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顏,韋 霞
(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甘肅 金昌 737100)
現階段,是我國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實現全面小康的關鍵時刻,在這個環境下,國有企業的發展也不能忽視,我國國有企業的管理會計處于一個需要改革的地位,管理會計改革的重點之處在于創新,只有具備了創新思維,才能做到立于不敗之地,才能真的達到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才能完成改革的任務。在我國現階段的情況中,我國的很多國有企業都是處于浪費資源的情況,效率極其低下,很多閑人,如果在這個時候將管理會計的工作做好,那么這種問題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也能令企業的發展之路走的更加順暢,才能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最終能夠令企業在世界企業中脫穎而出,立于強大的企業之中,鑒于這種情況,對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驅動國企管理會計創新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我國經濟發展下,有的時候企業效益并不好,這就使得國有企業改革變得很困難。我國實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某種程度上企業需求不符,這種不符是對于兩方的發展來說是極為不利的,這就令供給不足,需求的越多。現如今,想要繼續推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那么就必須要令管理會計進行改革創新,建立一個更全面的制度,這能夠為國有企業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確立一個明晰的產業,利用好產業,提高企業的效率,保證質量,才能真的促進國企的長遠發展,改善效益問題,讓國企的發展提供新思路。
國有經濟與供給側結構改革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系,兩者具有相同的目的,不可割裂二者,國有經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經濟支持,也是其主要支持的部分,國有企業改革的環境又是供給側。改革就是為了創新,但是想要創新那必然采取的措施就是改革,沒有改革,是不能創新的。管理會計的發展為供給側改革提供了技術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于管理會計的影響主要就是對企業文化和信息來說的,管理會計是對國有企業負責的,但是在現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數據共享是這個時代的一個標志性特征,所以創立一個龐大的信息數據平臺,會對管理會計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在現在這個大環境下,如果能夠妥善使用高科技技術,將會計的管理與信息融合,構建一個全新的系統,就會大大節約人力,提高效率,能夠更好的完成工作。企業文化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看起來似乎沒有那么重要,但是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賴以長期發展的一個核心要素,沒有一個好的企業文化,那么這個企業在短期來看是可行的,但從長遠角度來看,是很難發展下去的。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經濟的高速飛躍,我國的互聯網技術也開始逐步壯大,在目前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要著重注意發展生態型管理會計,更不能忽視國有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之道。我國雖然國土遼闊,資源豐富,但是人均資源特別低,在以往國有企業的發展中,我國的國有企業出現最多的問題就是資源難以合理利用,得不到有效的配置,不能百分之百的發揮資源的作用,如果資源不被高效利用,反而是浪費,那么對于我國的人民是無法交代的,也對不起我們的子孫后輩。我國的發展一直強調可持續發展,不能走發展破壞修復的路,這對于環境是極大的傷害,也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在這種情況下,實現生態型管理會計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也是遵循發展規律的必然選擇,如果采用了生態型管理會計,那么就會將資源合理利用,與過去相比,不存在資源浪費的情況,這對于我國的經濟建設有極大的幫助,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也添磚添瓦。
可以根據國有企業財務人員緊缺,風險意識較差,總體層次相對較低,大部分人員主要從事核算工作,而一些高級財務人員相對不足。將國有企業內分布在不同地點的相關財務人員集中到一個單一地點,即將財務人員集中在一個成本較低、具有稅收優惠政策的地點。實施新的統一的系統以代替各子公司內原有的相當數量的分散且傳統的系統,使大量基礎財務工作標準化流程化,以上的作法可以降低企業人員成本、固定資產成本以及信息系統成本,提高財務核算工作的效率。
這種分散的財務管理模式不但削弱了企業對財務的控制力,而且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就需要將比較分散的財務權力集中,對于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加強財務管控的好機會。通過財務管控的進一步加強,可以降低風險出現的頻率,避免潛在的危機轉化為現實的損失。國有企業通過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大大降低對基礎財務人員的需求量。讓很多財務人員能夠從繁瑣的核算工作中解放出來,成為戰略財務和業務財務,從而使企業的財務實現轉型升級。國有企業的核算單位遍布全國各地,管理地域跨度大,管理層級多,公司總部、分子公司難以及時、準確地掌握基層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監管難度大。管理層底下下設財務共享中心與國有企業財務部平級,財務部具有預算管理、財務分析、風險控制、資產管理、資金管理的總部財務職能。財務共享中心從財務預算、報賬、審核、收支及報表五個方面提供服務。根據為客戶提供服務所覆蓋領域及所在區域的不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戰略結構主要有兩種:業務中心、區域中心。借助財務共享服務系統,集團的各項戰略和財務管理需求就可直接傳遞至業務單位的核心決策層。整個集團財務管理決策和管理制度的標準化,是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構建的基礎。通過將服務端(共享服務中心)和客戶端(企業集團成員單位)分離的方式,重新定位集團和基層業務及分(子)公司之間的業務界面和業務關系,并將從事標準化財務工作的財務人員從成員單位分離出來,歸屬到財務共享服務中,以實現財務人員的集中化財務數據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使得位于總部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后臺可以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財務分析和報告上,為制定財務政策、編制預算提供更多的依據。以網上報銷模塊、票據實物流、票據影像模塊、過程績效測評模塊和綜合管理模塊為核心的共享服務系統平臺為財務共享服務的實施奠定了較強大的信息系統基礎。建設原則遵循以下原則:安全性原則:公司應首先落實那些提高資產及資金安全性的轉變措施,保證數據信息的安全,促進財務共享中心的有效運行。循序漸進原則:按照前期規劃逐步推進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嚴格貫徹執行既定方案,不能讓規劃缺失和出現空檔。同時,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針對環節適當調整,提高建設方案執行的時效性和有效性。大數據集成和共享原則:保證共享財務中心成為全集團統一的財務信息入口,實現全集團數據共享,通過完整的績效控制和統一規范的內控,提高服務質量。高收益低成本原則:企業在提供相同的產品或服務時,通過在內部加強成本控制,把企業各個項目的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使成本或費用明顯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或主要競爭對手,從而贏得更高的市場占有率或更高的利潤。
簡而言之,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環境下,國有企業管理會計創新發展必須要重視生態型管理會計,也要和現代科技聯系,將高科技妥善運用,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在這個基礎上,以相關發展的規定來推動,就會更好的達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驅動國有企業管理會計的創新發展,從而更好的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推動社會主義建設。