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宇
(華電煤業集團 山西錦興能源有限公司,山西 呂梁 033600)
我國在進行礦產資源開采過程中,隨著礦井深度以及工作面的加深和擴大,許多影響采礦作業的問題不斷出現,如工作面生產條件差、多種安全隱患等,都會限制采礦作業的高質量安全的進行。為解決采礦出現的問題,優化采礦工作面的作業條件,自動化綜采工作面技術正在積極的應用,該技術既能提升采礦工作的質量效率,還能降低采礦工作面的作業難度,從而推動我國采礦工藝技術的發展[1]。
目前,我國采礦工藝具有較高的自動化機械水平,并且在采礦作業中,采用機械化開采方式占整體71.58%。盡管我國采礦機械化程度相對較高,但是仍然要面對許多在開采過程出現的問題,主要出現的問題包括以下幾點:第一,在開采中使用的攝像系統,其分辨率較低,未能有效觀測所要開采區域的礦產分布情況。第二,進行機械化采礦時,采用的機械設備進行礦產切割時,會產生極大的振動,此時會破壞機械設備的穩定性。第三,采礦使用的機械設備,構建起的采礦系統缺乏穩定性,尤其是通信系統的問題,導致機械設備在運行時,由于通信不及時,導致機械操作缺乏穩定性。第四,采礦企業未能對機械設備進行維修和檢查,許多有質量問題的設備仍然在進行采礦作業。
構建自動化系統,需要在自動化技術以及綜合機械化采礦設備的基礎上,對采礦過程中所要進行的工作進行自動化操作。借助自動化技術以及綜合機械化采礦設備,建立起的綜采工作面系統,既能提升采礦的安全系數、質量以及效率,還能有效降低存在的安全風險。綜采工作面自動化系統,是由多個采礦設備以及自動化技術組成,設備包括采礦機組以及運載機組。進入到采礦環節,采礦機組由采煤機、刮板機、液壓支架以及乳化液泵站組成,礦產都需要經過上述設備完成開采工作。在運載機組中,主要由轉載機、破碎機、超前支護支架等設備組成。
構建綜采工作面自動化系統,需要發揮以下幾點優勢,保證采礦工作安全高效的進行:第一,在綜采自動化系統的核心,框架主要以焊接結構形式,這樣可以提升框架的穩定性和強度,避免在采礦時受到不同壓力以及惡劣條件的影響,出現采礦安全事故。第二,綜采自動化系統,可以在面對不同開采條件時進行變換,以便更好的進行開采工作。第三,綜采自動化系統具有較高的精準控制能力,并且可以快速安全穩定的完成采礦工作。
(1)支撐技術。在以往的采礦作業過程中,四連桿液壓支架是常見的支撐技術,盡管該技術可以發揮良好的支撐作用,但是自身具有加大的重量,在許多采礦作業中無法發揮支撐作用,如在薄礦層開采作業中。為在更多的采礦作業面中提升四連桿液壓支架的支撐性能,對傳統的四連桿液壓支架進行改進,在支撐油缸的兩端,通過與頂梁和底座進行鉸鏈連接,組成新的結構,該結構可以借助油缸控制頂梁,以此提升頂梁的支撐能力,從而產生良好的支撐效果。改進后的支撐結構,需要在結構上安裝紅外接收裝置,操作人員通過控制紅外線發射器,才能對四連桿液壓支架的位置、支撐性能進行控制。由于在采礦作業中會遇到各種負復雜的自然條件,需要在支撐結構內配置傳輸裝置,并通過輔助攝像頭完成支撐結構的操作[2]。
(2)電控自動化技術。在不同類型的礦區進行采礦作業時,由于開采空間較小等原因,需要將較大的開采設備進行重新安裝,使電源箱耦合器等開采設備,經過重新安裝后可以進行采礦作業。根據采礦作業要求,對采礦設備進行調試,使設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滿足要求后,可以使電控自動化技術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既能將采礦使用到的設備進行集中控制,還能保證采礦過程中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
(3)綜采技術。在許多礦產開采作業中,面對不同類型的礦產,對使用的綜采技術都應進行調整。例如,在薄礦層開采過程中,由于轉機滾筒的橫截面積,都需要較寬的寬度和長度,在開采一段時間后,需要在所開采區域建立支撐結構,并隨著開采范圍的擴大,擴建支撐結構。另外,在進行不斷的開采作業時,開采設備在移動過程中,都應受到支護結構的保護,支護結構應不斷的移動,才能保證開采設備不會受到破壞。但是,由于開采空間較小,一旦采礦設備出現問題,需要進行待機維修時,應通過電液系統對設備進行自動化控制,避免設備在作業環境中受到破壞。在完成采礦作業后,需要將采礦設備運至空采集區,等待下一步的采礦作業安排。
(4)采礦機自動化技術。在不同空間的采礦區域內,所使用的采礦機應進行適當的調整,如需要在狹小的空間內使用采礦設備,該設備的尺寸應進入到狹小空間內,但是應注意的是,使用小型的機械設備開采時,不能采用斜切進刀的方式進行采礦。
采礦使用的設備,加快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可以使采礦設備具有良好的控制系統以及通信系統,從而優化傳統采礦設備低機械化、低效率通信等弊端。在自動化采礦技術發展過程中,通過雙向通信建立起的控制系統,操作人員為采礦設備設定精準的控制數據后,采礦設備會自行控制完成采礦工作。尤其是借助轉子轉速計算技術,可以掌握設備的牽引速度以及控制精度,以便設備在開采時可以進行自動化生產。
對傳統的采礦設備進行自動化技術優化和改進,既能提升采礦設備的生產質量和效率,還能有效控制采礦成本。但是,加強采礦設備的載波信號、輸送信號以及監控中心的連接和管理,加快采礦設備集中化控制建設,以便工作人員可以簡單快速的完成采礦設備的操作。
(1)采礦機自動化控制技術。為提升采礦的生產效率和質量,使用自動化采礦設備,工作人員為設備設定精準的參數,設備會按照參數的指示進行自動化生產。在采礦機中,牽引控制以及滾筒高度是重要的自動化技術組成部分,進入到采礦的生產環節,采礦機會結合綜采工作面的實際條件,制定不同的開采方案。首先,應選擇適合采礦設備型號的刀具,并將刀具的切割參數存儲到自動化控制系統,以便設備在采礦時,可以根據參數控制采礦進刀量,以此獲得相應的開采量。在進行不斷的開采過程中,按照生產要求控制進刀量,即可完成相應的采礦任務。其次,記憶采礦技術作為采礦自動化控制技術重要的組成部分,工作人員對機械設備進行操作,將采礦各項記憶數據輸入到控制系統中,采礦設備進行采礦作業時,會按照記憶數據的指示完成開采工作,即便在開采中遇到問題,也能按照記憶數據做出相應的調整,以此在綜采工作面中提高生產質量和效率。
我國現有的采礦自動化控制技術,主要以交流電為主要方式牽引采礦機,并且在不斷應用中,交流電牽引采礦機技術發展較快,已經成為綜采工作面應用最為廣泛的自動化控制技術。
(2)輸送機負載控制。對綜采工作面實際工作情況進行監控,都需要通過輸送機負載控制系統完成的。在實際工作電流需要的數據、刮板鏈條受力等參數指導下,輸送機負載控制會對采礦機的采礦速度進行控制,以便獲得良好的采礦質量和效率。
在綜采中使用到的輸送機,由于工作中受到大電流或者超負荷刮板鏈條的作用,輸送機會借助自動控制技術,對受到的不良影響進行調整,一般會對產生的數據進行采集和分析,并將分析出的結果發送至采礦設備,采礦設備會按照自動化控制技術進行相應的變換,如降低采礦速度等,避免破壞綜采工作面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輸送機負載控制的方式,已經發展成調速型液力耦合器控制方式,極大的提升傳統雙速電動起動方式的運行效率。
(3)液壓支架自動化控制技術。電液控制系統是液壓支架自動化控制技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由PM4作為主要控制器,在綜采工作面進行采礦作業時,采煤機的運行狀態是受到液壓支架系統控制,并且根據采礦機的運行方式以及所在的采礦區域,都會按照液壓支架系統的指令進行采礦生產。液壓支架自動化控制技術,需要在采礦設備上配置紅外接收器,通過發出的紅外線確定采礦設備的位置。為提升液壓支架自動化控制技術的優勢,應加大采礦通用自動化機械元器件的研究和開發,并加強采礦自動化傳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管理,最終實現采礦設備多維化、數字化以及集成化的發展目標。
綜上所述,自動化綜采工作面應用在采礦工藝技術中,既能提升采礦的質量和效率,還能有效控制采礦的成本,并且在面對復雜多變的綜采工作面條件時,借助自動化技術可以快速完成采礦任務,進而加快采礦行業朝向自動化控制技術方向發展,并為我國的采礦行業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