生涯中第一次作為全職首發,上賽季,他僅有一次以替補身份出場。
其實這一切的道理很簡單,歸根結底的原因是馬努的確他配得上首發,而且他會聽從教練的任何安排,這是最理想一類的球員:如果教練需要他打替補,他便會從板凳站出來拯救球隊。這樣的安排在過去效果不錯。但在吉諾比利職業生涯的這個階段,首發是最適合他的位置,現在的這支馬刺隊實在有些老了,所以必須要讓最好的球員們的上場時間達到最大化。

馬努現在所做是以前隊友從沒見過的,之前,他會在比賽最后時間控負的天平。在接下來的賽季中,即便他駕駛的老爺車已經殘破不堪,但對于那些試圖超車的人來說,馬刺依舊是塊難啃的老骨頭。
當馬克?杰克遜擠掉雷吉?米勒入選2011年名人堂的時候,你會懷疑名人堂評選委員會是不是收了黑錢。這件事讓我們產生的感覺就是,NBA對很多球員確實不夠公平。作為一名“尷尬”的外籍球員,吉諾比利會最終走上通往名人堂的光榮之路嗎?
總結馬努的職業生涯,他一直在接受命運給他安排的角色,盡管我們無從得知這是否出于他的本意,但表面上他的確一直榮辱不驚、隨遇而安。
打替補?ok,沒問題;合同到期球隊遲遲不和自己接觸,沒關系,我等;球隊為他獻上一份3年3900萬的長約,皆大歡喜。馬努的人生理念就是這么簡單,永遠沒有驚濤拍岸,有的只是細水長流,而正是因為這樣,當他在NBA取得成功之后,人們更愿意把功勞記在團隊、體系、大環境之類空洞乏味的因素上,而不是他個人。
當他用青春為馬刺拼下三個冠軍之后,他依然沒得到聯盟給他一個公平、富含人文關懷的詮釋,又或者根本沒有人愿意去關懷這樣一個外國佬。就像你很難想象一個三屆總冠軍得主(并且絕對是中堅力量),從來都沒被認為是過去十年最好的五名后衛之一。他的打法極具觀賞性,但只有可憐的兩次全明星經歷。在某種程度上講,只有當他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高度之后,人們才不得不施舍給他一個小角落。
吉諾比利的PER值在聯盟歷史上可以排進前35,而作為一名防守專家,他的防守效率更是排名NBA史上排名第28。更醒目的數據是,馬努在48分鐘勝利貢獻度上排名歷史第十。排名前九位的球員里,除去已經入選了名人堂的球員,就只剩下蒂姆?鄧肯和勒布朗?詹姆斯了,顯然,他們兩個在未來肯定能夠進名人堂。就算刨除上面這些在技術統計榜單中不常見的偉大數據,從吉諾比利的常規賽數據和季后賽數據這兩項單純而又直觀統計來看,他也完全可以和丹尼斯?約翰遜、喬?杜馬斯以及薩姆?瓊斯相媲美。
上帝是公平的,就因為他對每個人都不公平,就像我上面提到的馬克?杰克遜和雷吉?米勒一樣,這個世界上似乎沒那么多道理可講。眾所周知,一名球員在退役五年之后才有資格像名人堂提交申請,但問題是,屆時,還會有人記得吉諾比利是何方神圣嗎?
除了總冠軍和最佳第六人,吉諾比利實在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本錢,他也不像羅德曼那樣壞的有特色,就算名人堂再怎么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也很難輪不到他。不過即便馬努不是歷史的寵兒,但他的華麗和風騷的確給這個年代抹上了一股另類的紅。
馬努?吉諾比利,這個已經34歲的老男人依舊會在NBA上演屬于他自己的江湖,即便歲月讓如今的他有了幾分“古道西風瘦馬”的意思,但他不是什么斷腸人,也永遠不會出現在天涯。

吉諾比利的精神是馬刺隊的激情來源,鄧肯過于穩重,帕克略顯輕浮,而他則是讓GDP發生最大化學反應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