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洺滈
(吉林省第四地質調查所,吉林 通化 134000)
在礦產信息化過程中,對于礦產的資源規劃管理是至關重要的。而礦政管理工作每天需要處理非常多的文件,對其進行收取、發送、查閱等處理,而很容易就會出現資料混亂的情況,數據的流通并不方便,信息化水平太低。隨著礦政管理工作的不斷發展,管理工作的不斷改善,對礦政管理的水平也有了全新的要求,那便是如何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揣來加強工作效率與管理效益。
GIS便是地理信息系統,它能夠更加效率更加全面地對地質中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最近幾年產長被用于評價基本地質、礦井地質、資源探測等。它最大的優點便是能夠有效地分析空間和圖形,只有將它應用到相關管理工作中,才能使其發揮最大的作用。給予GIS技術的礦產資源規劃管理信息系統,是一種十分全能的軟件,它能夠對數據進行監管、對圖形進行繪制、對資源進行勘探,以及辦公都有著較大的優勢。并將業務辦公、礦產設計、資源管理三大方面相結合,使礦政管理工作信息化,能夠自動化對信息進行處理。結合當地地質的特征,對資源進行管理,對于礦產資源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的運用,使人們可以隨時了解礦產資源的信息,隨時為相關部門提供礦產資源的利用狀況信息,實現了對礦產信息的實時管理,體現了礦產資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也促進了礦產資源管理的信息化。
(1)系統的設置。系統的設置包括對于文件的輸入、提出、數據設計、權限管理、賬戶密碼等。對于文件的輸入和提出主要為對文件進行格式轉換功能,設置的內容有對于視圖提示的設置、對于地圖顯示大小比例的設置、對GIS系統的設置等。
(2)圖形編輯系統。圖形編輯系統的內容重點在于對圖形進行分類標注操作,能夠對圖形進行基本的編輯調整,包括復制粘貼以及剪切、添加元素、畫線等。
(3)查詢系統。查詢系統能夠按照圖形的分類特點來進行查詢和統計,做到對現有的數據查詢的目的。也可以通過條件,比如礦產的數目條件、分布條件、屬性等來進行查詢。而統計功能則可以通過礦產的類別、數目、礦區等進行,主要通過對礦區的特點來進行礦產的查詢。在進行查詢時,可以按照礦產的多個條件進行查詢,比如礦區名、礦區主人、礦產特點等條件來查詢,實現了對特定區域的礦產信息整合的目的[1]。
(4)礦產規劃系統。相關管理大內按照礦產的開發、格局、構成等因素,并結合礦區的資源情況以及當下的礦產開發目標等,對礦產管理設計相關的礦產資源規劃方案,規劃方案中,要有礦產的狀態圖,并指出礦產的開發計劃、圈出保護區、對環境問題的治理設計等。并且還要使其能夠自動生成礦產規劃方案的相關文件及圖表,并將相關規劃方案交由相關部門進行審批,審批完成后可進行礦產的開采工作,并且此方案也是以后對礦產開采的相關法律依據[2]。
(5)礦產管理系統。礦產管理系統主要是對礦政工作人員的業務辦公以及數據的管理工作進行規范。業務辦公主要是對采礦權的申請以及相關法規的公布。申請采礦權時,要填寫相關的采礦權申請書,以及礦區的狀態附帶圖表及各部門的意見等。換領采礦許可證流程為驗證相關礦產部門的采礦許可證、礦產資源開發進展、礦產開采利用規劃、礦產管理企業相關負責人身份證明、礦產技術設備以及技術人員,和相關地區政府部門的意見書等。對現有數據的管理,查詢現有的礦產企業相關信息,以及查詢礦產的分布結構和數目。
(6)資源勘探模擬系統。資源勘探模擬系統是為相關技術人員提供的,通過對專業知識的運用,進行模擬對資源的勘查,并將結果以圖表的形式繪制出來。資源勘探模擬系統的主要作用便是能夠在礦區的地形圖上設定勘探計劃,將勘探的剖面切出,并在該剖面上進行勘探工作的布置,按照已有的礦產產率等信息,運用相關計量方式對礦產進行儲量的計算[3]。
(1)礦產資源數據的顯示。數據的顯示,就是將較為抽象的數據信息轉變為圖形、表格等形式來直觀地對用戶展現出來,這也是GIS技術在數據管理功能上的重大作用。在礦產資源的管理信息系統中,礦產資源的空間數據能夠通過電子地圖的方式展現出來,不但能顯示地質與礦區的分布圖之外,還能一次性現實多個疊加的圖像,以二維表格的形式將屬性信息顯示出來,只需要打開對應圈層的屬性表就能夠了解屬性信息。
(2)屬性數據的查詢。屬性數據查詢時根據圖形目標查詢屬性數據,在礦產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中,可以通過礦產的位置、開發狀態、礦區名字等信息來對其屬性進行查詢。做到這一程度的基本便是要訪問相關空間數據庫,從相關文件中找到需要的圖形,再與該圖層的屬性表相連接。具體流程為:先是按照圖形的位置信息找到相對的索引,之后根據索引,在空間數據庫中查詢出目標的實體標志,最后按照空間數據與屬性數據的聯系就能夠獲得需要查詢信息目標的具體屬性了。
(3)圖形數據的查詢。圖形數據查詢是按照相關的條件對圖形對象進行查詢。礦產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為其提供了由屬性對圖形的查詢方法。屬性查詢圖形也被叫做表達式查詢,是按照屬性數據庫里某些字段值建立SQL(結構化查詢語言)表達方法,將它作為條件來對圖形目標進行查詢。
建立相關的數據庫能夠保證礦產規劃管理系統穩定運行。系統中圖表數據以MapInfo為基礎進行了分層的管理模式,圖表與屬性在存儲時要分開進行。
(1)空間數據庫。空間數據庫能夠將圖標的空間信息和其屬性進行記錄,其中包括DEM數據、視頻數據、基本地理參數、地質數據、礦產資源數據等。
(2)業務流數據庫。在業務辦公過程中,對其中的各種圖標以及審批文件和證書等的存儲,必須仔細分析其需求,與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交涉,掌握業務的流程,并進行相應的數據設計。
(3)檔案數據庫。檔案數據庫包含各種政策及法律文案,還有在業務辦公中的礦區重點登記以及審批文件和一些辦公所需資料的記錄。在檔案數據庫建立時,要對以前的檔案以人工錄入的方式進行輸入,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對工作行程的數據及時錄入。相關管理人員要對數據進行完善與提取等管理。
(1)資料的收集。資料的收集工作主要對圖表及文字等數據進行規劃設計,其中對圖表資料的收集主要是礦區規劃信息、地理特征、礦區地質信息、開發礦產技術、開發礦產設備等。而表格資料包括了礦產規劃區的基本信息、規劃準則、礦產數目、礦產的開發狀況、礦區的生態等。文字資料包括整體方案設計、設計說明、相關規范等。
(2)資料的輸入。基本的地理信息數據部分應用了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按照規劃進行不斷完善,基本地質結構按照我國地質調查局制定的相關的標準對地質圖數據庫進行合理地簡化。其余的圖表文件可以運用圖形的掃描矢量化來完成,設計專題圖層從圖表掃描矢量化開始進行輸入,也能從拐點利用GIS中空間多邊形和點位生成相關的矢量數據。
(3)數據的整理。數據的整理內容主要包括對分層進行相關檢查、重命名、補足等,并對地理條件以及規劃進行適當調整。增添一些屬性表格和區域經濟標準表格,和規劃相關的規劃附表與原本的規劃附表中增添數據項,并對相關文檔進行整理,工作完成之后還要填寫元數據的采集工作,并對其進行數據輸入,之后對其中所有文件都進行規范化重命名。
礦產資源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可以有效地加強礦政單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能夠使礦產資料發揮應有的價值,做到資源勘查設計的信息化,提高礦產資源的管理水平。而GIS技術的運用為礦產資源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