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和
(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礦業公司,甘肅 白銀 730900)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針對礦山企業文化建設弱化問題,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持續構建暖心工程,大力倡導推進人文關懷企業文化,煥發礦山企業精氣神,釋放礦山企業的活力和動力,為建設美麗礦山、推動礦山企業高質量發展固本強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勞、勇敢、智慧,開創了各民族和睦共處的美好家園,培育了歷久彌新的優秀文化……”這一重要論述,給我們以強大的信念感召、巨大的精神鼓舞、有力的行動指引,為新時代堅持黨建引領、做好國企文化建設、助推國企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企業文化體現著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全體員工衷心認同和共有的,創造能夠促進聚心合力的氛圍、確保企業日趨向好的環境、有力推動人文關懷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中應突出人本主義精神,人文關懷是企業文化的核心,重點體現是以人為本的文化,既要重視尊重員工、關心愛護員工,又要做凝聚人心、溫暖人心、穩定人心的實事,真正實現企業和員工在新時代思想引領下共同發展。
偉大的思想指導偉大的實踐,偉大的實踐創造偉大的價值,偉大的價值需要通過個體的人共同創造。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黨組織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來抓,把企業文化建設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要在實踐中不斷發掘、錘煉和發展以企業理念、企業精神、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文化,始終把企業員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企業建設發展初心。作為礦山企業,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礦山企業大部分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環境惡劣、文化生活單調,加之大部分員工遠離家鄉、遠離親人,精神追求匱乏,心理脆弱等等,這些現實性、特殊性的因素,嚴重影響著企業的的發展。加強以人文關懷為核心的、具有礦山特色的企業文化建設勢在必行,而且是一項長期性、艱巨性的系統工程。
多年來,筆者所在礦山企業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持續構建暖心工程,強化人文關懷思想,科學規劃和組織開展季節性、特色化文化活動,錘煉和培育企業精神和核心價值觀,關心員工疾苦、解決員工實際困難,最大限度營造人性化的工作氛圍和生活環境。
筆者所在的礦山企業地處茫茫戈壁、遠離城鎮,夏天高溫、冬天寒冷,企業的建設和發展在各個階段都歷經舉步維艱的過程。特別是在建設期,為保證礦山如期建成投產,建設者們在極寒的冬季,繼續奮戰在艱苦一線,開創了邊疆地區冬季施工的先河;在市場的沖擊下,礦山的發展一度陷入效益持續下滑、員工流失嚴重、瀕臨關停的困境,公司從大力倡導文化自信高度出發,總結、錘煉、培育了“鏖戰戈壁、艱苦創業”的礦山企業精神,極大的煥發和提升了員工的精氣神。
多年來,筆者所在的礦山企業,堅持用環境凝聚人、用待遇激勵人、用機制留住人、用事業造就人理念,推崇“誠信、感恩、求實、敬業”的經營理念,注重員工的品格和能力,要求員工具有敬業精神和開拓能力,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現代企業管理意識,倡導團隊合作精神。企業以科學規范的管理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平臺,以“鏖戰戈壁、艱苦創業”的企業精神為指導,尋求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發展和進步,著力打造礦山企業良好品牌。
多年來,筆者所在的礦山企業,按照“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基本要求,堅持黨建引領、融入中心和服務大局以及高質量發展推進原則,以共建幸福家園為初心,從綠化美化礦區、改善員工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入手,系統規劃,自籌資金,啟動了以構建暖心工程為重點的人文關懷企業文化建設,發動全員充分利用業余時間義務勞動,開發自建礦區“小菜園”,為員工提供綠色休閑去處和果蔬;全方位綠化生活區和工業區、修整硬化礦區道路;實施員工宿舍樓公寓化改造和礦區大門改造工程,添置更新員工宿舍生活設施和文化娛樂設施,花園式礦山環境日益顯現,礦山精氣神日益提升,以人為本的文化氛圍日益形成,人文關懷的企業文化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
多年來,筆者所在的礦山企業,提倡良好、融洽、簡單的人際關系,提倡個人與公司及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溝通,提倡坦誠的溝通與合作,提倡員工在共同工作中建立真摯友誼。人力資源部門作為員工關系與溝通的主要責任機構,為員工在工作滿意度提升、勞動保障、職業心理輔導與申訴處理等方面提供幫助。通過定期的和不定期的書面或面談式意見調查,向員工征詢對公司業務、管理等方面的意見,員工的意見與建議成為公司在經營管理決策過程中的考慮因素,雖不承諾員工的每一項想法均能實現,但公司會給員工以相應的答復。
多年來,筆者所在的礦山企業,以為員工提供職業發展的機會和空間為己任,員工勤奮的工作除可以獲得薪酬、享有福利以外,更可以得到企業適時提供的大量訓練和發展機會和平臺,員工在工作生活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得到怎樣善用時間,如何發揮團隊精神,如何管理、激勵、培訓其他人,更為有用的專業技術知識,邁向更高職位的資本等等,通過員工勝任職責、提升自我、開發潛力、拓展職業的培訓途徑,為完成公司生產經營目標、提高團隊和個人績效、實現公司與個人共同發展提供可靠的保證。
多年來,筆者所在的礦山企業,為保障員工的身心健康,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認真組織落實員工職業健康檢查,建立健全員工職業健康檔案,不定期進行例行體檢。組織經常性的體育鍛煉和娛樂活動,員工均有機會參加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的各項活動。員工可根據自身需求,自愿參加合法、健康的群眾性組織。
多年來,筆者所在的礦山企業,倡導平等就業的權利,所有員工,不論資歷、學歷、年齡、性別,不論工作性質,不論職務高低,均一律平等,享有同等的就業權利,實行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倡導員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權利,倡導全員管理,人人既是員工,又是管理者,實行民主決策,鼓勵人人參與。
近年來,筆者所在的礦山企業,堅持黨建引領群團工作,充分發揮群團功能,每年年初制定分解年度群團組織活動計劃,緊緊圍繞中心工作,服務企業黨的建設和生產經營,大力開展適應新業態的季節性文化體育活動,群團活動步入常態化、制度化、特色化,礦山企業員工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日益彰顯,礦山企業發展活力日益增強,企業文化建設助推高質量發展日益見效。
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貴在學、重在用,學好用好基本精神才是根本。國有企業特別是礦山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堅持文化自信,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以科學正確的偉大理論指導做優做強企業的偉大實踐,必須充分發揮人的聰明才智。以人為本、人文關懷、因地制宜是企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樹立企業人文關懷思想的重要途徑。在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對于地理環境偏僻、自然條件惡劣、遠離城鎮的礦山企業,勢必要建設適應性、特色化的企業文化,吸引人、留住人、穩人心,大力增強員工的歸屬感、成就感、幸福感和主人翁責任感,努力改善員工工作生活環境和條件,積極營造以人為本的文化氛圍。
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擴大視野格局,高度重視人文關懷企業文化的培育引導和深化實踐,通過無聲的人文關懷企業文化理念和有形的人文關懷企業文化行為激發全體干部員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采取積極措施,最大限度地改善員工的工作生活環境和條件,實施一系列“暖心工程”,激發出礦山企業的發展動力和活力,錘煉培育和發揚光大企業精神,形成了“誠信、感恩、求實、敬業”的企業文化氛圍,日益彰顯礦山企業積極向上的精氣神,努力形成統一的指導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良好的社會心態、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基本的職業道德規范,助力礦山企業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