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先
(山東鋼鐵集團日照有限公司,山東 日照 276800)
嚴查四類危險作業,即高處作業、煤氣作業、起重吊裝作業、有限空間作業。
(1)冶金爐高處作業。采取“逢高必查,違章必罰”的嚴格管理,安全帶就是安全紅線,觸碰必受處罰。大力推行使用雙鉤安全帶,要求作業人員在登高作業、高處作業時必須規范系掛安全帶,一經發現高處作業未系掛安全帶的情況,嚴厲處罰,重復出現,加倍考核。
(2)冶金煙氣排放作業。煙氣排放事故易造成群傷群亡,對作業人員資質和安全措施落實進行重點督查。凡是冶金煙氣排放作業人員必須持有“冶金煙氣特種作業證”,做到持證上崗;凡是煙氣作業人員必須配備便攜式一氧化碳報警儀,必要時配備氧氣檢測儀、空氣呼吸器等設備;凡是煙氣作業現場必須設置警示標志,嚴格禁止單人作業。
(3)金屬材料起重吊裝作業。起重吊裝事故具有較高的突發性和意外性,重點關注起金屬材料重機械和大型吊裝作業,嚴格專項方案審查,嚴格過程監控。安全聯鎖、限位止擋、聲光報警、繩具鉤具等,都是安全督查的重點內容;使用方對起重機械要進行日常點檢和維護,包括設備故障排查、備品備件更換、定期維修保養等應有完整的記錄;在檢查大型起重吊裝作業時,嚴格審查專項方案,旁站監督吊裝過程。
(4)有限空間作業。有限空間作業“易發二次事故”,嚴格檢測,嚴格監護,嚴格告知,嚴格應急。重點督查有限空間作業“五必須”,必須嚴格實行作業審批制度,嚴禁擅自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做到“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嚴禁通風、檢測不合格作業;必須配備個人防中毒窒息等防護裝備,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嚴禁無防護監護措施作業;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嚴禁教育培訓不合格上崗作業;必須制定應急措施,現場配備應急裝備,嚴禁盲目施救。
冶金企業生產區域檢修作業為重點,施工區域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為重點,狠抓不放手,嚴查不松口。
(1)檢修作業,涉及到冶金設備停送電、停送氣,試機試車等需要多方配合、交叉進行的各類作業。冶金設備檢修作業中事故頻發主要原因是安全確認未做好,因此要求從作業票辦理、危險源辨識、安全確認、停機掛牌、開機確認等各個流程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梳理,抓點帶面;檢修方、生產方、點檢方必須做好安全確認,專人負責統一協調管控,其中涉及到的金屬冶煉煙氣作業、動火作業、高處作業、起重吊裝作業等,要有專人管理及監護,嚴格執行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
(2)冶金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受作業環境、人員素質、天氣條件等因素制約,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容易造成嚴重后果。從方案的制定審查,職工的專題培訓,過程的措施落實,全過程跟蹤驗證;工程建設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對其安全督查發現的隱患問題力求當場整改,以確保工程建設過程安全進行。
在工程建設、生產經營的不同階段,強化冬夏四防專項工作,保證異常天氣生產建設安全。
在冬夏兩季,針對不同的冶金作業區域,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專項督查,如在冶金施工作業應以防暑、防倒塌、防火、防寒、防滑等為主,重點做好應急設備、物資的準備和配發,極端天氣時應停止戶外作業;生產作業應以防煙氣中毒、防凍、防火、防雷電等為主,重點督查冶金工作區域,煙氣排放設備應完好運行,管道保溫措施良好,易燃易爆區域應做好防火措施,火災監控報警系統應良好運行。
制定督查計劃,明確不同時期、不同區域的重點工作,結合實際制定日常、專項、周末、節假日等各類督查計劃。針對夜班作業出現的督查空白,實施“夜班作業回頭看”督查方式,充分利用視頻監控系統,對夜間作業、重點區域進行24小時回放檢查,做到安全督查24小時無縫隙、全員覆蓋、全方位督查。
“查-改-閉”一體化。安全督查工作按照“誰管控誰負責”的原則開展,針對每一項事故隱患問題,如實記錄,輔以照片,督促整改,跟蹤落實,形成閉環,做到每發現一項問題,整改一項問題,關閉一項問題,實現每一個隱患問題“有檢查、有整改、有驗證”。在整改驗證中,能立即整改的隱患必須立即整改,無法立即整改的隱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實監控責任,防止隱患發展為事故。按照“誰檢查、誰驗證”要求,對隱患治理情況進行驗收并出具驗收意見,實現閉環管理,并建立完善隱患排查治理臺賬。
通過構建冶金企業“四二二全時”安全督查模式,極大的延伸了督查的深度和廣度,真正實現了安全督查的全覆蓋,達到了無縫隙管理,2018年共督查發現隱患問題5000余項,查糾各類“三違”行為500余次,處罰人次近200次,全部得到有效整改和驗證,隱患整改率達到100%。促使各單位安全工作更加系統規范,同時進一步優化了隱患排查工作,能夠更加深入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公司“雙為零”安全目標實現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