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洪雨
(吉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六0六隊,吉林 通化 134002)
礦產資源的寶貴不僅僅是由于其不可再生的特性,同時也是受其利用范圍以及利用價值的影響。近年來由于國家的礦產資源需求量逐漸加大,導致各類礦產資源的挖掘力度持續增加。在這種情況下,難免“病急亂投醫”,為了獲得更多礦產資源而四處開采。這一情況也導致了我國國內礦產資源愈發緊缺,并且所開的礦山基本上都是屬于貧礦,而非富礦。換而言之,目前國內開采的礦山所含的礦產資源基本上都不算豐富,甚至很匱乏。究其本質原因是在地質找礦過程中,沒有合理地應用地質礦產勘探技術,對于礦產資源存在位置預估不準確,進而形成了現在這一局面[1]。
要想尋找到礦產資源的分布地段,就應該提前對礦區的成礦規律進行深入研究,只有對礦區成礦規律有所了解和掌握,才能根據這一規律去尋找礦產資源的產地。而礦產區成礦的規律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礦產資源掩埋地點較深的部分成礦的環境、系統及其演化的過程等,這都是需要進行深入研究的問題。通過對以上各種因素的深入研究更容易發現礦床的所在位置以及存在深度。除此以外,通過深入研究以上各類因素,還能夠發現礦床周邊的制約因素,進而發現存在于深部的礦床。地質礦產勘探技術中包含了兩種技術,一種是物理礦產勘探技術,一種是化學礦產勘探技術。通過對這兩種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實現上述目標,發現和掌握礦床的分布地點、分布深度以及分布環境等重要信息。需要強調的是,如果在找礦過程中需要尋找的礦產資源屬于各類金屬礦產資源,就需要使用化學礦產勘探技術,因為借助化學礦產勘探技術進行金屬礦產的勘探工作會更加高效。
在地質找礦工作的進行過程中,掌握地質體運動的情況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并且在掌握地質體運動的情況以后,就應該及時地根據時空定位所反饋的信息來進行礦產的勘查工作。首先就是應當根據整個成礦區的穩定情況和所產礦產資源類型的不同之處,并結合整個地質體的運動情況來對各類成礦圍巖及其類型進行找礦工作的整體布局工作。其次就是對于整個目標區域的總體情況能力進行一個預測工作,這個預測工作應當結合整個地質體的運動情況來開展。預測工作的內容應當包含了該區域形成礦產資源的能力、所含元素種類的豐富情況以及各種元素含量的多少等。需要明確的一點就是,元素含量的多少以及種類的豐富情況等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該區域形成礦產資源的能力以及所形成的礦產資源的類型。最后一步就是結合以上兩個步驟,對勘探區域的實際礦產資源儲存量進行一個推測工作[2,3]。
所謂地磁測量其實就是指通過時間和空間的變化情況及其對地磁場所產生的影響進行一個大量的數據分析工作,通過這一系列的數據分析工作來找出礦產資源的存在情況。
對于深層地殼來說,其流體主要就是通過各種脫水、脫氣作用而形成的。通過大量的對地球進行物理探測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就不難發現韌性流變狀態在地殼的多層低速高導層都有出現。通常情況下,深度流體的作用都體現在了俯沖帶以及剪切帶上。并且地殼深部所發生的各種大范圍運動在通常情況下都是借助流體的活動來進行的,因此絕大多數罕見的重要金屬礦產資源的產生和生成都在很大程度上受著流體運動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對整個地殼深部的各類流體所進行的各種活動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確保能夠對這一過程有深入的了解,進而幫助在地質找礦的過程中快速而準確地尋找到所需的礦產資源[4]。
在地質體的運動過程中通過大量的研究不難發現,地質能否成礦與其本身的結構有很大的關系。換而言之,地質本身的結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該地質是否能夠形成豐富的礦產資源。并且地質結構對于礦產資源的影響并不僅僅只體現在能否成礦這一方面,同時所形成的礦產資源的類型也會受地質結構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礦產資源類型不同的礦床卻很可能會因為其形成原因的一致而結合在一起。所以在地質找礦的工作進行過程中,也應當對礦床的形成情況進行探究,以便能夠順利地進行找礦工作。
對長期的找礦工作經驗進行分析,很容易發現在整個地質找礦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做到根據勘探地的地質情況來制定一份完整且合理的部署方案,那么就很容易在后期找礦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達到高效率工作的目標。除此以外,如果能夠做到以上步驟,那么就能夠跳出傳統的地質礦產勘探工作的束縛,轉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現代化找礦工作體系。
根據現目前國內地質找礦工作發展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地區都已經突破了傳統的找礦模式的束縛,逐漸形成了具有現代化特點且具有創意的全新地質找礦模式。這一全新模式能夠對整體的工作進行一個細致的布局,從而保證地質找礦工作能夠高效進行。
但是事實上,這一套全新的地質找礦工作模式也并不是完美的,因為這一模式還不能解決各種礦產項目分布不集中的問題,并且這些問題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地質找礦工作的發展,所以仍然需要對地質找礦工作的模式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地質礦產勘探技術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即綜合勘察技術。這一項技術運用在地質找礦工作中主要就是為了做好預測作用。此處所說的預測作用主要就是指對目前礦床的發展情況進行預測,幫助地質找礦工作順利進行。對礦床進行勘察的過程是比較復雜的過程。
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想只依靠化學地質礦產勘探技術或者物理地質礦產勘探技術來完成整個勘探工作是不太現實的。同時,也正是基于這一原因,就應該在地質找礦工作中,結合多種勘探技術,進而保證勘探工作以及找礦工作的高效率進行。
近年來,地質找礦工作中的各種地質勘探技術已經越來越多,五花八門的勘探技術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傳統的地質找礦模式,但是其力量都是薄弱的,很難實現只依靠某一種技術完成整個地質找礦工作。
因此,在地質找礦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就應該使用多種多樣的地質礦產勘探技術同時進行,相互合作,進而保證地質找礦工作進行的速度及效率。除此以外,還應當借助現目前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及測量儀器來實現真正的人機結合,推進找礦工作的進程。
對于地質找礦工作而言,地質礦產勘探技術的應用無異于是增加了一層保障。在地質找礦工作中對整體工作進行合理的布局,正確地利用地質礦產勘探技術能夠提高找礦工作的效率,推動整個礦產資源開發業的發展進程,進而提高國家的總體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